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洪 《陕西中医》2009,30(7):826-827
目的:观察中药化痰方对心绞痛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机理。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采用阿斯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化痰方(半夏、川芎、熟地、藿香、丹参、茯苓)。检测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心绞痛痰癖互阻证患者ox-LDL、TC、TG、LDL-C、FI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ox-LDL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均P<0.01);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ox-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TC、LDL-C、TG、FIB水平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对比,治疗组血浆TG、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浆TC、LDL-C、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方配合西药可以显著降低血ox-LDL、TC、LDL-C、TG、FIB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通络方对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脂代谢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TG、CHO、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活血通络方能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血流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5):131-133
目的:探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化痰活血降气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证候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 MRC)分级及血清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水平(包括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证候疗效(包括总有效率及总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m MRC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症状评分、CAT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包括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血清FIB及CRP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化痰活血降气方药治疗AECOPD临床疗效确切,能提高AECOPD患者肺功能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化痰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Crouse积分、血脂相关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治疗组给予他汀类药物及温阳活血化痰方口服,对照组单纯给予他汀类药物口服,连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IMT及血脂指标,计算斑块Crouse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MT、斑块Crouse积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阳活血化痰方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在降低IMT、斑块Crouse积分及调节血脂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中药;两组疗程均为21d.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性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UAP疗效可靠,具有一定的改善心肌供血、血脂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54-156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方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疗效。方法:将96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取化瘀祛瘀方结合常规西药50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46例,治疗30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血脂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综合疗效、各项症状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均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结论:化痰祛瘀方对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健脾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常规西药治疗加用健脾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1.67%,且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方辨证加减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化痰活血方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成功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1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化痰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再狭窄率,治疗后的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和血浆粘度,以及治疗期间的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再狭窄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且观察组的心电图总有效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同时,经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hs-CRP、FIB水平和血浆粘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用药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热化痰活血方预防冠心病支架术后再狭窄,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减轻炎症反应,提升临床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确诊为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化痰活血方水煎剂,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观察上述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对TC、TG及HDL-C的调节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93.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C、TG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对血脂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具有较好的治疗痰瘀互结型高脂血症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并从血脂及ICAM-1、VCAM-1、CD40等炎症介质方面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分别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变化、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变化;并检测血清TC、TG、LDL-C、HDL-C、hs-CRP、ICAM-1、VCAM-1、sCD40L水平。[结果]16周后,2组血清TC、TG、LDL-C、hs-CRP、ICAM-1、VCAM-1、sCD40L均有降低;血清HDL-C水平升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气活血化痰通脉方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心电图、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影响研究。方法本组研究的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观察组采用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06%)高于对照组(76.19%)(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增加而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ib和血浆黏度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和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DL-C水平增加而LDL-C、TG和TC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而LDL-C、TG和T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祛邪化痰活血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0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祛邪化痰活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血浆hs-CRP水平、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自拟祛邪化痰活血汤治疗老年AECOPD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炎症凝血角度探讨化痰活血颗粒对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痰瘀互结证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ACS痰瘀互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照指南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和抗心肌缺血治疗等,观察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并加用化痰活血颗粒,每日2次,疗程4周。分别于第1天和第31天抽血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同时分别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hs-CRP、PS、FIB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化痰活血颗粒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互结证患者,能降低hs-CRP、PS、FIB水平,可能是其发挥抗炎、抗血小板作用、稳定斑块的重要机制之一,同时可以减轻临床心肌缺血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影响。方法:5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活血通络方,1个疗程为8周。观察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测定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和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3%和84.6%,均明显较高于对照组的73.1%和61.5%(P0.05);治疗后治疗组Lp-PLA2及hs-CRP均显著下降,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通络方对UAP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其部分机制与降低Lp-PLA2和hs-CRP,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5例,治疗组口服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对照组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9%,对照组为74.1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 01).结论:熄风化痰活血通络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1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37-239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UAP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对比2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血清hs-CRP、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疗效评定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各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UAP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hs-CRP及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化痰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升清降浊,化痰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定量、24h尿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0.4%;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24h尿蛋白定量、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升清降浊,化痰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清热化痰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炎症的关系,以清热化痰活血法综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丙酯及小陷胸汤合冠心2号方加减汤剂,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西医综合疗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等均较对照组优,两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IL-6、CRP、TNF-α)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炎症机制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清热化痰活血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比较肯定的治疗效果及减轻其炎症反应,可适度地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再障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以补肾化痰活血方为主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外周血象、骨髓象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补肾化痰活血方能改善再障患者的血象、骨髓象,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调肝方联合易善复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辨证为痰瘀互结证的NAFLD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易善复治疗,观察组48例给予易善复联合化痰活血调肝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指标、血脂指标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疗效(89. 58%vs75. 0%)、肝脏酶学疗效(83. 33%vs66. 67%)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右肋下痞块或痛、纳呆、面色晦暗、胸脘痞闷评分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低于对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对照组(P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痰活血调肝方联合易善复治疗NAFLD可降低血脂水平,保护肝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