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β肽及其多聚物对人肝癌细胞株与基质黏附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肽及其多聚物对肝癌细胞株与基质黏附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化学合成的β肽(β肽)、化学合成的二聚β肽(β2肽)、化学合成的三聚β肽(β3肽)、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表达β3肽及GRGDS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及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6细胞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各种多肽对细胞与FN的黏附均具有特异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相关关系和时间效应相关关系(P〈0.05).且随着多肽重复次数的增多,对细胞与FN黏附的抑制作用越强,表达β3肽和β3肽的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作用最强,β2肽和GRGDS的作用次之,β肽的抑制作用最弱.各种多肽对HCCLM6细胞与FN黏附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MMC-7721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结论表达β3肽对肝癌细胞株与基质的黏附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的新的药物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β肽及其多聚物对肝癌细胞株与基质黏附的抑制作用。方法观察化学合成的β肽(β肽)、化学合成的二聚β肽(β2肽)、化学合成的三聚β肽(β3肽)、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表达β3肽及GRGDS对人肝癌细胞株SMM C-7721细胞及人肝癌高转移细胞株HCCLM 6细胞与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各种多肽对细胞与FN的黏附均具有特异的抑制作用,呈现剂量效应相关关系和时间效应相关关系(P<0.05)。且随着多肽重复次数的增多,对细胞与FN黏附的抑制作用越强,表达β3肽和β3肽的抑制肿瘤细胞黏附的作用最强,β2肽和GRGDS的作用次之,β肽的抑制作用最弱。各种多肽对HCCLM 6细胞与FN黏附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MM C-7721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结论表达β3肽对肝癌细胞株与基质的黏附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的新的药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特异性结合肽(AWYPLPP肽)对肝癌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采用Matrigel侵袭实验、迁移实验、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实验以及黏附实验,探讨AWYPLPP肽对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HCCLM3侵袭表型的影响.裸鼠皮下接种HCCLM3细胞,建立肿瘤肺转移模型,观察AWYPLPP肽对HCCLM3肺转移的影响.结果 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在AWYPLPP肽浓度为0.1~100 μmol/L时,能显著促进HCCLM3细胞的侵袭能力,呈剂量效应关系.迁移实验、MTT实验和黏附实验表明,AWYPLPP肽对HCCLM3细胞的迁移、增殖和黏附能力无影响.HCCLM3细胞皮下接种30 d后处死裸鼠,AWYPLPP肽组出现明显的肺转移,肺转移率为88.9%(8/9),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皮下肿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 AWYPLPP肽能促进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以及肿瘤肺转移;进一步寻找肿瘤细胞表面与AWYPLPP肽结合的受体,可能为深入研究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和设计干预治疗的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蛇毒去整合素是一类从多种蛇毒和水蛭中分离到的含RGD(Arg—Gly—Asp)或KGD(Lys—Gly—Asp)模体的小分子蛋白质,其由于能竞争性地结合细胞表面的整合蛋白受体,阻断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从而发挥抗肿瘤转移的作用。rAdinbitor是我实验室采用基因克隆方法从大连产白眉蝮蛇(Gloydius blomhoffi brevicaudus)的毒腺中获得的一种含有RGD模体的去整合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讨rAdinbitor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黏附、增殖的抑制作用,为rAdinbitor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细胞黏附实验观察纤连蛋白(FN)基质对SMMC-7721细胞黏附的影响。分别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MTT比色法测定重组蛋白rAdinbitor对SMMC-7721向FN黏附的影响,及对已黏附于FN上的SMMC-7721的影响。以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Adinbitor对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HE染色观察200μg/ml Adinbitor诱导SMMC-7721细胞36h凋亡的形态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dinbitor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①rAdinbitor对SMMC-7721细胞在FN基质上的黏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25、50、100、200μg/ml浓度组rAdinbitor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90%、11.73%、22.84%、37.28%,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rAdinbitor作用后,已黏附的SMMC-7721细胞变圆、脱落,各浓度组黏附细胞的存活率的平均值分别为98.89%、90.01%、63.37%、35.13%,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③rAdinbitor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P〈0.05)。rAdinbitor对SMMC-7721细胞作用48h的IC50值为177.83μg/ml。④200μg/ml rAdinbitor作用SMMC-7721细胞36h呈现早期细胞凋亡的形态改变,凋亡率达20.68%,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的2.38%(P〈0.05)。结论:重组白眉蝮蛇去整合素rAdinbitor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SMMC-7721细胞在FN上的黏附,并促使已黏附的SMMC-7721细胞脱落,剂量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黏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对基底膜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膜侵袭系统观察SMMC-7721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游走与穿透基底膜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CD44V6表达的改变。结果:As2O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与m arigel的黏附、抑制细胞游走与穿透基底膜的作用(P<0.05),能抑制人肝癌细胞CD44v6的表达(P<0.05)。