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2.
《医学心悟》曰:“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焦脾胃亦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病,故亦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法。《伤寒论杂病论》为“方书之祖”,八法兼备,通过归纳仲景方中不同方剂所属之法,结合现代研究,就《伤寒论杂病论》之八法治疗脾胃病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从不同角度探究仲景之方,总结仲景八法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以期能够为临床治疗脾胃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李小燕  蒋璐  黄穗平 《新中医》2015,47(8):296-298
<正>黄穗平教授为广东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病近三十载,学验俱丰,屡克痼疾。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获益良多,现将黄师辨治脾胃病的经验加以整理,总结如下。1精研各家学说,治脾尤崇《脾胃论》黄师谙熟中医经典和各家学说,治疗脾胃病尤为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其认为该著作乃东垣老人在师承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并结合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须审证求因 ,辨证论治 ,邪气亢盛 ,以祛邪为先 ,正虚而衰弱者 ,以调补为主。虚实夹杂者 ,则又当标本兼顾 ,攻补兼施。临床治疗脾胃病务必根据脾胃的病证特点 ,以调和肝脾、行气止痛、通降导滞为大法。在具体运用时 ,要紧扣病因病机病性的不同 ,而灵活运用 ,才能药到病除。现根据《伤寒论》对脾胃病的临床应用 ,归纳整理如下 :1 燥矢互结 ,腑气壅滞 ,宜通降攻下胃气不降 ,不降则胃肠不能通畅 ,郁滞于内 ,产生一系列胃肠病变。在《伤寒论》中因邪气犯胃 ,或汗吐下所伤 ,致胃失和降 ,气机壅滞而成“胃家实”的“阳明病” ,此…  相似文献   

5.
背寒,《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言“背寒冷”,主要指病人背部自觉寒冷,提示机体出现病变。基于对张仲景原著的分析,可从外感内伤两方面分析背寒之证治。外感背寒,以阳气为纲分论,治从阳郁阳虚:阳郁为太阳背寒,可治以麻黄汤、桂枝汤化裁;阳虚背寒分为静态阳虚和动态阳虚,静态阳虚即少阴背寒,当治以附子汤类,动态阳虚为阳明背寒,宜治以白虎加人参汤;阳郁、阳虚若同时出现,可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内伤背寒,当以病理因素为纲分论,治从水分血分:水分背寒,以苓桂术甘汤为代表方剂;血分背寒,以急救回阳汤为代表方剂。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6.
寒热并用法是针对某些病因造成的阴阳不调、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证候,以寒凉药物与温热药物相互配伍运用,使其既相反又相成,又发挥治疗作用的疗法。因脾胃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易产生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证候,单一的清热法或祛寒法难以以一概全,而寒热并用法的用药特点恰能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  相似文献   

7.
对湿热的描述,首见于《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宋代朱肱《伤寒类证活人书》开始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脏腑喜恶理论中,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喜恶乖戾、所欲不得、所恶随之是脾胃病的重要病因病机。顺其所喜,远其所恶,以迎合脾脏胃腑的喜恶特性是脾胃病治疗的重要原则。1论病机,“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脾喜燥恶湿,易为湿邪所困;胃喜润恶燥,易为燥邪所伤。正如《金匮要略》所云:“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相似文献   

