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一、婴幼儿腹泻液体疗法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轻型的婴幼儿体液紊乱不大,重型的则常见有脱水、低血钾和其他电解质如钙的缺乏。针情况,必须进行补液加以纠正,使机体常功能。  相似文献   

2.
小儿脱水以急性脱水为常见。脱水是由于一些病理因素导致体液量、主要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儿科常见的急症如腹泻、呕吐等均可引小儿脱水。体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体液的生理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在讨论本课题之前,必须对小儿体液平衡特点有明确的认识:①小儿休液所占体重比例较成人为高,其中主要是间质液,而血浆与细胞内液的比例与成人相仿;②水交换快,不显性失水量相对较成人为大;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如肺、肾  相似文献   

4.
奶幼儿体液调节机能,特别是肾功能发育不成熟,暑热时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作者就夏季小儿水电解质代谢探讨如下: 1.小儿的体液生理特点:小儿容易发生体液代谢紊乱,这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小儿体液生理特殊性而决定的:新生儿水分占体重的80%,从乳婴期到成人水分比例减少20%以上,婴儿每天水分出入量,每公斤体重是成人的二倍以上。水分摄入量如受暑热,感染等刺激则容易减少,婴幼儿肾功能发育不成熟。尿最大渗透压仅为成人的50%,约1.5~2岁后才能达到成人值。2.夏季小儿水电解质代谢:夏季的高温环境,对小儿的水电解质代谢的影响很大:1.水分丧失的增加,由呼吸增加的水分在基础状态下只不过占不显性失水的1/3,但暑热时显著增多。有人报告:暑热环境下为基础状态的4倍。当外界温度大于34℃时,全身大部分散热都以皮肤的蒸发方式进行。也有人报告,暑热时,腹泻婴儿,由于多汗而丧失的水分,平均为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科的几个常见问题新生儿围手术期的液体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期多种外科疾病可以造成病儿入量不足或体液丢失过多.常因消化道梗阻、全身或腹腔脏器炎症致呕吐、腹泻而发生体液紊乱、水和电解质失衡.情况复杂,性质多样.除罕见的新生儿烧伤需要特殊补液外,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液体疗法是在围手术期进行的.为进行较正确的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必须依靠详细的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及脱水的性质和程度.  相似文献   

6.
一、体液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细胞的内环境,保持内环境平衡很重要。在临床上小儿脱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比成人要多几倍,其原因是:1.体液的成分和分布不同。年龄越小体液总量越多,如成人液体占体重的60%,而婴儿占70%~80%。2.小儿代谢水平较高,需水量大。如成人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35毫升,婴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83年5~9月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葡萄糖——电解质液(简称ORS)鼻饲重型小儿急性肠炎28例,纠正脱水酸中毒,均在短期内痊愈出院,效果显著,现将临床观察的结果报道如下。病例选择我们选择本院儿科收住院的急性肠炎伴中度以上脱水酸中毒的小儿28例,绝大多数都是频繁吐泻,大便呈绿色稀水样或蛋花汤样,每天10次以  相似文献   

8.
水和电解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容易受疾病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引起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水和电解质紊乱是儿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讲座包括下列部分: 一、小儿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二、小儿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表现如脱水、酸中毒和低血钾等。三、常用溶液的规格及配制。四、儿科几种常见病及新生儿时期的液体疗法。  相似文献   

9.
一、脱水所谓脱水,就是机体损失了水分与电解质。凡水与电解质排出增加或进入不足,均可导致脱水。儿科中,常见于呕吐、腹泻、饮食减少、高热、多汗、烫伤、胃肠引流等情况。脱水的临床表现为较快的体重下降,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10.
正小儿汗证指小儿在安静状态下,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1]。北宋儿科大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列23则医案,却专门将汗证列为一则,论述导致小儿汗证的3种不同病机[2],由此可见多见及多变。现代研究表明汗液中含有钠、钾等电解质,长期汗出过多、大汗淋漓,可使小儿体液中电解质紊乱,营养物质消耗,导致  相似文献   

