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5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EPCs,同时检测LDL-C。结果冠心病组外周血EPC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LDL-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外周血EPCs与LDL-C呈负相关关系(r=-0.656,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s与LDL-C呈负相关关系,升高的LDL-C是外周血EPCs降低的原因之一,提示提高外周血EPCs可降低LDL-C,减少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痛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G和LDL-C呈负相关,HDL-C与前三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脑钠肽(BN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变化,探讨BNP、MCP-1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选择74例人院时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其中最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18例(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19例(SA组),1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外周血BNP、MCP-1水平. 结果 (1)AMI组、UA组MCP-1、BNP水平均显著高于SA组和对照组.(2)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组,而MCP-1水平与U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MI组和UA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16,P<0.01),而与MCP-1水平无相关性,并且BNP水平与MCP-1水平呈正相关(r=0.625,P<0.01). 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BNP、MCP-1水平升高.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斑块不稳定.AMI、UA患者BNP与MCP-1水平明显相关提示两者可能通过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斑块的不稳定性.联合检测BNP、MCP-1水平,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能更有效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可溶性Fractalkine(sFkn)水平来观察其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sFkn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8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组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36例及对照组27例.测定各组血清sFk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Gensinj冠状动脉造影积分系统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量化.结果 血清sFkn、hs-CRP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而后者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Gensini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之间无相关性(r=0.08,P=0.58).结论 血清sFkn水平在冠心病患者,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血清sFkn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18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08例为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其余为对照组(男38,女40),测定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尿酸和血脂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越大,血尿酸、血脂水平越高.结论 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有关.高尿酸浓度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冠状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212例冠心病疑诊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测定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空腹血糖(FPG)及胰岛素(FINS)、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MAU).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58例)及非冠心病组(54例),再进一步根据病变血管数将冠心病组分为1支血管病变组(1组,60例)、2支血管病变组(2组,42例)、3支以上血管病变组(3组,56例).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TT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明显下降,FPG、HbA1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亚组分析中,3组TT3、HDL-C明显下降,FPG、2hPG、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TT3、HDL-C呈直线负相关,与年龄、HbA1c、LDL-C、HOMA-IR、2h PG、收缩压(SBP)呈正相关.年龄、性别、HbA1c、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呈独立相关.结论 在甲状腺功能正常时,TT3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但非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77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冠状动脉组、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再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s积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水平,并对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ACS组患者较SAP组、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较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Gensinis积分≥5分各组患者亦显著升高.(2)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血清PAPP-A水平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8.
李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498-3499,3502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睾水平与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测定8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CHD)组的患者及3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组血清睾酮水平,同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调查年龄、体质指数(BMI)、血压、是否吸烟。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判断狭窄程度并累积积分。结果冠心病组睾酮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2±1.45)vs(4.58±1.12)μg/L,t=5.071,P=0.000)];CHD组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睾酮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睾酮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可能也是老年男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预防老年男性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同时也应关注血清睾酮降低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内脂素水平,探讨内脂素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1-6月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220例(冠心病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74例(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86例(心肌梗死组),选取健康体检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相关生化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比较各组血清生化指标与内脂素水平,分析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为(34.07±5.51)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22±3.17)μg/L(P<0.05).不同类型冠心病组血清T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血清TG、HDL-C、内脂素水平[(1.44±0.27) mmol/L、(1.16±0.12) mmol/L、(21.36±3.35)μg/L,(1.84±0.32) mmol/L、(1.01±0.08) mmol/L、(27.78±447)μg/L,(2.31±0.34) mmol/L、(0.93±0.06) mmol/L、(33.14±5.66)μg/L]与对照组[(0.93±0.25)mmol/L、( 1.48±0.24) mmol/L、( 13.22±3.17)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血清TG、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Gensini积分、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HDL-C明显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冠心病组的血清内脂紊水平与TG和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或< 0.01),与HDL-C呈负相关(P< 0.01),与TC和LDL-C无相关性(P>0.05).结论 外周血内脂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水平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2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脂质代谢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照分析老年NIDDM(2型)合并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与老年无NIDDM(2型)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脂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TG的平均水平及高TG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1);HDL-C的平均水平显著降低(P<0.01);低HDL-C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高TC和低apoA1的检出率显著升高(P<0.05);LDL-C/HDL-C比值与apoB/apoA1比值均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老年NIDDM(2型)合并冠心病患者具有严重的脂质代谢紊乱,这不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亦是其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