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基于病例的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教学方法多模式融合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效果。 方法 以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轮转的60名实习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PBL+C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CBL+CP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学员出科考核成绩及教学模式效果评分。 结果 实验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临床操作考核成绩[(93.86 ± 3.65)、(91.80 ±2.04)、(92.32 ± 2.46)],均高于对照组[(87.03 ± 2.40)、(83.72 ± 2.65)、(85.66 ± 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学员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BL+CBL+CP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增强了教学培训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实习医师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质量更高,值得在其它专业的规范化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袁铭  吴宾 《心脏杂志》2021,33(5):563-566
目的 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高血压病CBL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186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94人)和对照组(92人),试验组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课堂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 结果 试验组的测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课堂满意度较高。 结论 在高血压病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CBL教学模式可显著改善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富洋  陈希瑶 《心脏杂志》2020,32(5):560-563
目的 分析微信平台结合基于案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法在老年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纳入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老年病科见习的医学本科生32人,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法组(16人)和微信平台结合CBL教学法组(16人)。在教学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并以问卷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所接受教学法的满意度。 结果 较传统教学法组,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分数和临床实践能力考试分数均显著提高(均P<0.05)。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组的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均P<0.05)。 结论 微信平台联合C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老年心血管病学的临床教学效果并增加学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李晓康  于昊祯  柳琳 《心脏杂志》2022,34(2):239-242
目的 评价病例分析结合网络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相关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皮肤科规范化培训医师11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人),实验组采用病例分析结合网络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结果 实验组学员对心血管相关皮肤病教学的满意程度和对知识的感兴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测试成绩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员的心血管相关皮肤病题目的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病例分析结合网络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心血管相关皮肤病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静  刘一雄  范林妮 《心脏杂志》2020,32(6):661-663
目的 临床病理学是横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病理实习教学更是病理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病理教学往往比较抽象,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效果欠佳。信息化手段具有更好的实时性和共享性,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成为医学院学员学习病理课程的新模式。 方法 以心血管系统为例,结合教研室实际情况,选取2017级临床专业学员6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学员分为信息化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各30人)。传统教学组采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信息化组采用360度环视大体标本和数字化电子切片等方式开展创新型的课堂模式。最后统一采用理论加识图的方法考核及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研究教学方法的差异。 结果 信息化组的同学们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对新方法的满意度也更高(P<0.05)。 结论 通过病理课程的新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生们学习病理学的积极性,对今后临床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案例实习课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空军军医大学2016级五年制航空航天临床医学专业32名本科学员,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对分教学组,每组16名。传统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对分教学组采用教员讲解和学员病例讨论相结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方式进行。采用理论测试、病例分析和调查问卷对授课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与传统教学组比较,对分教学组的病例分析成绩显著提高(P<0.05)。调查问卷显示对分教学组学员学习的主动性有明显提高(P<0.05),在航空医学思维培养方面,对分教学组学员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 结论 对分课堂案例教学法可显著改善心血管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效果, 可在飞行人员常见疾病航空医学鉴定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 CBL)结合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 LBL)在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4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112)和试验组(n=112)。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授课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LBL模式,试验组采用CBL结合LBL教学模式。课堂授课结束后,采用随堂测试成绩对比分析和学生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授课效果。 结果 CBL结合LBL组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对CBL模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高于传统的LBL模式,对“提高学习兴趣”等10项授课效果指标表现出更高的认可率(9项 P<0.01,1项P<0.05)。 结论 在军事体力劳动影响心血管功能相关内容教学中采用CBL结合LBL模式,可以提高授课效果和学生考试成绩,是军事劳动卫生学教学模式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联合以临床案例为基础教学法(CBL)在心血管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校12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开展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教学结束时,以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 的学生认为在心血管系统的影像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加快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临床思维,并希望以后继续开展这种模式的课程。 结论 采用“思维导图”联合CBL的模式可显著提高心血管影像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情景模拟教学在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1年之间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见习的皖南医学院五年制临床专业学生5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28人、情景模拟教学组2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授课教学方法。情景教学组通过三个情景进行教学,包括“急性胸痛的诊治”、“STEMI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心脏骤停的抢救”。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相关测试及课程评价。 结果 在关于STEMI理论知识测试中,情景教学组均分(83.0±5.7)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4.7±9.8)。情景模拟教学组在“急性胸痛的诊治”、“STEMI的识别和处理”以及“心脏骤停的抢救”三个场景测试中均分也显著高于传统教学组[(7.8±0.7) vs. (6.7±1.9),P<0.01;(7.8±0.9) vs. (7.1±1.5),P<0.05;(8.3±0.8) vs. (7.3±1.6),P<0.01]。 结论 针对STEMI的教学中,情景模拟教学法较传统教学模式有较大的优势,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及PBL+CBL整合教学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参加临床实习的医学本科生61名,随机分为3组:PBL教学组(n=20人),CBL教学组(n=20人),和PBL+CBL教学组(n=21人)。通过考试成绩、相关能力考核以及学习情况调查评价教学模式的作用及意义。结果PBL+CBL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关能力考核以及学习情况调查显著优于PBL组和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与 CBL组在考试成绩、相关能力考核以及学习情况调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BL与 CBL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PBL和C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殷玥  刘曼玲  马恒 《心脏杂志》2019,31(4):492-495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结合同伴互助教学法(peer-assisted learning, PAL)在基础医学实验心血管教学模块中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7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则选取与临床联系紧密,且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的5部分心血管实验教学模块作为教学试点项目,采用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然后评价考核成绩和教学效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测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实验组中94.4 %以上的学生认可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个人能力,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且有94.4%以上的学生希望在以后的实验课中广泛开展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结论 CBL与PA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拓展医学知识和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思维导图辅助下的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心力衰竭临床诊治教学为例,随机选取2019年06-12月在我科规培的学生40名,采取基于思维导图的CBL联合PBL模式教学(实验组),与2018年06-12月采取CBL联合PBL教学模式的规培生40名(对照组)进行对比。通过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学生基础理论成绩、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综合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劣。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规培学生在教学满意度方面、提高学生基础理论考试成绩、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 基于思维导图的CBL+PBL教学可显著提高规培时心力衰竭诊治的教学效果,其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且提升了学生的临床思维灵活性,可以进一步完善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薛超  陈启稚  黄海怡  胡靖超  许左隽 《心脏杂志》2023,35(2):237-239+244
目的 比较多学科合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问题为基础的(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整合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差别。方法 入选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80名临床五年级本科生,随机分为研究组(MDT联合PBL教学)及对照组(L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以及教学满意度评价。结果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教学新颖程度、提高人文素养以及整体满意度5个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 MDT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提升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思维等方面优于LBL教学法,学生整体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级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80人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不同的教学模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试验组(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利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翻转课堂结合案例式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在实验操作时间和成功率方面试验组学生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在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学习兴趣的提升、学习主观能动性、学习记忆效果、临床和科研思维能力、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教学模式满意度方面试验组学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或P<0.01)。实验相关知识考核显示,试验组学生的实验知识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P<0.01)。 结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案例式教学模式更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临床和科研思维,值得在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组式教学法(TBL)在大气污染物所致心血管损伤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2013及2014五年制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两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13级,87人)和试验组(2014级,90人),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授课方式,试验组接受TBL授课。课程结束后,以随堂测试和课后测试的形式进行检测,同时使用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评价结果以百分比显示。 结果 试验组学生综合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TBL的教学效果评价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不仅在团队协作、独立思考及自主学习方面都有提高,而且有利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结论 TBL在大气污染物所致心血管损伤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