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是医学界公认的治疗难题。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程发展及治疗中,生物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状、影像学、塌陷、预测塌陷、保髋治疗等方面的相关生物力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5):453-458
[目的]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TONFH)的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质,寻找并鉴定TONFH的潜在血清生物学标志物。[方法]分别采集TONFH患者(实验组)、正常体检者(对照组)血清各5例,采用TMT联合2DLC-MS/MS技术进行蛋白组学分析,寻找并鉴定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质谱共筛选出有意义差异蛋白344个,并鉴定出15种显著性差异蛋白(P0.05),其中与正常组对比,实验组中抗粘蛋白1轻链可变区、补体C5(C5)、冷凝集蛋白FS-2 H链、纤维连接蛋白(FN1)、妊娠区带蛋白(PZP)、β肌动蛋白(ACTB)、甘露糖结合蛋白C(MBL2)等7种蛋白表达上调,Igλ链V区4A、多巴胺β-羟化酶(DBH)、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CD5抗原(CD5L)、免疫球蛋白J链(JCHAIN)、补充C1r子组件(C1R)、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III)、凝溶胶蛋白(GSN)等8种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采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TMT)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成功筛选出了TONFH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为寻找TONFH特异性标志物及进一步阐明TONFH的发病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为骨科常见疾病,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的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的改变、股骨头塌陷以及关节功能障碍等,故又称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发生于中青年,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1],大量临床实践及基础实验证明,创伤性、激素性(最主要的病因)、酒精性的股骨头坏死在临床上占80%以上,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治疗比较困难。但 相似文献
5.
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着广泛运用,目前普遍认为其适合于ARCOⅠ、Ⅱ期患者,并具有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风险小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困难、钽棒作用局限以及医务工作者相关经验差异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医学界对于钽棒疗效好坏,甚至是否继续使用钽棒等问题的争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钽棒植入术与相关生物技术结合,必定能提高股骨头坏死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骨坏死是一种进展性和致残性疾病,主要影响负重关节,髋关节是最常受累的关节。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采用药物或生物物理治疗等非手术疗法和保头手术治疗,但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改进的股骨头髓芯减压术仍是目前最安全有效常用的方法。近来髓芯减压术联合使用不同的生长和分化因子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早期诊断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关键,以髓芯减压术为基础的综合性治疗仍然是当今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7.
朱盛修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1998,(3)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在诊断与治疗上比较紊乱,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全国已召开两届有关学术交流会及一次座谈会,并有相应的全国性组织,以求制定统一的标准。现已讨论决定、制定了全国有关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标准”。三次会议上,各专家一致认为,为了克服诊断上的紊乱,还是Ficat的分四期诊断较为适合,在临床上常见许多人将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的囊性变误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还有些人过多的依赖CT和MRI。笔者认为一张高质量的X线平片即可诊断。为了解其病变程度,加摄断层X线片,有条件时可参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3):2160-2164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一种好发于30~50岁中青年人群的难治性、致残性骨科疾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有效治疗方法,但人工髋关节假体寿命有限,远期将面临翻修的现实。因此,对于早期坏死及年轻患者,应尽可能保留其自身髋关节,物理治疗作为选择之一越发受到重视。目前常用于股骨头坏死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非负重(non-weight-bearing,NWB)、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本文就股骨头坏死物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误诊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股骨头坏死误诊的主要原因,有利于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的发生率,提高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水平。本文分析近15年国内有关股骨头坏死误诊文献。对易与股骨头坏死混淆的9种疾病进行鉴别分析。股骨头坏死早期易误诊为其它疾病;而股骨头坏死中晚期的一些症状、体征及影像表现与一些疾病相似,易将这些疾病误诊为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疾病病理改变的不同始发部位,在相应的影像异常表现有各自不同的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1.
