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最常见的胸腰椎椎骨折类型~([1])。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观察了经椎弓根伤椎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与单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12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4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21~59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脊柱椎弓根导航模板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利用逆向工程(RE)原理和快速成型(RP)技术设计一种新的胸腰椎椎弓根定位的方法.方法 取患者CT连续扫描数据集,应用三维重建软件Amira 3.1建立胸腰椎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Imageware 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最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椎体后部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拟合模板和椎弓根孔道成定位模板,将椎体和定位模板通过激光RP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利用建立的定位模板与椎体的后部结构相吻合,通过导航孔进行胸腰椎椎弓根的定位,置入椎弓根螺钉.术后根据X线片和CT扫描评价椎弓根螺钉的位置.结果 建立了制作个体化导航模板的方法,通过RP技术生产出的导航模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适用于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导航定位. 结论 利用RE原理和RP技术为胸腰椎椎弓根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F钉是一种新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为确保进椎准确,术中常采用X线透视或拍片来定位。1998年—2002年11月在不借助X线定位情况下。应用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9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CT测量与椎弓根置钉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6年以来开展Dick钉复位固定胸腰椎骨折20例,其中术前应用CT测量骨折椎体上下相临椎弓根有关指标12例,指导置钉,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男性,年龄22~42岁,平均30岁。T10骨折1例,T12骨折7例,L1骨折2例,L2骨折2例。骨折均为爆裂型,均合并截瘫或神经根损害。12 CT测量及结果 屈曲角测量:CT定位于侧位上,选取骨折椎体上下相临椎弓根轴线作标志线,两线夹角即为屈曲角A。椎弓根夹角测量:在骨折椎体上下两椎弓轴面扫描图像上作左、右椎弓根轴线;其两线夹角为椎弓根夹角,上椎弓根…  相似文献   

5.
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葛新,孙国定,陈是煌我院自1988年到1993年对12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和伴有脊神经损伤的住院病人,采用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器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手术病人中,男9...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置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53例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18~73岁,平均51.2岁.腰椎退变性疾病24例,胸腰椎骨折29例.置钉节段为T8~S1.根据术后CT轴位扫描图像以及患者是否出现椎弓根螺钉相关并发症,将椎弓根螺钉位置分级:0级,螺钉位于椎弓根皮质内;1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但≤2mm;2级,螺钉突破椎弓根骨壁>2mm,但无神经受压等症状;3级,出现螺钉相关并发症.结果: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12枚,平均4.0枚/例.212枚螺钉中,0级175枚(82.5%);1级32枚(15.1%);2级4枚(1.9%);3级1枚(0.5%),患者出现神经受压症状,行翻修术.37枚位置不佳的螺钉中,24枚向内侧切出椎弓根,13枚向外侧切出.结论:胸腰椎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虽置钉位置欠佳率较高,但很少发生2级以上置钉位置不佳者.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加压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并截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弓根螺钉加压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并截瘫广西百色地区医院(533000)杨小平,朱刚劲我科自1993年6月至1994年3月用椎弓根螺钉加压棍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并截瘫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42岁;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胸腰椎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提供相关数据为椎弓根穿钉确定一种新的解剖定位点。方法 测量30具正常成人尸体的干燥胸腰椎标本,80个正常成人胸腰椎X线片及60人胸腰椎CT片(T_(10)~L_5节段)之棘突上缘根部至椎弓根上缘、下缘及中轴线的距离。用5具新鲜尸体做实验室手术模拟。结果 获得了相关解剖学数据,据所得数据设计螺钉入点。实验室80个螺钉全部穿钉成功,并成功临床应用6例。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经椎弓根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剖学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透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方法、操作技术及应用疗效。方法对22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在非透视下植入椎弓根螺钉,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中根据第12肋骨、骶骨或骨折的横突等标志确定椎体次序。结果220例中有1例出现椎体次序定位错误。在880枚螺钉中,有95枚出现偏入椎间隙、在腰椎与椎体终板夹角>5°、超出椎弓根下缘及内缘、超出椎体前缘等失误,无诱发新的神经损伤症状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螺钉植入准确率88·75%。