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绞痛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笔者自2000年开始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6~73岁。合并高血压7例,高胆固醇血症5例,高三酰甘油11例,有冠心病史11例。透析年限1~12年。其中14例在透析过程中发生心绞痛,6例不透析时和透析过程中均发生心绞痛,伴胸闷、心悸、气急、虚汗。20例患者心电图提示 ST-T 缺血性改变,T 波在以 R 波为主的导联上低平。患者长期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1.2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均采用重碳酸盐血液透  相似文献   

2.
<正>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中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0%~40%[1],可直接影响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透析中的低血压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采用低温可调钠透析降低低血压发生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我院行维持性透析中反复出现低血压的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1~57岁,平均43.2岁。透析时间6~84个月,平均(38.4±9.1)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5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不全终末期尿毒症以来 ,腹膜炎一直是透析的主要并发症 ,也是导致腹膜透析失败危及病人生命的主要原因。本文报告 1 989年 4月~ 1 999年 4月的 676例因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而行腹膜透析治疗并发腹膜炎的 1 87例患者的临床诊疗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 87例 ,其中男 1 3 2例、女 55例 ,年龄 5~ 1 0 8岁 ,平均年龄 63 7岁 ,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98例占 52 1 4 % ,糖尿病 57例占 3 0 4 8% ,多囊肾1 7例占 9 0 9% ,高血压肾病 1 5例占 8 0 2 %。发生腹膜炎的时间国产管平均为 9 5个病人月 ,进口…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性心包炎经有效透析治疗后70%以上在1~2个月内渗出消失,但在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心包炎一般治疗反应较差。我院自1992年以来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发现透析相关性心包炎33例,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3例均为终末期尿毒症,  相似文献   

5.
叶酸、维生素B6对尿毒症病人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 ,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显著升高 ,且是心脏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叶酸和维生素B6 对其有良好的影响。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检测了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服用维生素B6 和叶酸前后的HCY浓度 ,以便为临床诊治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 2 0例 ,男、女各 10例 ;平均年龄 5 4 35± 13 9岁 ,平均透析时间2 6 5± 2 3 0 2个月 (4~ 99个月 )。用药情况均相同。1 2 方法 均采用碳酸盐透析方案 ,每周 2或 3次 ,每次 4…  相似文献   

6.
由于各种条件的改善 ,透析病人数目剧增 ,寿命也明显延长 ,高龄病人也增多 ,相对透析并发症也增多 ,特别是低血压症状直接影响透析的效果和顺利进行 ,对此几年来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现归纳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接纳血液透析病人 10 6例 ,其中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 73例 ,急性肾功不全 7例 ,急性药物中毒 2 6例 ,女性 4 8例 ,男性 5 8例 ,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组 :透析最长者 7年 ,短者 1年 ,60岁以上 11例 ,发生低血压症状者 6例 ,青壮年 3例 :老年 3例 ,青壮年血液透析均在四年以上 ,老年在 1~ 1 5年 ,发…  相似文献   

7.
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常有一些伴发顽固性腹水。笔者从1993年开始采用大剂量腹水回输治疗此类病人,取得良好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2岁~70岁。2例血液透析前即有腹水,3例为常规血液透析期间出现腹水,其中2例为间歇性血性腹水。5例均无感染病史及临床表现。腹水为漏出液,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部分高凝血状态,在透析时常在透析器中凝血,降低了透析效果。笔者从1995年起用阿司匹林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5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男13例,女2例,年龄29~62岁,透析年限2~7年。血红蛋白90~130g/L(平均110g/L),血小板(110~150)×10~9/L(平均140×10~9/L)。15例患者常规血液透析过程中反复出现透析器内严重凝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马兜铃酸肾病尿毒症期维持性血透或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调查自2000年3月~2006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38例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在分别接受维持性血透和肾移植后泌尿系肿瘤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分析肿瘤发生与透析时间的关联.结果 38例马兜铃酸患者(血透患者15例,肾移植患者23例):随访11~85个月,肾移植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13.0%(3/23)低于血透患者中泌尿系肿瘤发生率46.7%(7/15)(P<0.05),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是尿毒症期马兜铃酸肾病患者较好的治疗措施,移植前透析时间与肿瘤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0.
症状性低血压是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笔者于 1999~2001年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尿毒症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60~76岁。透析年限6~11年。平时未服影响血压的药物,收缩压(116±15)mm Hg(1mm Hg=0.133 kPa),舒张压(72±10)mm Hg。血液透析过程中常出现血压下降,收缩压(78±11)mm Hg,舒张压(40±11)mm Hg。伴有出虚汗,打哈欠,呕吐,手足抽搐,胸闷、胸痛,严重者面色苍白,视物模  相似文献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75%伴有高血压,其中59%~83%的患者应用降压药物,但多数患者血压控制并不理想。部分患者经充分透析达到干体重,并足量联用三联或三联以上降压药后仍出现持续高血压,称为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对透析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以及患者的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因此,积极控制顽固性高血压对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应用血液滤过(Hemofdtration,HF)联合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并发顽固性高血压的MHD患者6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笔者从1994~1999年用胸腺因子D治疗此病,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尿毒症患者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60~72岁(平均65岁)。透析年限4~10年(平均6年),均采用重碳酸盐血液透析方式,每周2~3次,每次4~5 h,体内肝素化。用德国产  相似文献   