9.
脾胃病六经治法具有以下特点:太阳脾胃病,治当发表祛邪,鼓邪外出;阳明脾胃病,治当通下祛邪;少阳脾胃病,当以和解为法;太阴脾胃病,当以理中为法;少阴脾胃病,治当扶阳抑阴;厥阴脾胃病,治当土木两调,清上泻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仲景对"口渴兼小便不利"的辨治。方法: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口渴与小便不利并见的5个方证(五苓散证、猪苓汤证、瓜蒌瞿麦丸证、茵陈蒿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口渴并见小便不利是仲景辨治气化不利、水气内停之证的眼目,可广泛见于六经病及内伤杂病之水气病证中。结论:辨识口渴与小便不利对临证辨治水液代谢失调之病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仲景治疗水肿病有三大法则——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发汗法主要适用于"腰以上肿"、水肿病兼表证者;利小便法是治疗水肿的基本法则,主要用于"腰以下肿";攻下逐水主要用于水肿实证、重症,是急则治其标的治法。仲景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的三大治则是在《黄帝内经》"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的理论基础上演变发挥而来,他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又创造了温阳、益气、滋阴、活血等水肿虚证的治疗方法。仲景所创治疗水肿的理、法、方、药,从一千年前沿用至今,指导着历代医家临床用药,是现代临床治疗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肺源性等各型水肿的主要治疗法则。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治疗水肿的理论及方剂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宝库,值得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无论外感或内伤、还是正偏虚或邪偏实,疾病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为人体的功能障碍,治疗的终极目的在于恢复已损伤的功能。仲景温阳法的概念比温法要广泛,不同于简单的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仲景温阳法则具体说明了如何"温",从而恢复阳气的相应功能。由于疾病作用于人体的整体性,连贯性,很多证型反映了阳气的多种功能障碍,如亡阳证多表现为肾阳虚衰、津液不固、寒凝经脉等,治疗则应把握其阳气欲脱的特性,治应回阳救逆,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阴阳互根互用,扶阳气的同时也应考虑到阴津,治疗上须灵活变化,做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如阴盛格阳、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则须兼用寒凉以调整气机,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明  丁艳亭  王新佩 《河南中医》2013,33(8):1197-1198
心与胃在生理和病理上密切相关:在经络联系方面,二者在脏腑相关经脉、脉络分属、经筋分布方面关系密切;在功能联系方面,二者间有五行相生、血脉、宗气等联系.临证时仲景将心胃相关理论应用于神志疾病中阳明内热、阳明湿郁、胃虚饮停、胃虚湿滞、胃虚痞烦、胃虚血弱等证型及胸痹杂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临证辨治单纯表证和里证,由于病情单一,表证辨其中风伤寒温病,里证辨其虚实寒热,运用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及脏腑经络辨证等,相形而论,尚易应对。但病人禀赋阴阳不等,体质强弱不同,感邪轻重不一,每有表里同病、虚实兼夹者,病情相对复杂,施治起来有时难免使人有瞻前顾后,顾此失彼之感。张仲景《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以辨治外感疾病,其中不乏对杂病的辨治,表里同病的治疗亦属不少,示人以规矩准绳,所出诸方,内蕴治病妙法良意,使人临证有所仿效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配伍严谨,功效卓著。桂枝汤证下的人体是处于营卫阴阳失调的状态下,桂枝汤的组成配伍以及用药的方法和调护方面,祛邪调阴阳营卫而不过度,使阴阳虚损的平衡不至于太过;后期的食物调理中,注意固护脾胃功能,防止其影响人体阴阳自和的功能。即在人体处于营卫阴阳失调的状态下,先取一种动态的"病态平衡",再继利用人体阴阳自和的思想,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伤寒论》厥阴病篇条文的研习,并结合《黄帝内经》有关厥阴生理、病理的论述,笔者认为厥阴病与脾胃存在密切联系,厥阴病在脾胃肝胆疾病中十分常见。笔者临证时发现,脏腑辨证在复杂病机疾病的诊治中存在局限性,于是提出"抓病机六经辨证用经方以诊治复杂病机的内科疾病"这一概念。脾胃为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与厥阴病关系密。探究脾胃肝胆系诸多疾病的内在病机为寒热错杂、上热中虚下寒,具体表现为肝肾阴亏、脾肾阳虚、肝郁乘脾、心肝虚热中的多个方面,切中厥阴病之病机,故从厥阴病论治脾胃肝胆疾病。  相似文献   

17.
韦义展  黄贵华 《河南中医》2010,30(4):313-315
目的:探讨《伤寒论》处方用药特点与仲景重视脾胃的关系。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伤寒论》药物的归经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在五脏、六腑之间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中高频分类药物中,使用味数及使用频数均以归脾经、胃经为最多,提示仲景高密度地、高重复率地使用归脾经、胃经药物。结论:仲景在处方用药方面高度注重脾胃。  相似文献   

18.
王自立主任医师一向重视调治脾胃,注意顾护胃气,从"人以胃气为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未病"3个方面简要介绍和探讨王自立主任医师"调中焦,护脾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9.
麻黄汤证纯属表寒;大青龙汤证除有表寒外,尚有里热、烦躁。而麻黄汤方药纯以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解表宣肺;大青龙汤方药在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解表宣肺、辛散和营的基础上,尚有石膏清里热、除烦躁,且方中石膏是一变量。仲景之麻黄汤、桂枝汤,虚实各有偏重,虚实的掌握也相当科学,基本达到了比例、量化的水平,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而单纯解表、解表清里之麻黄汤、大青龙汤,层次递进分明。解表时分虚实,由表及里又是一个表里渐进、表里参差分明的过程。方药有其固有的作用,但用之于人,药物的疗效如何,除取决于组方中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等,方药的剂量尤是一重要环节,而药物的剂量尤和机体因素密切相关,如何全面的、辨证的、动态的把握经方用量,无疑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重要内容。故而,从经方主药用量的变化揣度仲景用药心法实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探讨脾胃病证的生理病理变化、症状表现及治疗的异同,结合临床实际详细论述了脾胃病证的上、中、下三焦治法和具有代表性的方剂,阐明在脾胃病治疗过程中,必须三焦辨证,开拓了脾胃病证治的思路,加强了临证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