对股骨头坏死(FHN)塌陷的预测和防治的各种方法加以综述,为以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CNKI、VIP、CBM及外文相关的文献检索,并阅读、归纳,概述目前所用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发现影像学检查特别是X线、MRI对FHN塌陷的预测具有重大价值。防治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FHN塌陷受诸多因素影响,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某个方面且样本量偏少,因此对预防塌陷所进行的大样本、不同方法分层比较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对于FHN高危人群出现髋关节疼痛的应尽早行有效的影像学检查,对于已经坏死的股骨头应设法预测其塌陷的可能性,对于有可能塌陷的根据不同病变施以髓心减压术或带血管蒂骨移植术等方法。对高危人群股骨头塌陷早期预测,早期防治对FHN患者预后起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漏诊原因,旨在进一步减低漏诊率和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99例123髋经MRI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6例,女43例;年龄21~84岁,平均53岁。髋区疼痛,伴屈曲、内收、外展、内旋髋关节功能受限,部分患者出现跛行。病史1周~2年。结果:99例123髋中,X线漏诊46例52髋,漏诊率42.27%,其中0期100.00%,Ⅰ期100.00%,Ⅱ期83.67%,Ⅲ期18.18%,Ⅳ期0.00%,Ⅴ期0.00%,X线分期与漏诊率呈负相关。漏诊的主要原因是阅片不细致和"抓大放小",其次为临床病史缺乏和X线投照质量低。结论:相应的临床病史和综合、细致地阅片是减低漏诊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新方法,以避免股骨头进一步塌陷和坏死,改善临床症状。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钽棒植入治疗9例(10髋)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男7例,女2例;年龄29~63岁,平均44.1岁。术前均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行CT和MRI扫描。按Steinberg分期:Ⅰ期1例1髋,Ⅱa期4例5髋,Ⅱb期4例4髋。手术在C形臂X线机定位下进行,从股骨大转子下钻入导针到股骨头坏死区中心,空心钻沿导针扩髓,刮除坏死区死骨,必要时植骨,选择合适长度的钽棒拧入,支撑坏死区关节面。术后3、6、9个月随访,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摄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股骨头变化。结果: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0min;出血量60~100ml,平均80ml。术后无感染、骨折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9个月及以上,定期行X线检查未发现股骨头塌陷和坏死加重。JOA评分从术前平均(31.30±19.63)分增加至术后3个月平均(54.10±13.20)分,术后6个月(69.90±15.04)分,术后9个月(87.00±8.83)分。结论:钽棒植入治疗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手术简单易行,能有效避免坏死区股骨头塌陷,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髓芯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 方法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共进行 18例 (2 6髋 )股骨头髓心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关节功能评价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价。 结果 随访 16例 2 3髋 ,平均 3 1 5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 61 7改善为随访时 76 0分。 13髋 (5 6% )随访时Harris评分 >80 0分 (内侧型 8髋 ,中央型 3髋 ,外侧型 2髋 ) ,根据ARCO分期分型系统进行分类随访时优良率 ,内侧型 80 % ,中央型 60 % ,外侧型 2 5 %。 8髋分期发生进展。塌陷及失败率内侧型 2 0 % ,中央型 40 % ,外侧型 75 %。 结论 股骨头髓芯减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骨瓣植骨术适用于ARCO分期分型系统中ⅠA中央型、ⅠB内侧型、ⅡA中央型、ⅡB内侧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并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对坏死范围较大的股骨头不能防止病程的进展 ,但可缓解症状 ,延缓全髋关节置换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病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方法 22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以肌注糖皮质激素诱导家兔股骨头坏死模型为对象,动态观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形态和功能变化,以及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其HPA轴从形态到功能出现抑制状态,表现为血浆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ATH)降低。垂体、肾上腺明显萎缩,股骨头陷窝内骨细胞坏死。结论 HPA轴从形态到功能的全面抑制状态,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早期发病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骨关节炎(OA)是运动系统中一种常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致残率。OA病程较长,在其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包括关节软骨的退化、新骨的形成以及滑膜增生等,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病变关节的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导致患者残疾。早期OA引起的损伤是可逆的,但缺乏早期诊断方法以及有效的治疗手段,患者往往都要经历疾病的终末阶段,关节置换是晚期OA患者治疗的唯一有效手段。因此探寻早期OA的诊断手段进而进行早期有效的针对性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蛋白组学在OA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OA生物学标志物方面;但是,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蛋白组学在OA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