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了心血管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并且疗效显著.然而,因其风险性高,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对从业医师的专业技术、策略选择、并发症评估和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心血管病介入医师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国内最早独立开展心血管病介入诊疗的医疗机构之一,我科室在心血管病介入医师的培训中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特别是阶梯式培养方法的运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可能指导手术的进行,检测手术操作和位置的精确性。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引起。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中国心血管病(CVD)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患者达到1100万人。目前,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3种,其中介入治疗是急性冠心病的常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爱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63-2363
目的:总结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件分析我院收治299例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资料.结果:经有效的心理护理、一般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患者并发症减少,康复情况较好.结论: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工作中,应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降低并发症,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新形势下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要点。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76例心血管病介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于各个阶段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并介入治疗患者对于手术各个阶段的知识掌握度得到明显提高、对比健康教育之前的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配合度也明显提高,对比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讲解新型的健康理念以及疾病专科知识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治疗的配合情况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学术征集     
《天津医药》2011,(5):416
天津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TJCIF2011)将于2011年8月19日—21日在万丽天津宾馆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参加。论坛关注心血管领域的最新发展,主要议题涉及: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CTO病变的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7.
巴黎当地时间5月20日11时的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2011(EuroPCR2011)全体大会上,伴随着会场上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授高润霖院士举起了本年度"Ethica Award"奖杯。此奖项设立于2001年,以在1977年开展全球首例PTCA的"介入心脏病学之父"安德烈亚斯·格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等优点,已成为临床必不可少,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迷走神经反射在介入治疗过程中是一种少见且危险的并发症,注重围手术期的临床监护,掌握迷走神经反射的临床表现,依据应急预案以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导致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发生原因,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2年近4年来在我院行心血管介入治疗术的6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分析出现急性低血压症状的临床特点,总结发病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结果 600例患者发生急性低血压者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后,血压、心率以及全身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导致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并不常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急性并发症。做到及早发现病因并及早处理是正确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由东南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一届心脏血运最建睡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进展研讨会”在卉城南京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1.
学术征集     
《天津医药》2011,(6):538
天津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TJCIF2011)将于2011年8月19日-21日在万丽天津宾馆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参加。论坛关注心血管领域的最新发展,主要议题涉  相似文献   

12.
学术征集     
《天津医药》2011,(4):356
天津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论坛(TJCIF2011)将于2011年8月19日~21日在万丽天津宾馆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心血管介入专家参加。论坛关注心血管领域的最新发展,主要议题涉  相似文献   

13.
他汀类调脂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病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研究热点不断涌现、干细胞移植、基因疗法等虽然尚未成熟。但为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等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念。涂层支架、远端保护装置等新器械、新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心血管病学的基础研院也得到很大的重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冠心病、高血压患者人数正继续增加,人口日趋老龄化.心血管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显示,我国居民的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国已有心血管病患者2.9亿。其中患病率增加最快的是冠心病。同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数量也持续增加,2013年时已超过45万例,2014年达到50万例,中国PCI例数已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对于冠心病,目前关注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先心病工作委员会、北京军区总医院和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2008年全国结构性心脏病规范化介入治疗培训班和由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共同主持的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规范化介入治疗》的启动仪式,10月27日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同期举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心血管内科心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改进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介入治疗的906例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每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结果 906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38例,感染率4.19%; 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5.15%、4.25%、3.35%,显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后每年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步降低;38例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上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7.37%,其次依次为泌尿系统(23.69%)、胃肠道(13.16%)、穿刺部位及口腔(均为5.26%);对906例介入治疗手术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比较,发现患者的年龄> 60岁、有长期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史、侵入性操作、介入术程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等因素与介入治疗术后医院感染发生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的年龄偏高、长期吸烟史、合并慢性疾病史等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通过了解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确保医疗安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正>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可能导致与心脏病相关的并发症,而血管迷走性反射(即临床常称的过度迷走反射)是一种较少见但却极度危险的并发症。因此,系统掌握血管迷走性反射的特征,对有效的预防和及时抢救护理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所致的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手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06年来收治的心血管介入治疗患者210例,对其中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共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7例,发病率为3%;患者经及时抢救和科学的护理,在发生低血压5~30min后,心率、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介入治疗所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一般发作突然,进展快速,极具危险性,但如果给予及时抢救和科学的护理,可有效避免低血压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科开展介入治疗以来,大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直接影响介入治疗的疗效,给介入治疗造成困难。因此,我们对需要做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1了解患者的思想状态患者做介入前,先对患者进行有关介入治疗相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己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我院自开展介入治疗以来所有病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特点及冠脉内支架的应用情况,并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操作体会作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