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HBV)特殊的复制中间体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前基因组RNA的转录模板,在病毒持续感染、抗病毒治疗后病毒再度活跃及药物耐受方面起关键作用。有两种免疫机制介导cccDNA的清除,深入研究细胞内cccDNA含量的动态变化,与HBVDNA载量、外周血HBsAg、HBeAg及生化指标的关系,以及免疫学、病毒学的影响因素,在预测肝炎再发、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预测持续应答率及判断停药时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核糖核酸酶解产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核糖核酸酶解产物的体内抗鸭乙肝病毒作用和体外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DHBV DNAP)和逆转录酶(DHBV RT)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给2日龄鸭接种鸭乙肝病毒阳性血清,造成鸭乙肝模型,采用3H标记方法测定药物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生理盐水对照组DHBV DNA滴度水平稳定,除2例自然转阴外,其余均保持较高的阳性水平.经混合核苷酸(150、300 mg/kg,po)、无环鸟苷(25 mg/kg)、拉米夫定(100mg/kg)治疗后7d、15d,DHBV DNA滴度水平明显下降(P<0.05).300 mg/kg混合核苷酸组转阴率分别达50%和70%,停药后7d,DHBV DNA滴度水平明显回升,但仍保持较低水平,转阴率为60%.混合核苷酸抗DHBV作用略强于无环鸟苷,弱于拉米夫定,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高剂量混合核苷酸(100 mg/L)对DHBV DNAP和DHBV RT的抑制百分率分别达78.2%、88.5%,对DHBV DNAP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人卵巢组织中HBV cccDNA,寻找人卵细胞为HBV靶细胞的证据。方法使用RT-PCR法测定33例慢性乙肝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卵巢组织HBV DNA、HBV cccDNA含量;同时检测孕妇的肝功能、HBV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产妇卵巢组织的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其正相关因素为外周血HBsAg和HBV DNA定量(r=0.335),负相关因素为孕妇谷丙转氨酶水平(ALT,r=-0.360)及谷草转氨酶水平(AST,r=-0.347)。结论卵巢组织是HBV的靶器官,并可在其中复制。卵巢组织HBV cccDNA的存在与外周血HBV DNA载量、卵巢组织的HBV DNA载量和ALT、AS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水芹总酚酸对2.2.15细胞HBV-DNA、cccDNA的抑制作用.方法 药物稀释成500、250、125 mg·L-1加入2.2.15细胞进行培养,每4 d换含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分别收集d 4、8以及停药后4 d的细胞,试剂盒提取HBV-DNA、cccDNA,荧光定量PCR(FQ-PCR)测定其含量,观察水芹总酚酸对其抑制作用.结果 水芹总酚酸对HBV-DNA和cccDNA都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细胞培养的d 8其高、中剂量(500、250 mg·L-1)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大: HBV-DNA为62.3%和47.7%,cccDNA为62.7%和61.3%,且在停药后3 d仍保持较高的抑制率(P<0.05).结论 水芹总酚酸可以有效的抑制2.2.15细胞HBV-DNA、cccDNA的表达,抗病毒作用明显,且无明显的停药反跳现象.  相似文献   

5.
《江苏医药》2012,38(10)
目的 检测人卵巢组织中HBV cccDNA,寻找人卵细胞为HBV靶细胞的证据.方法 使用RT-PCR法测定33例慢性乙肝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卵巢组织HBV DNA、HBV cccDNA含量;同时检测孕妇的肝功能、HBV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结果 产妇卵巢组织的HBV cccDNA与血清HBV DNA定量存在明显正相关性.其正相关因素为外周血HBsAg和HBV DNA定量(r=0.335),负相关因素为孕妇谷丙转氨酶水平(ALT,r=-0.360)及谷草转氨酶水平(AST,r=-0.347).结论 卵巢组织是HBV的靶器官,并可在其中复制.卵巢组织HBV cccDNA的存在与外周血HBV DNA载量、卵巢组织的HBV DNA载量和ALT、AST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51-25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停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情况与患者血清的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达到停药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90例,HBeAg阴性60例,其中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51例(ADV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36例(ETV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63例(LAM组),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停药48周后各组HBV DNA转阳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停药后复发情况。结果 LAM组、ADV组和ETV组患者在停药48周时血清HBV DNA转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患者HBe Ag为阳性和阴性时,治疗前的HBV DNA水平越高,停药后复发率也越高。治疗1个月后,HBV DNA水平越低,停药后复发率也越低。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复发率与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之前的血清HBV DNA水平、治疗1个月后的HBV DNA水平和血清中HBV DNA的水平下降幅度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壮药依肝达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 1日龄北京雏鸭24只,接种鸭DHBV 7 d后,随机分为依肝达高、低剂量组(相当于10、5.0 g·kg-1生药量)、DHBV组和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各组均ig给药,bid,共10 d。采用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第0、5、10日及停药后3 d血清中DHBV-DNA的表达。结果高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5、10日,低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10日,显著抑制感染鸭血清DHBV-DNA的复制,停药3 d后未见明显反跳。结论依肝达可抑制鸭体内D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壮药依肝达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作用.方法 1日龄北京雏鸭24只,接种鸭DHBV 7 d后,随机分为依肝达高、低剂量组(相当于10、5.0 g·kg-1生药量)、DHBV组和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各组均ig给药,bid,共10 d.采用斑点杂交法观察用药前与用药后第0、5、10日及停药后3d血清中DHBV-DNA的表达.结果 高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5、10日,低剂量依肝达于给药后第10 日,显著抑制感染鸭血清DHBV-DNA的复制,停药3d后未见明显反跳.结论 依肝达可抑制鸭体内D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HBeAg阴性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特征。方法比较HBeAg阳性(119例)和阴性(21例)两组慢性乙型肝炎的HBV DNA载量、HBVM异常持续时间、年龄、ALT及AST水平,探讨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组年龄较阳性组平均高11.2岁(P<0.01);HBeAg阴性组HBVM异常持续时间较阳性组平均长4.1年(P<0.01)。HBeAg阳性组ALT和AST水平较阴性组略有增高。HBeAg阴性组血清HBV DNA载量较阳性组平均低1.86log10copies/ml(P<0.01)。结论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感染HBV时间长、年龄大,血清HBV DNA载量较阳性组低。血清HBV DNA载量的变化影响到每次发病的程度,HBeAg阳性组患者ALT水平及AST水平较阴性组有增高的趋势,发病的轻重与血清HBV DNA载量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HBsAg水平高低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结束后病毒学反弹的关系.方法 45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2~3年结束时,依HBs Ag定量水平分为>250 IU/ml(A)组25例和<250 IU/ml(B)组20例,观察停药后12、24、36和48周HBV DNA定量和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停药时,两组HBV DNA定量均<1000 copies/ml,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停药后48周,A组中15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伴肝功能异常10例;B组中1例出现病毒学反弹,HBV DNA定量升高,无肝功能异常发生(P<0.05).结论 HBsAg水平越低,停药后其病毒学反弹可能性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