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淑屏 《广州医药》1995,26(6):24-25
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插入硬膜外导管前注局麻药试验量与插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局麻药试验量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前者骶神经阻滞率高,镇痛作用较完善,硬膜外腔出血减少,争取了麻醉诱导时间,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蕙 《华夏医学》2007,20(2):330-331
臂丛神经阻滞是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笔者采用局麻药配伍不同的阿片合剂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其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报告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100例取得满意效果。认为硬膜外麻醉为首选麻醉,具有较好的镇痛、松弛腹肌作用。提出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是维持血压的稳定,同时也要选择恰当的局麻药浓度。  相似文献   

4.
布托啡诺用于椎管内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管内联合麻醉是下腹部手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术后通过预留硬膜外导管镇痛效果确切,但常用的低浓度局麻药复合吗啡的镇痛方案,常并发恶心、呕吐、瘙痒等并发症。我们应用布托啡诺替代吗啡,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61例胸单手术高位硬膜外麻醉中,采用3组不同浓度的局麻药,结果表明用0.25%布比卡因组麻醉效果满意,镇痛完全,作用时间长,而且麻醉过程中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吴桂棣  李梅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5,15(2):295-295,301
61例胸壁手术高位硬膜外麻醉中,采用3组不同浓度的局麻药,结果表明用0.25%布比卡因组麻醉效果满意,镇痛完全,作用时间长,而且麻醉过程中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罗哌卡因(Rop)是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已广泛用于临床麻醉,由于毒性低,用于一次性注药的麻醉比较安全.骶丛麻由于一次性注入大量局麻药,常常发生局麻药中毒.方法 选择60例病人,通过0.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骶麻用于肛肠手术.结果 0.5%罗哌卡因起效快,镇痛效果与肌松效果显著,血流动力稳定;而2%利多卡因镇痛效果与肌松效果显著,但血流力波动较大,有两例发生麻醉药中毒.结论 0.5%罗哌卡因镇痛用于肛肠手术,镇痛和肌松效果显著,血流动力稳定,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
施秀亚 《浙江医学》2009,31(4):526-527
罗哌传因属新型酰胺类局麻药,与布比卡因有相似的结构,其麻醉性能与布比卡因相似,但麻醉效能稍弱。在相同药物浓度下,罗哌卡因对运动神经的阻滞弱于布比卡因,也不影响子宫动脉血流吲,因此罗哌卡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硬膜外腔分娩镇痛的局麻药。本文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使用相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观察比较两种局麻药的分娩镇痛效果,以及其对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手术临床上多采用颈丛阻滞作为麻醉方法,局麻药多选择布比卡因,但布比卡因有致命性心脏毒性,中毒后复苏较为困难。新型局麻药盐酸罗哌卡因作为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因其心脏毒性小,近年来广为应用。作为盐酸罗哌卡因的替代品,甲磺酸罗哌卡因是将盐酸罗哌卡因的盐酸根改为甲磺酸后的一种国产新型酰胺类局麻药,临床上也广泛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但用于颈丛阻滞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使用0.44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用于颈丛阻滞,并与0.25%的布比卡因颈丛阻滞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0.
郑彬  佘守章 《广东医学》2016,(12):1754-1756
局部麻醉药简称为局麻药,是一类能够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使感觉消失的药物。由于局麻药独特的药理作用,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临床麻醉,其中,局麻药在麻醉和镇痛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自新型的局麻药出现以来,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已经在麻醉与镇痛领域对其做了大量的应用研究。本文将从多种不同局麻药及其毒性反应、神经阻滞辅助全麻的应用、神经阻滞在术后镇痛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腰麻是一种适用于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麻醉方法,但相对其它麻醉方法,腰麻过程中可能更易出现低血压。尤其在老年患者中,低血压可造成冠脉血流降低而增加心肌缺血风险。这种低血压是由于局麻药阻滞了交感神经引起的,而阿片类药物珠网膜下腔给药可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又很少引起循环系统抑制。本研究探讨阿片药物和小剂量局麻药联合腰麻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2毫克吗啡分别于(1)注射局麻药前15~20分钟(24例);(2)与局麻药混合(32例);(3)手术结束时(63例)注入硬膜外腔。结果术后均有满意镇痛效果,镇痛时间分别为19.5;22.2;23.5小时,全组9例无效,均见于硬膜外麻醉效果欠佳者。(1)、(2)组可延长追加局麻药间隔时间,与(3)组比,相差显著(P<0.001)。全  相似文献   

13.
国产2%氯普鲁卡因在安全性、可控性、镇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将其用于产科手术的硬膜外麻醉效果与利多卡因进行比较,经临床观察,我们认为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新型局麻药。  相似文献   

14.
刘革  谢斌 《四川医学》2009,30(6):897-898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利多卡因与地卡因混合液3种常用局麻药低浓度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镇痛分娩效果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产科137例孕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采取镇痛措施,其余3组分别使用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地卡因镇痛,比较该3种局麻药对无痛分娩的效果。结果3种低浓度局麻药均可降低分娩产妇的疼痛,镇痛效果有差异。结论分娩镇痛对母婴并无不良影响,3种局麻药均能达到分娩镇痛目的,但0.125%布比卡因镇痛效果最佳,可作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5.
颈丛或肌问沟阻滞为肩锁区域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但通常会出现阻滞不全、镇痛效果差等情况。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经C5横突方向入路穿刺并分两次给局麻药,与普通方法相比可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缓冲局麻药对麻醉效果影响的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容外科手术中,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常产生注射麻药时的疼痛,如能减轻疼痛,增强疼痛效果,则有利于美容手术的准确性,提高手术质量,为此对130名健康自愿受试者,采用双盲法,将缓冲局麻药及常规局麻药进行了注射疼痛及麻醉起放时间比较的实验性研究,对4200名美容受术者按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了两种麻药疼痛程度比较的临床应用研究,其结果表明,缓冲局麻药麻醉起效快,注射疼痛减轻,麻醉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7.
纳洛酮与局麻药复合用于硬膜外术后止痛彭跃启(济宁市立二院)笔者对80例硬膜外麻醉及硬膜外、浅全麻复合麻醉后的病人,应用纳铬酮+局麻药施行硬膜外术后止痛,体会有很多优点:镇痛作用时间明显延长,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精神状态好,恢复快。方法:于手术结束前半小...  相似文献   

18.
莫壮观 《海南医学》2008,19(4):135-136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不同局麻药在乳癌根治术的应用情况作比较,探讨不同局麻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便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方法将175例乳腺癌患者分成了两组,其中观察组80例,使用0.25%罗哌卡因行硬膜外麻醉,而对照组95例,使用2%利多卡因行硬膜外麻醉,麻醉手术期间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比较两种不同局麻药的镇痛效果、对病人血压、呼吸功能及血氧饱和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在镇痛方面: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方面:手术期间观察组病人呼吸较平稳,较少发生膈肌、肋间肌抑制,呼吸管理较对照组容易。结论罗哌卡因毒性较小,镇痛作用可靠,可产生运动和感觉分离阻滞,低浓度罗哌卡因在高位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较安全、可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局部麻醉药。  相似文献   

19.
牙髓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是造成患者就诊紧张,甚至引起牙科焦虑恐惧症的心理病因。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可因疼痛、精神紧张、恐惧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等并发症。以往的局麻药因注射方法、麻药毒副作用及麻药效果不理想等原因,给口腔医师在牙髓治疗中带来不便。作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牙髓治疗中应用碧兰麻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的宫颈癌根治术常常用两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传统的局麻药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液,虽然有较好的镇痛肌松效果,但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从2001年起,使用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