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对照回顾性研究,收集稽留流产病例1 945例,同时与1 874例因非意愿妊娠20周内的单活胎要求终止妊娠者(包括妊娠12周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以及妊娠12~20周内因内外科因素不宜妊娠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与稽留流产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及环境等因素在稽留流产中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与1 945例稽留流产发病正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室外职业者(OR=1.777,95%CI=1.538~2.052),初产妇(OR=2.305,95%CI=2.013~2.638),自然流产史(OR=2.359,95%CI=1.703~3.268),贫血(OR=5.498,95%CI=2.243~13.473),乙肝病毒携带者(OR=8.126,95%CI=4.688~14.084);与稽留流产发病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人工流产≥3次(OR=0.726,95%CI=0.573~0.920)。2稽留流产独立因素构成变化显示,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等构成比升高(P0.05),与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有关。结论:室外职业者、初产妇、自然流产病史、贫血和乙肝病毒携带者是稽留流产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及一些未知因素的构成比随稽留流产发病数增加而升高。初步推论:基因、生育史、合并症不能解释稽留流产发病数的升高,而环境因素和一些未知因素可能是稽留流产病例数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20年6月接受子宫颈锥切术后行全子宫切除术的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LEEP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时间间隔分为4组T1<1周(48例)、1周≤T2<2周(30例)、2周≤T3<6周(49例)、T4≥6周(136例)。比较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改变、手术路径(开腹组vs微创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后发热、抗生素使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探索与时间间隔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间隔(P=0.001)、HPV感染(P=0.002)对术后并发症发生存在影响。手术时间间隔T1<1周(OR=3.778,95%CI为1.748~8.166,P=0.001),1周≤T2<2周(OR=5.218,95%CI为2.106~12.925,P<0.001)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宫颈浸润癌患者住院天数对手术时间间隔的选择存在影响。宫颈浸润癌患者不同手术时间间隔生存预后、复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时间间隔应考虑在子宫颈锥切术后6周进行。宫颈浸润癌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需结合患者自身因素以及经过术者的综合评估后选择最佳时机进行个体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初产妇盆腔器官脱垂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就诊于湘潭市妇幼保健院行常规产后检查的单胎足月初产妇共1086例,进行问卷调查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结果产后42d至3个月随访发现:分娩方式对阴道前壁脱垂有影响(P0.05):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前壁脱垂(P0.05,OR=0.063,95%CI 0.031~0.128);试产后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前壁脱垂,(P0.05,OR=0.170,95%CI 0.062~0.469)。分娩方式对阴道后壁脱垂有影响(P0.05):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后壁脱垂(P0.05,OR=0.091,95%CI 0.046~0.181);试产后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阴道后壁脱垂(P0.05,OR=0.371,95%CI 0.175~0.787)。分娩方式(P0.05)、年龄(P=0.042)对子宫脱垂有影响:择期剖宫产者较阴道分娩者更不容易出现子宫脱垂(P0.05,OR=0.385,95%CI 0.294~0.505);年龄越大者越容易出现子宫脱垂(P=0.042,OR=1.039,95%CI 1.001~1.078)。结论初产妇阴道前、后壁脱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娩方式,子宫脱垂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分娩方式及年龄。择期剖宫产、试产后剖宫产相比于阴道分娩,是盆腔器官脱垂的保护因素,年龄为子宫脱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Chen XJ  Song YY  Cai LZ  Du KH  Lin CQ  Su YZ  Yu 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9):677-681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因素对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6月-2009年8月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正常的宫颈癌Ⅰb1~Ⅱa期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存在尿潴留分为尿潴留组和非尿潴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尿动力学检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尿动力学因素对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的影响.结果 72例患者中,21例患者发生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29%.尿潴留组和非尿潴留组患者术后膀胱初感容量分别为(171±61)和(134±39)ml,均高于术前[分别为(126±28)和(119±17)m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膀胱最大容量[分别为(337±66)和(300±66)ml]、顺应性[分别为(31±25)和(29±18)ml/cm H2O(1 cm H2O=0.098 kPa)]、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0±4)和(12±5)ml/s]及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分别为(27±9)和(32±8)cm H2O],均低于术前,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尿潴留组术后的尿动力学改变较非尿潴留组明显(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逼尿肌受损(OR=8.20,95%CI:2.62~25.66,P<0.01)和膀胱感觉缺失(OR=6.90,95%CI:1.95~24.43,P<0.01)与术后尿潴留有明显相关性,而术后低顺应性膀胱(OR=1.99,95%CI:0.70~5.63,P=0.195)、逼尿肌过度活动(OR=2.51,95%CI:0.73~8.67,P=0.144)、膀胱流出道梗阻(OR=3.77,95%CI:0.76~18.57,P=0.104)和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OR=2.67,95%CI:0.49~14.45,P=0.255)与术后尿潴留无明显相关性;逼尿肌过度活动与逼尿肌受损间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OR=7.60,95%CI:1.43~40.39,P=0.017).