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翔 《右江医学》2003,31(4):379-381
今年春季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in fectiousatypicalpneumonia)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 2 0 0 3年 3月 15日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 ,SARS) ,并且认为它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novelcoron avirus)亚型变种引起 ,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 ,发病有家庭和医院聚集传播的现象。由于本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是完全不同于经典的非典型肺炎的一种新出现的传染病 ,2 0 0 3年 4月 8日我国卫生部下文将本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范畴[1] 。本文从宏观 (流行病学 )…  相似文献   

2.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发热、皮肤分批出现斑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较多。任何年龄皆可感染,以幼儿和学龄儿童发病居多。近2年来我镇水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因此,开展  相似文献   

3.
周同  李晓  邓伟吾  郑宁  陆志檬  陈楠 《上海医学》2003,26(5):299-300
自 2 0 0 2年 1 1月中旬开始 ,我国广东省等局部地区出现了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 ,胸部X线表现以肺部渗出性炎症病变为主 ,部分患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至2 0 0 3年 2月底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将该疾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 ratorysyndrome,SARS) [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截止 2 0 0 3年 4月 3 0日 ,SARS发病已累及 2 9个国家和地区 ,北京、山西、内蒙古、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及泰国、加拿大和美国等 ,均相继出现这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目前SARS的病原体已基本…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 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 ,简称SARS) ,是一种主要以近距离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1]、临床主要表现为肺炎的呼吸道传染病。我国于 2 0 0 2年 11月 16日在广东省首先发现。现已证实 :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是引起本次SARS流行的病原体[2 ]。SARS疑似病例是根据卫生厅关于“SARS临床诊断标准” ,相对于SARS临床诊断病例的一种诊断 ,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类似于临床诊断病例 ,根据疾病演变特点 ,很有可能会转成临床诊断病例。本病是新发传染病 ,护理方…  相似文献   

5.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病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死率。我们对收治的SARS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为 2 0 0 3年 5月 10日至 6月 13日北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主要为淋病双球菌感染 ,是一种传染性极强 ,破坏性很大的超急性化脓性结膜炎[1 ,2 ] 。新生儿则通过患有淋菌性阴道炎的母体产道分泌物直接传染。一般在出生后 2 d~ 3d内发病 ,短者可在产后数小时。双眼常同时受累 ,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痛、流泪畏光、充血水肿 ,有大量分泌物 ,初为浆液性 ,不久转为脓性。炎症累及角膜时可出现角膜浸润、混浊、严重者出现溃疡、穿孔、易导致失明、新生儿败血症等。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2 0 0 3年元月至 2 0 0 4年元月收治的 2 6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  相似文献   

7.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6岁为易感人群,多在冬春季流行.主要临床特征是全身症状轻微和分批出现的皮肤牯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本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急性发疹性疾病,部分患儿可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继发性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因此应积极治疗以缩短病程及并发症.本科近年来应用阿昔洛韦和中药银翘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水痘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 2 0 0 2年 11月 16日广东佛山出现第 1例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 ,到 2 0 0 3年 6月 2 4日WHO宣布摘掉北京SARS疫区帽子 ,SARS在地球上肆虐了 2 2 1d。SARS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蔓延 ,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 ,并导致 80 0 0多人染病[1] 。SARS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 ,临床表现为肺炎 ,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感染现象 ,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潜伏期一般为 2~ 7d。据了解 ,SARS在潜伏期已具传染性 ,病毒在无生命物体上存活时间可达 4 8h ,这就…  相似文献   

9.
非典型性肺炎是指由细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与胸部X线表现不一致的一类肺炎[1 ] ,现已证实它是由新的变异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 - 4 ] 。该病传染性强、病程进程迅速、病死率较高。该病自 2 0 0 2年 1 1月发生以来 ,在短短的 6个月内 ,报告疫情的国家和地区已多达 3 0多个。防止“非典”、控制“非典”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卫生工作的首要任务。1 .非典型性肺炎回顾1 .1“非典”与SARS2 0 0 2年 1 1月中旬在我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 :起病急骤 ;以发热为首发症…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V)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出现嗜异凝集素及EBV特异性抗体等。本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03~2006年收治的30例IM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简称EBV)感染引起的一种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出现为大量异常淋巴细胞,血清出现嗜异凝集素及EBV特异性抗体等。本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科2003-2006年收治的30例IM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是一种由变异的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自 2 0 0 2年 1 1月中旬发现首例SARS患者以来 ,至今全世界已有 3 2个国家及地区发现SARS患者。截至 5月 8日全球累计SARS患者共 690 3例 ,其中死亡 495例 ,累计病死率为7.1 7% ;我国内地累计 4698例确诊病例 ,死亡 2 2 4例 ,病死率为 4.77%。SARS具有传染性强、传播迅速、聚集发病、病情进展快、治疗困难及病死率较高等特点[1,2 ] 。为引起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2 0 0 3年 3月 1 2日向全球发出SARS警报[3 ] 。一、…  相似文献   

13.
张青  张朝明 《四川医学》2003,24(11):1205-1207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 drome,SARS)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是由世界卫生组织 (WHO)命名的一种严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 2 0 0 2年 11月广东省报告首例以来 ,至今已在世界 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 ,总感染人数已超过 80 0 0例。该病具有起病急 ,传播快 ,人群易感和病死率较高等特点 ,是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2 0 0 3年 3月12日 ,WHO向全球发出了近 10年来第一次健康警报[1] ,并于 3月 17日成立了由全球 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家实验室共同参与组织的SARS国际研究网络。 4月16日 ,WHO宣布 ,…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与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又称为“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是由新型变异的冠状病毒 (SARS CoV )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肺部感染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新型传染病 ,是一种新的、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SARS已成为 2 1世纪严重威胁全球尤其是我国人民健康的新发传染病 ,使全人类面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据统计 ,自 2 0 0 3年 1月广东省首先报告SARS以来 ,截止 2 0 0 3年 8月 9日 ,疫情已波及全球 3 2个国家或地区 ,WHO报道全球SARS临床诊断病例已达 842 2例 ,累计死亡 916例。其中我国内地共有 2 5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确诊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3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 2 0 0 2年 1 1月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发现 ,并迅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临床症状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 ,世界卫生组织 (WHO)于 2 0 0 3年 3月 1 5日将其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 ,WHO认为 ,该病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我国将该病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并依法将其列为新的烈性传染病[1 ] 。SARS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接触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肺炎 ,在家庭和医院有显著聚集现象 ,且传染性强、病情较重、进展快、危害大。为了加强我省SARS的防治工…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所致的一种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临床上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加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其特征。但因其临床表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容易造成误诊、漏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确诊率,本文收集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3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 M)是一种急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呈自限性。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和肝脾肿大为主要特征。目前,发病高峰年龄后移到15-30岁。因本病急缓不一、轻重差异极大,为减少误诊,了解近年来本病在我地区的发病情况,我们对我院1999-2005年收治的36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SARS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或密切接触等途径迅速传播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作者主要是对 2 0 0 3年初在中国流行的SARS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模式以及流行特征等方面的初步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肝炎巳往被称为卡他性黄疸,是由病毒引起的具有黄疸及发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因为本病常有各种不同程度的黄疸症狀,因而长久以来和伴有黄疸的钩端螺旋体病(魏耳氏病)混淆不清,有一个时期竟被称为包特金—魏耳氏病。1888年包特金氏首次认为它是一种急性的传染性疾病,因此本病又名包特金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