结论:As2O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抑制作用可能与CD44v6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黏附、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人肝癌SMMC-7721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对基底膜黏附能力的影响;Transwell膜侵袭系统观察SMMC-7721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游走与穿透基底膜能力的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经As2O3作用前后CD44V6表达的改变。结果:As2O3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与m arigel的黏附、抑制细胞游走与穿透基底膜的作用(P〈0.05),能抑制人肝癌细胞CD44v6的表达(P〈0.05)。结论:As2O3具有抑制人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其抑制作用可能与CD44v6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肝素酶多肽抗体对人肝癌HCCLM6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曲线,平板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集落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通过肝素酶活性测定和Transwell侵袭小室试验,了解自行研制的3种肝素酶多肽兔多克隆抗体(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肝癌细胞生长及侵袭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兔IgG对照组比较,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肝癌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及增殖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终浓度为100μg/ml的P1、P2多肽抗体与HCCLM6细胞共培养后,肝素酶活性分别降低42.9%和39.1%(P<0.01),Transwell侵袭小室中48 h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抑制率分别为52.5%和36.6%(P<0.05).结论 肝素酶P1和P2多肽抗体能抑制人肝痛HCCLM6细胞的肝素酶活性和侵袭能力,P3多肽抗体对肝癌细胞的肝素酶活性和侵袭能力无影响;肝素酶P1、P2和P3多肽抗体对HCCLM6细胞的生长、细胞周期和增殖能力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过表达CHD5基因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CHD5过表达质粒及对照质粒分别转染SMMC-7721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SMMC-7721细胞中CHD5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法检测SMMC-7721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转染CHD5过表达质粒后,SMMC-7721细胞CHD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抑制了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促进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过表达CHD5基因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RMP(RPB5-mediating protein)基因沉默的稳定细胞株,研究RMP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体外合成3条RMP基因的siRNA,并转染到SMMC-7721细胞中,RT-PCR检测3条siRNA对RMP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最佳干扰序列;然后,pGPU6-Neo-RMP-484真核表达载体转染,G418筛选出稳定干扰RMP基因的细胞株,RT-PCR法检测该稳定细胞株中RMP基因的干扰效率,MTT法检测RMP-siRNA对SMMC-7721细胞增殖及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利用RNA干扰技术成功建立了RMP基因下调的稳定细胞株,与SMMC-7721细胞对照组比较,其RMP mRNA表达水平下调了(83.67±2.56)%.稳定转染siRNA的细胞株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增殖抑制率可达(74.33±0.58)%.稳定转染细胞株的细胞黏附能力有所增加,迁移率则相应降低.结论:成功筛选出了稳定转染RMP-siRNA重组载体的细胞株.pGPU6-Neo-RMP-484重组载体能有效抑制RMP基因在肝癌SMMC-7721细胞内的表达,可作为RMP分子机制研究的细胞模型.RMP基因的下调能有效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使其黏附率增加,同时细胞的迁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E1A基因(Ad-E1A)体外对Hep-2人喉癌细胞、A375人黑色素瘤细胞、SMMC-7721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敏感程度。方法:RT-PCR鉴定E1A基因的转录;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Ad-E1A在三种癌细胞内均有效表达,在其感染72h和96h后对Hep-2、A375、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分别为18.65%和29.95%;33.02%和45.36%;36.32%和54.11%;其中对SMMC-7721细胞的作用最强,FCM 检测发现其凋亡率为36.92%。Hoechst染色表明Ad-E1A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使其呈现典型的核固缩、断裂并出现凋亡小体等核形态改变。结论:Ad-E1A对Hep-2、A375、SMMC-7721三种癌细胞均有生长抑制作用,尤以对SMMC-7721细胞作用最强、A375细胞次之, Hep-2细胞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此外,Ad-E1A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苷Rg3抗人肝癌细胞株侵袭和转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抗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选择人类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和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抑制实验(MTT法)、细胞粘附试验和免疫组化方法系统地观察人参皂苷Rg3体外对SMMC-7721细胞及ECV30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SMMC-7721细胞与纤维粘连蛋白(FN)粘附以及表达nm23、CD44、VEGF基因蛋白的影响。结果:人参皂苷Rg3能够显著地抑制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及内皮细胞株ECV304的生长,抑制SMMC-7721细胞与FN粘附及CD44、VEGF的表达,而增强nm23基因的表达。