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陈玉林  黄涛 《重庆医学》2005,34(2):266-267
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是眼科门诊常见病,由于倒睫刺激角膜,引起患者畏光、流泪,角膜上皮脱落、感染、角膜血管翳形成,影响视力.传统手术方法采用切除下睑部分皮肤及眼轮匝肌缩短,使内翻的睑缘恢复到正常位置.我院近几年采用眼轮匝肌转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倒睫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眼轮匝肌转位睑缘增宽术治疗老年性上睑内翻和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30例40只眼老年性上睑内翻和倒睫均施行眼轮匝肌转位睑缘增宽术,其中5例曾行睑板楔形切除术(HOTZ)术后复发,17例患者长期自行拔出眼睫毛以减轻症状,导致睫毛乱生,乱睫现象较重,5例有双行睫并发倒睫,3例为睑裂狭窄综合征并倒睫。结果本组30例40只眼一次矫正成功,术后上睑、睫毛位置恢复正常,睫毛未刺激眼球,无欠矫、过矫现象。术后1周内,角膜结膜炎症逐渐减轻,角膜刺激症状消失,角膜上皮脱落者完全恢复,角膜透明度改善,患者视力得到提高。随访2年,未发现复发的病例,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眼轮匝肌转位睑缘增宽术是治疗老年性上睑内翻和倒睫的一种新的有效术式,适用于多种致病原因的老年性上睑内翻和倒睫,充分利用眼睑的组织解剖结构,通过眼轮匝肌转位充填睑缘使睑缘增宽,改变睫毛方向,使内卷的睫毛离开眼球表面,从而达到矫正目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上睑内翻倒睫是由于沙眼致睑结膜及睑板瘢痕性收缩所致,临床上往往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方法虽矫治了内翻倒睫,但术后欠美感.笔者从2001年6月至2002年12月用眼睑松弛整复术加灰线切开术治疗上睑内翻倒睫21例36眼,既矫正了倒睫,又使其形成自然的双重睑,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海梅  黄敏  林雨 《微创医学》2013,8(1):117-118
上睑内翻倒睫好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以往手术方式多为在睑缘上约2 mm处作睑板锲切除或切断,缝合后改变上睑缘垂直方向角度,从而改变睫毛的方向以解决内翻倒睫问题.但这种术式会切断部分睑板腺导管,导致术后部分病人因分泌脂质不足而出现眼干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利用睑缘区皮肤垂直方向缩紧改变睑缘及睫毛的方向治疗上睑内翻倒睫,具有手术简单、无并发眼干问题等优点[1].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对21例36眼进行治疗观察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上睑内翻倒睫行睑板楔形切除并重睑形成术同时解决疾病及美容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8例上睑内翻倒睫的患者行睑板楔形切除并重睑形成术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除少数病人重睑宽窄不对称外,其余均较满意,既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达到了预期的美容效果。结论睑板楔形切除并重睑形成术在治疗上睑内翻倒睫上既达到了治疗疾病的目的又达到了美容效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上睑内翻倒睫矫正并重睑成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采用双重睑术式治疗各种类型上睑内翻倒睫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双重睑术联合上睑内翻矫正术治疗各种类型的睑内翻倒睫330例(640眼).结果:术后满意占94.85%,良好占4.24%,较差占0.91%.结论:改良双重睑术用于各种类型的上睑内翻倒睫,既能治疗眼病,矫正上睑内翻倒睫,又能达到美容双重睑手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睑缘灰线切开联合缝线压管术对复发性上睑内翻倒睫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05~2012-09间因术后复发性上睑内翻倒睫而来我科就诊的患者(共5例6只眼),均行睑缘灰线切开联合缝线压管术治疗矫正。结果随访1~3年,所有患者术后倒睫矫正效果满意,无复发,眼部较术前无新增不适。结论对于已行过睑板部分切除术矫正倒睫的患者复发时,选择睑缘灰线切开联合缝线压管术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眼睑前层错位术矫正非内翻性倒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眼睑前层错位术矫正非内翻性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2只眼)的眼睑非内翻性倒睫患者施行经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观察术后眼睑和睫毛的位置、形态。结果术后随访4~12月,所有患眼倒睫消失,睑缘平行贴附眼球,由倒睫导致的眼刺激症状消失。结论经改良的眼睑前层错位术可有效治疗非内翻性倒睫患眼。  相似文献   

9.
对36例上睑内翻倒睫的患者施行倒睫矫正术的同时,进行双重睑成形术,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72眼;男8例,女28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38岁;内翻倒睫轻度42眼,中度30眼.  相似文献   

10.
沙眼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致盲的重要原因。沙眼的严重性在于它的并发症,特别是眼睑内翻倒睫,睫毛触及眼球,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混浊、角膜溃疡,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严重者则丧失视力。所以积极开展沙眼防治工作,矫正内翻倒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矫正眼睑内翻倒睫的方法是内翻矫正术。这是一种经常作的外眼手术,临床上不难掌握。但是在术后追踪检查中,或下乡巡迥医疗时发现一些患者在术后不久内翻倒睫又复发了。问  相似文献   

11.
治疗下睑内翻倒睫16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新疆医学》2008,38(5):82-83
下睑内翻倒睫就是下眼睑的睫毛倒向角膜并摩擦角膜,引起患眼磨痛、怕光、流泪、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剥脱,出现角膜混浊、角膜溃疡、角膜上长新生血管等一系列表现.该病在各年龄段无均有发生,以老人、儿童多见.  相似文献   

