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提高硬膜外镇痛产妇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在中山市三乡医院分娩的产妇172例为观察对象。两组均给予常规硬膜外镇痛,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产程及产后出血情况,助产及围生儿缺氧情况及两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是98.8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6 %;观察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产程活跃期及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助产及围生儿缺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升硬膜外镇痛产妇的护理质量,还可改善产妇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收治的8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产后2 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门冬胰岛素与地特胰岛素联合治疗,会明显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母婴结局,降低围生儿各项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产后2 h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产妇产后出血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预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2020年9月本院产科接收待产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抽号分为对照组(n=150)和观察组(n=150),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并对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方式,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缩短自然分娩产程时间,且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构建,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产妇围产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86例产妇根据其床位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观察2组产妇的临床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与产钳助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量、子宫恢复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明显减少,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增高,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在产妇围产期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产妇顺产,减少产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将4 546例无痛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 2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结果: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min和5min时的新生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缩短无痛分娩产妇产程,减少其产后出血,提高新生儿评分,确保母婴安全,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对产妇第一产程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3例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进行镇痛,对照组采用呼吸镇痛法镇痛,观察2组产妇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刺联合耳穴压豆能增加产妇第一产程的镇痛效果,缩短产程,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医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诊的自由体位分娩产妇90人进行研究,按照诊序奇偶号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和产妇对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对护理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用于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缓解产妇疼痛,提高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对产妇分娩的影响进行分析,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常山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90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与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出血量、下肢麻木疼痛、新生儿窒息等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的产妇第一、二产程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模式对产妇分娩产生着较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在临床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促进产程进展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于中山市坦背医院产科分娩的1000例正常足月头位初产妇临床资料,依产程中用药方案不同分2组,按是否使用间苯三酚分2组,各组500例,观察组于产程中宫口开大3 cm时静注间苯三酚,对照组不予处理,对比两组间宫颈扩张情况、分娩情况、产后出血及围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比对照组明显快(P0.05),用药-宫口开全时间即活跃期比对照组短(P0.05);阴道分娩率87%高于对照组70.40%(P0.05),两组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注药后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间苯三酚可加快产程进展,促进阴道分娩,不增加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未见母婴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在提高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名孕妇,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各42名,观察组予围产期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分别为(8.4±1.3)h、(142.7±30.2)m L,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分娩前和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过程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260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两组的临床护理结局进行评估,包括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后抑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抑郁的发生,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应用于临产产妇的产程分娩及对产后出血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84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最终阴道分娩率为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P0.05);观察组总产程为(7.81±3.37)h,时间短于对照组的(9.08±4.32)h(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78.4±85.5)m 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31.5±94.8)m L(P0.05)。讨论:针对临产产妇的产程分娩以及产后出血,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应用全程人性化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产妇实施分娩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24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620例。采用常规分娩模式对对照组产妇实施干预,采用全程人性化导乐分娩模式对观察组产妇实施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分娩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产程时间、中转剖宫产情况、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对分娩过程中临床干预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 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例数和分娩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全程人性化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实施分娩干预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联合产时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入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轮班制助产护理,且不应用体位管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护理,并应用产时体位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1.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9)分(P0.05);结论:将责任制护理与产时体位管理进行结合,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实现了护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初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分娩方式与结局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18例足月、单胎、头位且无剖宫产适应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0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产科护理新模式。观察干预前后2组产妇不良情绪的变化、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减低,而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为9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72%(76/109);观察组阴道分娩者产妇各产程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产后2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采用护理新模式,可明显消除其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阴道分娩率并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在产房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导乐陪伴分娩护理,观察两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变化.结果:观察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泌乳功能和母乳喂养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护理改善初产妇妊娠结局,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提高母乳喂养自信心和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自由体位分娩在产科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920例住院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0例,对照组行常规体位分娩,观察组采取自由体位分娩,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8%(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裂伤、会阴Ⅲ度裂伤及产后出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吸入综合症颅内出血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分娩开展自由体位指导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化分娩管理对产妇产程的影响,以更好地开展分娩管理,保证母婴安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医院产科接诊的10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围产期采用的护理方式分组,对照组5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行家庭化分娩管理,观察两组干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为(6.21±2.12)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55±2.47)h(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8%(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疼痛率为4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41%(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家庭化分娩管理,可缩短产程,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对改善妊娠结局、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根据产妇的舒适度来选择自由体位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个产程和总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婴结局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疼痛、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等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能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产房护理风险,并探讨前馈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9月医院产房的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产房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前馈控制。记录焦虑自评表分值、总产程用时、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5min阿氏评分、顺转剖发生率、会阴侧切发生率、产后2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评分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顺转剖发生率、会阴侧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用时短,产后2h出血量较对照组低。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两组产妇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房护理中护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产妇负面情绪、产房工作环境等为主要潜在风险因素,采用前馈控制法能有效减轻风险对产妇心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