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随访3个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PCI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5例(阿托伐他汀20 mg/d常规治疗),强化1组2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 h、2 h分别予阿托伐他汀40 mg、20 mg),强化2组26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前12 h、2 h分别给阿托伐他汀80 mg、40 mg)。通过3个月随访,观察强化剂量对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预后)及安全性指标的影响。结果强化组较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P<0.05),3组间肝肾功能指标肌酸激酶(CK)及相关不良反应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K升高的肌肉疼痛,无肝酶(ALT)和CK升高2倍的病例。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8例和大剂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40mg,每日1次。共用药30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用药30日后,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从(17±6)μg/L降至(8.3±2.7)μg/L;高剂量组从(18±7)μg/L降至(8±3)μg/L。两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3.
穆伟  薛梅  胡和生 《山东医药》2008,48(34):69-70
为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分别应用常规方法(对照组)及阿托伐他汀 常规方法(观察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并于治疗前后用生化法测定胆固醇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免疫浊度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及hs-CRP下降,HDL-C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LDL-C、hs-CRP降低,HDL-C升高(P均<0.05).提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调脂及抑制炎症反应而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心脏事件的影响 ,选择 10 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分为高脂血症组 (n=32 ) ,血脂正常组 (n=72 )。血脂正常组又随机分为对照组 36例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 36例。高脂血症组和治疗组皆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用药前、用药后 4周、12周分别查血脂、C反应蛋白、肝功、肾功、心肌酶、血常规 ,同时观察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显示 :高脂血症组和治疗组治疗后 4周、12周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 .0 1) ,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 4周、12周血脂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比较 ,心脏事件的发生明显下降。高脂血症组和治疗组比较则无差异。因此 ,无论血脂高低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降脂、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4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10 mg/d、20 mg/d、40 mg/d或80 mg/d治疗共4周。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患者用药前后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的数量。结果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应用后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均较用药前显著性增加(P0.05),并且内皮祖细胞的数量在40 mg/d组最高,与10 mg/d及20 mg/d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80 mg/d组较40 mg/d组略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伴有高脂血症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伴有高脂血症和颈动脉斑块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3例,根据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10 mg/d组和阿托伐他汀40 mg/d组。治疗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搏动指数(CAPI)和颈动脉阻力指数(CARI)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CIMT明显减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10 mg/d组CAPI和CARI明显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40 mg/d组CAPI、CAR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不但能能延缓颈动脉斑块的进展,甚至有逆转颈动脉斑块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张继红 《内科》2012,7(6):596-59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预后的影响,为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关托洛尔、硝酸甘油、钙拮抗剂和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前后hs.CRP、IL-6水平及6个月后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998,P=0.0042);心电图疗效评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1.948,P=0.0075)。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能降低hs-CRP、IL-6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微循环阻力指数(IMR)等评估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损伤的影响。方法: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拟行选择性PCI的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负荷剂量组[术前1周口服负荷剂量(80mg/d)阿托伐他汀]和常规剂量组[术前1周口服常规剂量(20mg/d)阿托伐他汀],两组术后均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比较两组PCI术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和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术后IMR,和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术前FFR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常规剂量组比较,负荷剂量组术后IMR[(21.82±13.73)比(15.79±6.95)]和心肌肌钙蛋白T[(0.162±0.078)ng/ml比(0.071±0.052)n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两组术后FFR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选择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前进行高剂量他汀预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心肌微循环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患者及治疗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及HDL-C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即血脂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偶有消化系统轻微反应。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值得肯定,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行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前列腺素E1治疗,疗程为2周。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临床疗效、血流变指标、血脂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前列腺素E1治疗可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早期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以下三组:①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②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③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于治疗前、治疗3d及1周后分别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结果治疗前三组间血脂及纤溶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3d后,40mg组t-PA活性升高,PAI-1活性下降,治疗1周后,10mg及40mg组t-PA活性均升高,PAI-1活性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血脂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早期改善UAP患者异常的纤溶功能,大剂量应用作用更明显,且与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冠脉介入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探讨心肌缺血与NT-proBNP的关系.