12.
患者38例、4 5眼,双眼7例,男2 5例,女13例,4 9~80岁。睑缘增厚2 2例,变薄16例,上睑39眼,下睑6眼,10例合并睑内翻,4例上睑2处倒睫,均长期靠拔睫毛治疗倒睫和乱睫。睫毛接触角膜,裂隙灯下可见角膜点片状的荧光素染色,片状的疤痕浑浊,患者有疼痛、羞明、流泪、异物感。手术方法为术眼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用2 %利多卡因加0 .1%肾上腺素少许,浸润麻醉倒睫部位皮肤。自灰线切开睑缘,分成前、后两叶,深2mm。用1号线双线从倒睫皮肤2mm处进针达睑缘切口,再从切口的另一边进针达皮肤2mm处出针,进针和出针的宽度稍宽于倒睫的宽度,将线嵌入切口,撑开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重睑术设计切口线,切开皮肤后于眼轮匝肌下分离至眉上2cm,在上睑眉弓皮肤下与骨膜之间制作2cm宽向下滑动的额肌瓣,将额肌瓣和上睑睑板缝合固定,上提上睑。结果:29例34眼中29眼一次手术成功,无一例继发感染及上睑内翻等并发症。3眼倒睫,2眼欠矫。随访3月-7年,眼睑位置正常,弧形美观、自然。结论:额肌瓣悬吊术矫正上睑下垂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过去采用“五针一线”手术矫正法治疗内翻倒睫,虽然效果良好,但因术后需包眼一周,缝线及拆线,对双眼患者影响生产及生活。于是,我们学习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教研室创造的切烙术,为避免术后出血,我们将切断睑板改为切开灰线的切烙法。在高要县巡回医疗中共治疗内翻倒睫488眼,未发现1例术后出血,并在手术后半年,对可能复查的203眼进行复查,矫正效果良好(见表1、2),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相似文献   

15.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层透明薄膜,直接与外界接触,常因异物等损伤以及沙眼及其并发症、眼内翻倒睫等剌伤角膜,细菌、病毒或真菌剩机而入,引起感染而发生角膜溃疡.此外,如维生素A缺乏、眼睑瘢痕致眼睑闭合不良等均可引起角膜溃疡.角膜发生炎性病变后,患者有明显的刺激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痛,角膜上出现灰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可有睫状体充血或混合充血、视力降低、前房积脓等.  相似文献   

16.
睑内翻是指睑缘内卷,部分或全部睫毛内倒向眼球的一种眼睑位置异常.临床上睑内翻和倒睫经常同时并存.睑内翻是常见的眼睑畸形,多见于老人与婴儿.本病一般易与倒睫并发.近年 以来,我们采用了缩肌折迭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吴阳 《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11):123-124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皮肤逐渐松弛,上睑皮肤逐渐老化,最先出现皱纹,且皮肤松弛的程度逐渐加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松弛下垂,引起睑裂变形变窄,呈现"三角眼,八字眼"形态,重者遮盖视野,影响视力,严重者松弛的上睑压迫睫毛,出现倒睫,导致角膜炎,甚至角膜溃疡[1].严重干扰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新月形切除上眼睑皮肤及部分眼轮匝肌,上睑脂肪下垂者切除部分眶膈脂肪球,并切削增厚睑板,对治疗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弛伴上睑内翻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硬腭黏膜移植修复眼睑后层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腭黏膜移植修复眼睑后层(睑板结膜)缺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接受自体硬腭黏膜移植修复的眼睑后层缺损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17例患者中,男性10例(10眼),女性7例(7眼),年龄21~79岁;眼睑肿瘤切除术后一期修复10例,化学伤后眼睑内翻倒睫2例,外伤后眼睑缺损3例,结膜囊成形术佩戴义眼片后眼睑退缩2例;上睑缺损9例,下睑缺损8例。术后随访检查指标包括眼睑的形态、角膜刺激症状及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上皮等。结果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眼睑形态良好;接受下睑缺损修复者术后无明显不适;接受上睑缺损修复的部分患者术后早期可有眼部充血、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上皮脱落,经局部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结论硬腭黏膜具有完整的黏膜上皮组织及与睑板相似的坚韧度,可有效修复眼睑后层的缺损,且对下睑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退行性下睑内翻是常见的老年性眼睑位置异常.睑内翻继发倒睫,引起眼刺激征和角膜损伤,有可能影响视力.发生睑内翻和睑外翻的本质是力学失衡.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主要是垂直松弛(下睑缩肌断裂)、水平松弛和眼轮匝肌骑跨,迄今其治疗方式超过100种.本文综述退行性下睑内翻的力学失衡机制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明棣 《吉林医学》2012,33(23):5071
目的:探讨下睑眼轮匝肌"8"字缝合固定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的效果。方法:"8"字缝合妥善固定下睑眼轮匝肌,使下睑睑板前面的眼轮匝肌束缩短和拉紧,以加强眼轮匝肌的力量来维持下睑板下部在正常位置,睑板上缘不向内倾,内翻得以修复。结果:本组18例(36眼)均施行下睑缩眼轮匝肌"8"字缝合固定术矫正了下睑内翻,随访6个月以上,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下睑眼轮匝肌"8"字缝合固定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内翻,可提紧下眼睑,并获得眶区年轻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