结论:人参皂苷Rg3具有抗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肝癌细胞侵袭活力、调节与肝癌细胞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表达和抗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沙利度胺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作用于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采用四甲摹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沙利度胺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SMMC-7721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显微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 观察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的凋亡梯度、形态学变化和凋亡率,并对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的表达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处理后SMMC-7721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的浓度从3.125μg/ml增至200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从11.7%增至34.2%;当沙利度胺的浓度>25 μg/ml时,其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P<0.05).200 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24 h后,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到DNA梯形条带;48 h后梯形条带更明显,并且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SMMC-7721细胞出现核固缩和核裂解现象.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12、24、48和72 h时,碘化丙啶(PI)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1%±0.5%、8.4%±1.3%、19.4%±3.5%和25.8%±2.1%,24 h起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1.6%±0.6%,均P<0.05).50、100和200μg/ml的沙利度胺处理SMMC-7721细胞48 h时,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7%±1.2%、16.8%±2.5%和25.4%±4.5%,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MMC-7721细胞48 h的自然凋亡率(2.1%±0.5%,均P<0.05).随着沙利度胺浓度的增加,表达caspase-3蛋白的SMMC-7721细胞数量不断增加,而SMMC-7721细胞中VEGF的含量却逐渐下降.结论 沙利度胺可能通过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而发挥双重抗肿瘤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蛇毒防治肝癌转移复发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蛇毒对SMMC-7721肝癌细胞株(7721细胞)侵袭粘附能力和对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的影响。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蛇毒 对7721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的影响;以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蛇毒对SMMC-7721细胞侵袭运动能力及对已与FN(fibronectin)粘附的7721细胞脱落的影响。以MTT法测量蛇毒对7721细胞与FN粘附的影响;以细胞粘附实验观察蛇毒对7721-7721细胞,7721-内皮细胞,7721-淋巴细胞之间粘附的影响;以LCI-D20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为材料,观察蛇毒对早期和晚期肝癌切除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影响。结果:蛇毒处理的7721细胞ICAM-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蛇毒对7721细胞的侵袭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已粘附细胞无明显促脱落作用,可抑制7721与7721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对7721-淋巴细胞之间的粘附无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防治早期和晚期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的肝内和远处转移复发。结论:蛇毒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粘附能力,防治裸鼠人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整合素β1(β1-integrin)、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关系及其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以U251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为研究模型,应用抗Inβ1抗体抑制内源性Inβ1作用,应用PKC激活剂PMA、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干扰PKC的功能,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迁移实验和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及PKC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化学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细胞微丝F-ac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等骨架蛋白数量、分布和细胞表面伪足情况,比较整合素β1、PKC对微丝、GFAP等骨架蛋白的影响.结果:PKC激活剂PMA增加U251MG细胞在FN上的黏附能力(P<0.05),但PKC抑制剂Calphostin C 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对细胞黏附能力无明显影响.PKC激活剂PMA增加U251MG细胞在FN的运动、迁移能力(P<0.01),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减弱U251MG细胞在FN上的运动、迁移能力(P<0.01).PMA可促进U251MG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P<0.01),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可减弱此作用(P<0.01).U251MG细胞内可见散在的微丝结构,在PKC激活剂PMA 处理的细胞内,难以见到清晰的细胞微丝骨架,并常见大量絮团状的F-actin小体,但对GFAP的表达和结构并无影响.PKC抑制剂Calphostin C使微丝沿细胞膜成簇状排列,而抗整合素β1抗体可使细胞内F-actin微丝形成束状纤维(应力纤维),粗壮而密集,且GFAP表达增强.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加入PMA后,U251细胞表面的伪足数量明显增加,而PKC抑制剂Calphostin C及抗整合素β1抗体处理的细胞内,伪足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结论:整合素β1与FN协同作用,可改变U251MG细胞微丝骨架结构、数量和排列分布,以及细胞表面伪足结构和数量,从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运动、迁移及体外侵袭能力,激活PKC信号通路是其作用途径之一.PKC参与了FN介导的细胞黏附作用,但整合素β1受体与FN介导的细胞黏附关系不密切.PKC参与了整合素β1受体与FN相互作用所介导的细胞运动迁移及体外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HOXB7(Homebox7)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部分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法选取HOXB7 mRNA高表达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设计靶向HOXB7的shRNA,瞬时转染肝癌SMMC-7721细胞,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shRNA靶向沉默的效果,CCK8、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别用于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测量肝癌SMMC-7721细胞中Smad3、p-Smad3表达水平。