13.
自 2 0 0 1年 4月 1日~ 2 0 0 1年 7月 31日新开展血液透析技术以来 ,共对 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 ,总透析次数 112次 ,分别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 ,针对这些常见的并发症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并对其防治进行总结 ,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血液透析技术水平。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例中 ,男性 3例 ,女性 2例 ,最大 5 6岁 ,最小 2 6岁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炎 3例 ,糖尿病 1例、肾盂肾炎 1例 ,来院透析前均已在外院透析 ,透析时间最长为 5 3个月 ,最短为 5个月 ,2例已行内瘘造瘘 ,未行造瘘的 3例中2例已形成动脉瘤。1…  相似文献   

14.
尿毒症血液透析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生理损害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病人院外的家庭支持及健康知识对病人整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1] ,为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生活质量及社会回归率 ,我们对本院 6 9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治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现分析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收集 1997年 6月— 2 0 0 1年 9月在我院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的 6 9例患者 ,其中男 4 6例 ,女 2 3例 ,年龄 2 8~ 74岁 ,透析时间 6~ 12 2个月。原发病 :药物性急性肾衰 2例 ,糖尿病肾病 17例 ,高血压肾病 16例 ,多囊肾2例 ,大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透析器复用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初用和复用透析器时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并加以比较.同时检测健康查体和尿毒症非透析患者的P选择素水平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透析前及尿毒症非透析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均较健康查体对照组显著增高.尿毒症患者透析开始15 min后,P选择素水平与透前比较即显著升高(P<0.05);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P选择索水平进一步上升.复用透析器透析时,透析患者P选择素水平升高的趋势随使用次数的增多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导致尿毒症患者P选择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透析膜间相互作用所致的血小板活化可能是导致血透患者发生出、凝血相关透析并发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透析器复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尿毒症患者由非透析治疗向维持性透析治疗过渡的阶段称为诱导性透析期[1].此类人群数量庞大,据我院资料统计,近3年来新增透析患者平均每年超过200例.与已进入规律透析的患者不同,诱导期透析患者此时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面临着重大的转折[2].在适应透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均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同时心理上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甚至抗拒透析治疗等.如何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过渡到规律透析,是每个透析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科自2009年6月开始采取"两定"护理模式,应用于患者的血液诱导透析期护理共60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胡广美 《西南军医》2008,10(3):174-175
血液透析自1945年kolff应用于肾衰以来,已成为治疗。肾衰的终身替代方式之一,使急性。肾衰的死亡率从早年的90%降至现今的50%以下,使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得到肾替代而长期存活。据悉全世界目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病人已达50多万。由于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改进对透析的认识及病人营养状况的改善,其存活率,存活时间都大大提高,对社会家庭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社区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广大基层农村知识落后及维持性血液透析巨额费用,使病人不能按时透析,以至于影响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消化系统     
儿童肾移植的胃肠道并发症儿童肾移植后的胃肠道并发症迄今尚无报导。在肾移植患者中导致胃肠道并发症的因素包括长期透析,慢性尿毒症,甲旁亢,腹部手术及高剂量免疫抑制药等。作者自1970年1月1日至1977年12月31日共有85例17岁以下行肾同种移植,其中14例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7岁,临床诊断多囊肾,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1997年3月始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1998年6月出现腹水,给予低盐饮食,限制进水量,加强超滤(脱水)均无效,腹水进行性增多。病人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纳差,查体:心率96...  相似文献   

20.
王新  马建  易红 《武警医学》2004,15(3):235-236
慢性肾衰(CRF)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在透析期间并发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常见的死亡原因。因病情重笃,来势凶猛,若抢救不及时,可迅速发生休克、昏迷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血透室从1991年~2001年收治慢性肾衰MHD患者337例,透析21346例次,其中43例,57例次并发急性左心衰,抢救成功42例,56例次,现将我们的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