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PT)水平的变化.方法:我们利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Array360特种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散射比浊法),对移居雁石坪地区(海拔4 750m)的42例HAPC患者、同海拔50例健康人以及50例北京地区(海拔50m)健康人,进行血清触珠蛋白检测.结果:血清触珠蛋白随着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清触珠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同海拔健康人群(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触珠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血清触珠蛋白降低是否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高原地区特有的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高原低氧环境能引起HAPC患者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本文旨在研究移居高原的HAPC患者血清中尿酸(UA)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作者选取确诊的HAPC患者78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男73例,女5例;年龄(21~66)岁,均为平原出生移居高原到海拔3600m~4370m后发生HAPC的汉族患者。以80名健康移居汉族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5例,女5例;年龄(19~65)岁。HAPC患者入院时静脉采血,对照组禁食12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立即分离血清,用尿酸酶法(URO-PAP)测血尿酸浓度,作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清血小板生成素 (TPO)的水平 ,探讨其在HOPC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 2 5名HAPC患者及同海拔健康人血清TPO含量进行检测 ,并与平原水平做了对比 ;结果 :HAPC患者血清TPO含量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 (P <0 .0 0 1) ,而高原健康人的血清TPO含量较平原水平有显著的增高 (P <0 .0 1) ;结论 :TPO参与了HAPC的发病 ,是HAPC发病的重要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D-二聚体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HAPC)血液D-二聚体(D-dime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HAPC患者61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 HAPC组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其含量与其病理程度有关。结论 D-二聚体可用于监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高凝状态及指导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1例HAPC患者及33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T3,T4水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者(P<0.05),但TSH水平均值与对照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T3,T4水平变化与其病理程度有关。结论HAPC患者血清T3,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HAPC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方法:采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以及健康个体(90例)的外周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HIF-1α含量,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结果:HAPC患者血清HIF-1α含量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PC患者血清HIF-1α与HGB及RBC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APC的发生可能与血清HIF-1α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拔4 250m地区高原人群血清EPO(红细胞生长素)、T(睾酮)、E2(雌二醇)含量变化与HAPC(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Polycythemia,HAPC)的相关关系。方法:在海拔4 250m地区筛选出HAPC,且测定了世居高原藏族、移居高原汉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三组人群血清中EPO、T、E2含量。结果:HAPC组:移居高原汉族18人(占66.66%),世居高原藏族9人(占33.33%),男女比例为26:1,三组间EPO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是高原人群血清中的EPO含量高于平原地区3.788倍。三组间T、E2差别无显著性,P>0.05,T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世居高原藏族和移居高原汉族三组间差别无明显性,但是T低于平原地区8.43倍。可能与高原人群T的活性增加有关,在今后的工作做进一步调查。结论:EPO、T、E2与HAPC的发病虽然无直接因果关系,但是EPO含量高于平原人群3.788倍,T含量明显低于平原人群8.43倍,EPO的增高和T的降低是一种高原人群的生理病理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运用溶栓胶囊治疗前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抗氧化能力及内皮功能的变化 ,探讨其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对 1 62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MDA、GSH和NO、NOS、ET -1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3 3例高原正常健康人作对比研究 ;结果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SOD、GSH、NO及NOS含量在治疗前显著低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MDA及ET -1含量治疗前显著高于治愈后和对照组 (P <0 .0 1 ) ,治愈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机体处于氧化胁迫状态 ,脂质过氧化损伤及内皮功能失衡是HAPC患者病情持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溶栓胶囊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bitndepolycyche—mia HAPC)是国内高山病分型的一种,发病机理尚不清楚。HAPC患者常伴有多脏器功能损伤。近年研究证明:血清载脂蛋白的异常改变是预示和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具有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指标。我们测HAPC患者载脂蛋白A_1(apoA_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目的在于探讨HAPC患者出现心血管合并症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一种严重危害高原人健康的慢性缺氧性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探讨HAPC患者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及循环内皮细胞数量(CEC),并与同海拔的高原健康人进行比较,以了解ET、NO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12例,给予溶栓胶囊0.5g,每日3次,共30天,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纤维蛋白原(FG)及纤溶降解产物(FDP)含量,并与33例高原健康人作对照研究;结果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经治疗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中t-PA、PAI-1活性和FG、FDP含量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结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存在纤溶抑制功能的亢进及凝血与纤溶系统的紊乱,溶栓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鼻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名HAPC患者及同海拔健康人血液Hb(g/L),Hct(%),PC(×109//L),PT(s),APTT(s),TT(s),RT(s)进行检测对比。结果HAPC患者血液Hb(g/L)含量Hct(%)显著高于高原健康人(P<0.01),而PC(×109//L)数量明显降低(P<0.01),PT(s)APTT(s)明显延长,RT检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HAPC所引起的血液化验异常可能是HAPC患者鼻出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清EPO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高红症患者、高原移居健康者及平原健康人外周血清中的EPO含量。结果:在红症患者及高原健康人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原对照组(P〈0.01);而高红症患者血清EPO水平同高原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EPO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VEGF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影响。方法:实验对象被分为8个组:汉族、藏族、男性、女性的HAPC和各自的健康对照组(HC)。ELISA法测定VEGF。结果:HAPC和HC的VEGF值分别是:74.665±6.295、64.628±5.826、68.146±4.536、59.201±6.467、65.273±2.225、58.995±4.523、60.351±6.207、54.629±4.761。VEGF值,HAPC高于HC,汉族高于藏族、男性高于女性(P<0.05或0.01),有显著性和极显著性差异;在HC中,汉族男性与女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高原缺氧诱导了VEGF分泌增多,VEGF在HAPC的肺动脉高压、低氧适应调节及并发症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欣康泰胶囊对健康人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体内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选择了生活在海拔3 300m 地区的305 例健康人和102 例HAPC患者进行服用益欣康泰胶囊前后体内NOS活性的测定。结果:服药后健康人与HAPC患者血中NOS活力均显著升高(P< 001)。结论:表明益欣康泰胶囊具有重要的调节和改善高原人及HAPC患者体内NOS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变化的比较,探讨高红症肺功能受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测定30例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从年龄,性别,居住海拔高度,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红组患者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VC MAX、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及弥散指标(TLCO/VA)均降低;而残气量及残总比指标(RV-He、RV%TLC-He)增加。高红组吸烟者与对照组吸烟者比较MV指标显著降低。结论:高红症患者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和(或)弥散功能降低,而残气量有所增加。吸烟、体力劳动、长期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HAP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