结果 HOXB7 shRNA转染的肝癌SMMC-7721细胞中HOXB7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同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随之下降,且TGF-β通路中p-Smad3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HOXB7可促进肝癌细胞增殖、侵袭以及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mad3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凋亡、黏附及侵袭行为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MTT法及AnnexinV / PI 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L-OHP对肝癌HepG2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分别以MTT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L-OHP对HepG2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力的影响。结果 在(10.0~40.0)mg/L浓度的L-OHP作用下,HepG2细胞增殖明显降低,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1);5.0 mg/L以下浓度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2.5~10.0)mg/L的L OHP可使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无毒剂量(2.5 mg/L)的L-OHP作用时,HepG2细胞的黏附力明显下降(P<0.05),30、60、90 和120 min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29.2%、27.3%、26.6% 和24.8%;HepG2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迁移、侵袭抑制率分别为53.68% 和54.38%。结论 L-OHP既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又可通过抑制肝癌细胞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发挥抗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迁移、黏附的影响及相关的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对HepG2细胞迁移、黏附及侵袭力的影响,及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处理HepG2细胞后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对比药物作用后HepG2细胞黏附率、侵袭及侵袭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0.25μg/ml药物浓度作用细胞30、60、90和120min后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48.11%、33.81%、28.97%和16.83%。HepG2细胞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迁移、侵袭抑制率分别为64.19%和58.19%。MMP-9蛋白表达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 去甲斑蝥酸钠注射液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9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CKI肽类似物抑制CDK激酶活性,以明确CKI对人乳腺癌细胞的作用,探讨其对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作用于CDK4/CDK6的CKI肽类似物p20和p21,分别干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24h。然后应用细胞与纤维连结蛋白黏附实验测定肿瘤细胞黏附率,通过单层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转染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力。结果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经CKI肽类似物p20和p21分别干预后,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减弱。结论 CDK4/CDK6激酶对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CKI肽类似物可以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迁移。因此CKI肽类似物可能阻抑肿瘤细胞的转移,显示此类细胞穿膜肽在恶性肿瘤治疗上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oxaliplatin, L-OHP)对肝癌细胞HepG 2增殖、黏附、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Transwell、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L-OHP 作用后,HepG 2细胞增殖、黏附、迁移、侵袭能力及RhoC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结果:L-OHP可显著抑制HepG 2细胞的增殖,同一时间不同浓度各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有明显差异(P<0.01),相同浓度下作用48和72 h组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明显高于24 h组(P<0.01).低毒剂量(2.5 mg/L)L-OHP作用HepG 2细胞30、60、90和120 min时,细胞的黏附能力明显降低(P<0.01),各时间点细胞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29.21%、27.27%、26.62% 和24.76%.2.5 mg/L L-OHP作用HepG 2细胞24 h后,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率分别为53.68% 和54.38%.2.5 mg/L L-OHP作用HepG 2细胞4、6和8 d后, 细胞Rho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5).结论:L-OHP能抑制肝癌细胞HepG 2的增殖,低毒剂量的L-OHP具有抑制肝癌细胞HepG 2黏附、迁移和侵袭的能力,其抗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可能与下调细胞RhoC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去整合素Adinbitor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GC803细胞经Adinbitor处理后,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对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和人工基质膜Matriger黏附能力的变化;聚碳酸酯膜浸润实验观察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3 5 μmol/L浓度的Adinbitor对MGC803细胞黏附FN的抑制率为44%;对黏附人工基底膜基质Matrigel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F=144 31,P=0 000.迁移实验结果显示,1 1、3 3和5 5 μmol/L Adinbitor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8 00±2 36)、(57 00±1 41)、(33 50±1 52)个,与对照组(90 00±3 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43 59,P=0 000.侵袭实验结果显示,1 1、3 3和5 5 μmol/L Adinbitor组浸袭细胞数为(72 00±2 61)、(60 17±3 19)、(38 00±2 61)个,与对照组(95 33±1 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3 47,P=0 000.结论:去整合素Adinbitor具有抑制MGC803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