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弹丸"注射部位对核素肾动态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核医学科2016年3月至8月通过不同注射部位进行99m TC-DTPA"弹丸"注射行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的12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21例检查患者随机分为手背浅静脉注射组23例,贵要静脉注射组53例,正中静脉注射组45例,不同注射部位的注射均采用"弹丸"注射。结果:121例行99m TC-DTPA"弹丸"注射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患者中采取手背浅静脉注射4例(占手背浅静脉组注射总数的17%)、贵要静脉注射15例(占贵要静脉注射组总数的28%)和正中静脉注射12例(占正中静脉注射组总数的26%)患者肾血流灌注曲线没有表现为一个光滑的放射峰,质量一般。结论:"弹丸"注射部位对核素肾动态显像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弹丸注射质量欠佳及影响注射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观察2010年1月~2012年12月113例肾功能异常患者行核素肾动态显像的效果并分析影响弹丸注射质量的因素。结果:113例肾动态显像患者中显像效果良好99例(87.61%),注射质量欠佳10例(8.85%),注射失败4例(3.54%)。影响患者注射失败的原因包括血管选择不当、显像剂准备不充分、静脉穿刺水平缺佳、注射器与注射针头配合不当、患者配合不佳。结论:在核素肾动态显像中,弹丸注射质量对临床准确判断肾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操作人员在行弹丸注过程中应认真,确保注射成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静脉血管对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4月、2012年5~8月、2012年9~12月我院行肾动态显像时分别在手背静脉、腕部静脉、肘部静脉注射显影剂,静脉穿刺成功,注射部位无显像剂漏出的380例患者。比较手背部组(129例)、腕部组(134例)、肘部组(117例)弹丸式注射的成功率,探讨血流灌注图质量。结果:3组弹丸式注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者血流灌注图可见腹主动脉区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高尖放射峰;失败者血流灌注图像腹主动脉区未见放射性浓聚影,腹主动脉ROI时间-放射性曲线未形成放射峰,曲线先升高后呈平台样缓慢上升。结论:腕部及手背部静脉可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弹丸注射,当肘部静脉适合穿刺时,仍以肘部静脉注射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肾动态显像是检查泌尿系统疾病的常用核素检查方法,能同时测肾血流灌注显像和肾功能动态显像,为临床提供双肾血流、大小、形态、位置及其摄取、分泌、排泄功能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1999年1月~2000年1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A组,2000年2月~2001年2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B组,分析A组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找出影响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因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结果 A组比B组“弹丸”注射不合格率高(P<0.05);A组人员(未进行知识培训)对核素肾动态结果影响占25%,B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占8%,两组比较,χ~2=10.488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知识培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识培训对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将1999年1月~2000年1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A组,2000年2月~2001年2月100例病人资料设为B组,分析A组病人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找出影响核素肾动态显像结果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因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结果A组比B组"弹丸"注射不合格率高(P<0.05);A组人员(未进行知识培训)对核素肾动态结果影响占25%,B组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占8%,两组比较,x2=10.4881,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强核素肾动态显像操作知识培训,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以及向病人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398例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患者的显像结果进行判读,将显像质量分为显像成功、显像质量欠佳及显像失败三类,统计显像成功率、显像欠佳率及显像失败率,分析显像质量与各种护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显像成功371例(93.22%);显像欠佳15例(3.77%),其中因弹丸注射欠佳7例,显像剂少量漏出5例,患者精神过度紧张3例;显像失败12例(3.02%),其中因患者位置移动3例,注射部位显像剂较多量露出9例。结论:护理工作关系到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的质量,加强在显像前、中、后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提高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应用放射性核素功能测定或肾动态显像获得肾小球滤过率(GFR)是临床常用的测量方法,核素显像的特点在于获得肾血流和尿路排泄系列影像的同时计算GFR及其他参数,方法实用简便,GFR数值通常与临床判断或与其他计算GFR的方法相吻合。但核素显像测量GFR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测量放射性剂量的准确性、“弹丸”注射技术、患者的体形变异和肾脏位置差异、肾脏疾病严重程度和肾外因素干扰、计算机处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因素等,因此计算GFR的精确度存在不确定性,临床要特别注重参考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评价肾血流灌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分别测量20例正常对照者和20例肾疾病患者的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比较分析.所有肾疾病患者均于彩色多普勒显像前后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扫描.结果 20例肾疾病患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SPECT)显示血流灌注减少的32只肾叶间动脉、小叶间动脉RI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VI、FI、VFI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VI,VFI,P<0.01;FI,P<0.05).结论 肾疾病患者的肾血流灌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合血流定量分析技术可以无创性定量评价肾血流灌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