方法 选择心功能正常的UAP患者75例,胸痛症状无发作3 d以上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病变适宜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16~24 h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术后72 h复查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单纯冠脉造影(CAG组)3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38例,其中单支病变28例,包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置入支架(LAD组)18例、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置入支架(非LAD组)10例.CAG组术前和术后16~24 h的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明显变化(P>0.05);PCI组术后16~24 h的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术前(P<0.05),LVEF较术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D组的NT-proBNP升高幅度大于非LAD组(P<0.05),两组术后72 h的NT-proBN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 在心功能正常且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UAP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BNP浓度暂时升高,可能与术中球囊扩张所致的一过性心肌缺血有关.心肌缺血是刺激NT-proBNP分泌增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血流储备分数(FF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G显示为临界病变且行FFR检查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收集41例患者的50处血管病变,与同时期行CAG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临界病变病例进行1:3匹配,分析其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无缓解、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结果 FFR介入治疗组共21例25处血管病变;FFR药物治疗组共20例25处血管病变;CAG介入治疗组共63例75处血管病变;CAG药物治疗组共60例75处血管病变.FFR介入治疗组术后的FFR平均值为(0.86±0.07),有4例4处血管(16%)的术后FFR≥0.94,达到了介入治疗结果理想的标准;有13例17处血管(68%)的术后FFR在0.80~0.94的可接受范围内;其余4例4处血管(16%)的术后FFR<0.80.FFR指导治疗的2组病例和CAG指导治疗的2组病例术后总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心绞痛缓解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在随访过程中4组均无心源性死亡病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绞痛缓解情况在FFR指导治疗的两组中最为明显,明显缓解的比例高于CAG指导治疗的两组,而明显缓解+部分缓解的比例达到了100%,也高于CAG指导治疗的两组(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情况在FFR指导治疗的两组中也明显低于CAG指导治疗的两组,尤其是FFR药物治疗组无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而CAG药物治疗组在随访过程中由于心绞痛无明显缓解等原因再次行靶血管血运重建的比例最高(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FFR检查可以准确的识别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界病变是否缺血,用于指导介入治疗可以降低术后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右冠状动脉(fight coronary artery,RCA)起源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12年10月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行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RCA起源异常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计6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6例合并存在RCA起源异常,其中5例罪犯血管为RCA,发生率0.96%。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57(32~75)岁;其中RCA起源于左冠状窦3例,起源于嵴上1例,起源于主动脉前壁1例;单支血管病变4例,两支血管病变1例;4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1枚,1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2枚;5例PCI治疗围术期无夹层、血栓、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4.6(6-24)个月,无心绞痛、死亡、再次冠状动脉事件入院、再次血管化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CI治疗为RCA起源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高敏C反应蛋白(118-CRP)的影响.方法 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钙及普罗布考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共观察1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x-LDL和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联合治疗组的TC、TG、LDL-C和OX-LDL、hs-CRP值分别为(5.56±1.28)、(2.81±0.79)、(3.34±0.83)mmol/L和(0.84±0.13)、(12.24±5.63)mg/L,与对照组和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TC、TG、LDL-C和ox-LDL、hs-CRP值分别下降至(3.16±0.22)、(1.46±0.62)、(1.71±0.69)mmol/L和(0.41±0.08)、(1.40±3.57)mg/L,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且较他汀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普罗布考治疗较阿托伐他汀钙单药能更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炎症反应,从而更有效地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使用2种剂量(10和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一氧化氮(NO)、肌酸激酶(CK)及谷丙转氨酶(ALT)的变化。方法:将临床确诊为UAP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接受10mg/d(32例)和20mg/d(30例)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28例):不接受任何调脂药物治疗;所有对象均测定治疗前和治疗10d后hsCRP、MMP9、NO、ALT、CK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脂、hsCRP、MMP9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除hsCRP外,20mg/d较10mg/d治疗后血脂、MMP9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20mg/d治疗前后比较,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2组ALT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UAP早期使用较大剂量(20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10d,即可明显减轻炎症、调节血脂、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70例成功完成PCI术的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36例)、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组(联合组,34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于术前2 d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每日1次,术后继续口服20 mg,每日1次;联合组在阿托伐他汀组基础上,于术前0.5~1.0 h一次性口服60 mg曲美他嗪,术后口服常规剂量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分别于术前、术后18~24 h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I(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术后18~24 h,联合组患者c Tn I水平高于正常高值的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hs-CRP、TNF-α、IFN-γ在联合组下降最显著;然而术后IL-10较术前升高,联合组升高最显著。结论 PCI术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联合负荷剂量曲美他嗪可以更有效地降低PCI围术期炎症因子的水平及术后心肌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1-03~06北京天坛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加用曲美他嗪,另一组应用硝酸脂类药物作为对照,服药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片消耗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分别较治疗前明显减少,ECG改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并与硝酸脂类药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上述两种方法治愈出院的病人114例进行随访研究,其中介入治疗组66例,药物治疗组48例,随访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生存率及心功能情况。结果1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和16.7%,再住院患者分别为13.6%和33.3%;3年随访时介入组和药物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1%和22.9%,再住院率分别为16.7%和33.3%,3年时介入组和药物组生存率分别是98.5%和95.8%;治疗后介入组心功能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明显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心脏事件发生率,减少再住院率,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 (USA)时炎性细胞因子在冠状动脉局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USA、稳定性心绞痛 (SA)及正常对照组患者右心房、外周静脉中的血浆血小板 α-颗粒膜蛋白 14 0 (GMP-14 0 )含量及中性粒细胞 (PMN)活性。结果  U SA组冠状动脉局部表现为血小板高度活化、PMN活性明显增强 ,与外周血相比 ,GMP- 14 0含量、PMN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P <0 .0 1) ;与 SA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 ,U SA组冠状动脉局部及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活性均明显增强。结论  USA患者的冠状动脉局部存在急性炎症过程 ,炎症反应激活可诱导血管收缩、血栓形成 ,加重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