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液供应受到影响,骨折不易愈合,股骨头常发生缺血性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自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对82例因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和髋关节病变的常用方法,能有效缓解髋部疼痛,重建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髋关节的运动功能,我院1990年~2012年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52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所收治的76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病例,其中4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0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这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从术后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2组病人经过1—3.5年,平均2.5年的随访,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中远期的并发症多,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临床疗效好。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术可以改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远期出现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尤其是头下型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陈旧性骨折不愈合的骨折,作人工关节置换术就是绝对适应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病人可以早期下地活动.恢复下肢功能。这是优于其它治疗方法的。尤适于年老、体质差、长期卧床、并发症多的患者。2002-01~2003-08,我科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陈旧性骨折9例;股骨头坏死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护理措施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变形、坏死,髋关节强直等疾病的常用方法,其手术成功与否不仅与手术技术的优劣有关,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自1999年4月~2003年12月,我院对15例适应症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进展,老年股骨颈骨折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存在骨折不愈合率高,易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特点,目前较多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我院2005年1月-2007年5月共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结合临床治疗辅以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髋关节强直等疾患的常用方法 ,其疗效的好坏除与手术技术的优劣有关外 ,还与手术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自 1993~1997年 ,我院共做全髋关节置换术 12 6例 ,由于加强了术前术后的护理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 6例 ,男 81例 ,女 45例。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81岁 ,平均 5 5 .2岁。其中外伤引起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损伤 6 4例 ,髋关节强直 9例 ,因用激素、酗酒、外伤造成的股骨头坏死5 0例 ,原因不明造成的股骨头坏死 3例 ,一般均…  相似文献   

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治疗老年陈旧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及髋关节骨关节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我科对 1992年 3月~ 1999年 10月行全髋置换术的 65例患者 ,经行之有效的康复训练指导 ,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65例 ,男 39例 ,女 2 6例 ,年龄 62~ 78岁 ,平均 68岁。病种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35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8例 ,髋关节骨关节病 12例。2 康复指导2 .1 建立心理康复的意识 :临床上患者常有不利于功能康复的心理。康复意识淡薄 ,认为手术成功就是治疗的结束 ,对医护人员的指导只是应付或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以及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汕尾逸挥基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参照组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参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参照组视觉疼痛评分与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疼痛评分与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坏死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临床不良反应几率,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艳  马兴燕 《中医正骨》2007,19(8):92-9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手段。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退化、代偿能力差,手术创伤大等因素,容易有并发症,给手术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做好围术期的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自1995年起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濮阳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1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6例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优良率85.71%高于对照组7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1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简式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取得较佳的近期效果,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较佳,安全性高,能够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Ⅰ组)及全髋关节置换术(Ⅱ组)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各15例,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Ⅰ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Ⅱ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远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近期疗效相当,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髋关节置换治疗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患者27例,其中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行单纯股骨头置换术。结果 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优14髋,良8髋,中5髋,优良率82%。结论对于帕金森病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近期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当今作为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退行性髋关节病变等日益增多。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常常导致髋关节功能的丧失。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慢。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卧床机体代谢功能降低,抵抗力差,使得股骨颈骨折的保守治疗和各种内固定治疗都有较高的骨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及晚期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有效方法。它能极好地恢复髋关节的运动功能,保持关节稳定,解除患者的疼痛,使许多束缚在病床上的老年患者获得自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分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医源性股骨骨折、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满意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中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术式,对于身体好、对手术耐受性好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对身体状况差、对手术耐受性差的患者,则选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923.93±96.13)m L、(162.51±35.42)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3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85.73±3.62)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少,但该术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 ,随着年龄的增大 ,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变得脆而疏松 ,即便轻微的外伤也可能引起骨折。股骨颈骨折后 ,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 ,骨折不易愈合 ,股骨头也会发生缺血坏死。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总结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3月对 86例因股骨干、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6例患者中 ,男 62例 ,女 2 4例 ;年龄 5 6~ 84岁 ,均是外伤引起 ,其中术前行胫骨结节牵引术 18例 ,皮牵引术68例。2 护  理2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69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A组45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组2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Harris评分等的差异。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手术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Harris功能评定,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2种手术方式中,全髋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淮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施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观察组施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长,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多,术后下床时间明显较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提升关节功能优良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缩短下床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行后外侧小切口与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移位骨折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后外侧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者为观察组;后外侧标准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术式均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后外侧小切口术比较安全,且近期疗效优于后外侧标准切口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