11.
小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 ,治疗不当 ,轻则脱水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重者长期腹泻可致营养不良。我院应用回春生治疗小儿急性腹泻 130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我院 1997年 6月~ 1998年 6月儿科门诊或病房的患儿共 2 6 0例 ,急性起病 ,病程为 3~  相似文献   

12.
腹泻时由于吐泻丧失体液和摄入量不足,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缺乏和酸中毒。脱水1.脱水程度:即发病后累积的体液损失量。可根据发病前后体重的差数判定,或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估计。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50毫升/公斤)。患儿精神稍差,常烦躁不安。皮肤稍干燥,弹  相似文献   

13.
1. 没有条件查血电解质,就无法判断脱水的性质吗? 脱水是指体液总量的减少。脱水时,水和电解质均有丢失。正确地判断脱水的性质和程度,是补液纠正脱水的先决条件。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通过查血电解质浓度来判断脱水的性质,但在基层医院及农村诊所,尚没有条件查血电解质,因此有人说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判断脱水的性质。其实不然,实际上,患儿的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期多种外科疾病可以造成病儿入量不足或体液丢失过多。常因消化道梗阻、全身或腹腔脏器炎症致呕吐、腹泻而发生体液紊乱、水和电解质失衡。情况复杂,性质多样。除罕见的新生儿烧伤需要特殊补液外,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液体疗法是在围手术期进行的。为进行较正确的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必须依靠详细的病史、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诊断及脱水的性质和程度。1 新生儿围手术期代谢特点 新生儿的各项生理功能在产后发生显著改变,包括心肺功能调整、细胞内外体液的转移、肾脏调节、经肺和皮肤的不显性水分丢失…  相似文献   

15.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其临床表现为大便外观成黄绿色或蛋花汤样稀水便,排便次数增加,严重的可因脱水、电解质丢失引起酸碱失衡、循环障碍并出现嗜睡及昏迷。我们对29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采用穴位注射疗法,收到很好的疗效,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6.
小儿烧伤的发病率较高,我所自1958年收治烧伤患者以来,小儿烧伤占38.6%。小儿机体对疼痛、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或感染等所引起的反应较成人迅速而严重,故小儿面颈部5%或肢体部10%面积的烧伤就可以发生休克。因此小儿烧伤不论从其发病数字上或就其严重性来看,都是值得在预防、治疗及护理方面引起重视的。小儿烧伤多发生在2—5岁。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刚开始独立活动,自制能力不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尚未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动作不够准确和协调,并且  相似文献   

17.
体液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体液的相对恒定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小儿新东代谢旺盛,年龄愈小热量需要相对愈高,水的需要也愈多,但发育尚不够成熟,一旦受环境因素和疾病的影响,极易发生水和电解质紊乱,因此,正确及时地小儿输液是治疗小儿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儿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小儿输液的有关问题,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均有水和电解质的丢失,所不同的是丢失量的多少而已。严重者尚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必须及时补充丢失的液体和电解质,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有时原发病的治疗很简单,预后良好,但由于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发生了生命危险。轻度脱水一般无需静脉输液,经口补充合理的液体即可。中、重度脱水,特别是伴有呕吐,或经口补液难以保持水分的排出及摄入平衡时,应静脉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外科补液常见失误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外科补液常见失误及防范 1.1不判断脱水的性质而盲目输液 外科医生对于休克往往要比脱水重视得多,殊不知大多数休克是由体液丢失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所致。由于丢失的体液中所含电解质多寡的不同,脱水有等渗、低渗和高渗之分,其中,等渗和低渗脱水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20.
秋季腹泻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疾病。集中发生在八月中旬至十一月中旬,以九月份为高峰期。临床表现,起病较急,以水泻为主,杂有少量粘液,不腥臭,常伴呕吐,初起可见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流涕、全身不适等,由于腹泻次数较频,水泻量多,可导致脱水,口渴及烦躁等症。中医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小儿秋季腹泻”已有不少认识,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兹就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