多因素分析显示,逼尿肌受损(OR=7.01,P<0.01)和膀胱感觉缺失(OR=5.45,P=0.018)是影响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宫颈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尿动力学改变明显,逼尿肌受损与膀胱感觉缺失是影响术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逼尿肌过度活动可能对术后逼尿肌受损具有一定的代偿性保护作用.尿动力学检查对术后尿潴留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年8月~2015年8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妇科门诊的237例重度VVC患者及同期490例轻中度VV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OR=0.658,95%CI为0.481~0.899,P=0.009)、已婚(OR=0.560,95%CI为0.394~0.794,P=0.001)、采用自然避孕法避孕(OR=0.588,95%CI为0.359~0.965,P=0.036)、有妊娠史(OR=0.565,95%CI为0.411~0.777,P=0.000)、有阴道分娩史(OR=0.557,95%CI为0.371~0.835,P=0.005)是重度VVC的保护因素。白假丝酵母菌感染(OR=5.678,95%CI为2.180~14.789,P=0.000)是重度VVC的危险因素。对食物、药物或花草过敏(OR=1.713,95%CI为0.982~2.988,P=0.058)是重度VVC的可疑危险因素。(2)多因素分析显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OR=4.593,95%CI为1.700~12.414,P=0.003)以及对药物、食物或花草过敏(OR=2.172,95%CI为1.059~4.458,P=0.034)是重度VV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白假丝酵母菌感染以及对药物、食物或花草过敏是重度VV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651例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植入孕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39.6%(258/6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产前阴道出血次数、终止妊娠孕周、胎盘植入类型、未规律产前检查、合并内科疾病和合并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OR=2.248,95%CI:1.590~3.177,P=0.000)、合并内科疾病(OR=1.604,95%CI:1.080~2.384,P=0.019)和合并前置胎盘(OR=1.877,95%CI:1.204~2.925,P=0.005)是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胎盘植入孕产妇发生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次数、合并内科疾病及前置胎盘。  相似文献   

7.
戴佳旸  郭璐  王圆圆  孔祥   《实用妇产科杂志》2023,39(10):780-786
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报告CSD发生率或危险因素的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6.0和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涉及5个国家6401例产妇,其中CSD患者17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CSD整体发生率、术后6个月内发生率、6个月及以上发生率分别为32%(95%CI 0.23~0.41)、33%(95%CI 0.25~0.42)、22%(95%CI 0.12~0.32),剖宫产次数增加(OR 3.65,95%CI 2.57~5.17)、产程延长(OR 1.73,95%CI 1.14~2.62)、胎膜早破(OR 2.93,95%CI 2.10~4.10)、子宫后位(OR 5.48,95%CI 3.05~9.84)、贫血(OR 3.32,95%CI 2.01~5.49)、胎数增加(OR 2.31,95%CI 1.09~4.92)、围产期感染(OR 15.96,95%CI 6.55~38.88)、子宫单层缝合(OR 18.5,95%CI 1.84~185.70)是剖宫产术后CS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CSD发生率较高,现有证据表明,剖宫产次数增加、产程延长、胎膜早破、子宫后位、贫血、胎数增加、围产期感染、子宫单层缝合均可能增加剖宫产术后CSD患病风险,医务人员应当更加重视易患CSD产妇的产后随访及治疗,早发现,早治疗,保障孕龄期妇女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与微小浸润癌患者行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因宫颈HSIL或微小浸润癌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再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绝经状态、产次、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种类、锥切方式、病变级别、病变是否累及腺体、病变范围、切缘状态等因素与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相关性。结果:122例患者中30.3%(37/122)在切除的子宫标本中发现病变残留。单因素分析显示:多重HR-HPV感染(χ~2=10.669,P=0.001)、微小浸润癌(χ~2=6.052,P=0.014)、切缘阳性(χ~2=15.006,P=0.000)与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多重HR-HPV感染(OR=4.282,95%CI 1.674~10.949,P=0.002)和切缘阳性(OR=4.505,95%CI 1.823~11.138,P=0.001)是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重HR-HPV感染和切缘阳性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风险高,应加强管理,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病变残留。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C)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PALN)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59例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PALN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肌层浸润(OR=2.094,95%CI为1.173~4.095,P=0.046)、分化程度(OR=6.662,95%CI为3.864~10.164,P0.001)及髂外淋巴结转移(OR=5.428,95%CI为2.759~8.854,P0.001)是子宫内膜癌P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应重视肌层浸润、分化程度及髂外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以对PALN转移进行合理评估。  相似文献   

10.
围生期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围生期子宫切除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围生期子宫切除占分娩总数的0.33%,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66例(94.3%),阴道分娩4例(5.7%)。子宫次全切除术53例,全子宫切除术17例。围生期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47.1%)、宫缩乏力(22.9%)、子宫切口感染(12.9%)。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873.432)、胎盘植入(OR=96.258)、前置胎盘(OR=75.293)、剖宫产史(OR=17.587)、子宫切口感染(OR=3.906)、胎盘早剥(OR=2.857)是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围生期子宫切除术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把握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时机,可以有效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