结论掌握精确的椎弓根解剖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术前进行详细的评估,严格按规范操作,无透视监控下椎弓根螺钉的植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带预警装置椎弓根螺锥在胸腰椎手术应用中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的需进行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的胸腰椎疾病3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6例,胸腰椎骨折10例,椎体滑脱4例。在减压解除神经压迫或复位椎体的同时利用带预警装置椎弓根螺锥行椎弓根钉固定。结果共置入160枚螺钉,术中及术后X线片评估椎弓根钉置钉准确度为100%,术后三维影像评估螺钉位置准确率为94.4%,螺钉平均置入时间(4.5±0.7)min/枚,未出现螺钉置入相关的近期并发症。结论在胸腰椎手术中应用带预警装置椎弓根螺锥行椎弓根钉置入,可有效提高置钉的精确性、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放射线的暴露强度。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3月~2004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46例。结果 39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结论 经后路短节段的椎弓根钉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断裂原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下胸椎腰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的原因。方法:有随访资料73例胸腰椎椎骨折脱住术后的病人,,有7例发生8根椎弓根螺钉断,全部集集中在T11-L2。结果:椎弓根螺钉发生断裂的原因;(1)胸腰段是断钉的好发处,与其生理特点有关。(2)椎配根螺钉设计不合理。(3)未按椎弓根矢状位角度置入螺钉。(4)椎间隙撑开过度,加剧螺钉负荷。结论:椎弓根螺钉断裂是综合因素,某单一因素加剧断钉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胸腰椎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提供相关数据为椎弓根穿钉确定一种新的解剖定位点。方法 测量30具正常成人尸体的干燥胸腰椎标本,80个正常成人胸腰椎X线片及60人胸腰椎CT片(T10—L5节段)之棘突上缘根部至椎弓根上缘、下缘及中轴线的距离。用5具新鲜尸体做实验室手术模拟。结果 获得了相关解剖学数据,据所得数据设计螺钉入点。实验室80个螺钉全部穿钉成功,并成功临床应用6例。结论 该研究揭示了棘突与椎弓根的解剖关系,为经椎弓根手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剖学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减压、植骨治疗21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 21例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基本恢复了正常椎体序列、Cobb角及椎体高度.结论 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结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胸腰椎弓根钉定位及植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装置经椎弓根内固定具有短节段和三维固定、便于安装等优点,是近年来国内外在脊柱后路方面开展的新手术。我科自1994年10月-2004年10月应用这项手术对184例胸腰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共置入椎弓根钉780枚,并在手术实践中摸索出一套椎弓根钉的综合定位及植入法,  相似文献   

16.
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在国内已广泛开展。我们自1998年起先后采用Dick、RF及AF等三种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3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对这三种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性2 8例,女性5例。年龄18~6 4岁,平均34.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6例,车祸13例,直接砸伤4例。脊柱损伤部位:T11~L4 段。骨折类型:爆裂骨折2 4例,旋转及侧方脱位6例,分离屈曲型3例。瘫痪情况:完全瘫痪9例,不全瘫痪16例,无神经损伤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4 8h。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的成功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后路切口直视下旋转置入法治疗胸腰椎骨折41例,置钉166枚.结果 16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均获成功,大部分椎弓根螺钉平行了椎体的上下终板,仪有7例椎弓根螺钉与椎体的上下终板轻度成角(5°~10°),符合置钉要求,1例其中1枚螺钉置入位置偏下,术后轻度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四周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更准确可靠,可有效防止硬膜及神经根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I0001-I0008
脊柱前路带锁钢板治疗多节段颈椎骨析1:38经椎弓根植骨结合GSS-Ⅱ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39AF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46例1:41胸腰段经椎弓根脊柱固定置钉的X-CT个性化方案1:42GSSⅢ代后路复位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Ⅰ、Ⅱ度腰椎滑脱1:44下颈椎骨折脱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及其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失误13例.术中误入椎管或穿出椎弓根外壁6例,螺钉断裂3例;定位失误3例;内固定未固定牢固、术后第一次X线片发现松动3例;误诊1例,1枚螺钉断裂,1枚螺钉误入椎管.[结果]2例放弃再次手术.11例接受再次手术治疗,7例去除内固定,其中有1例椎体内断钉未取出,骨折椎体的情况无明显改变,另4例2次手术、重新固定植骨融合.[结论]经椎弓根固定安全路径狭小,术前要认真阅读分析影像资料,术中透视确认,尽量避免2次置钉,可以有效地减少内固定失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腰椎单椎爆裂骨折经后路临椎椎弓根内固定连同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笔者收治36例胸腰椎单椎爆裂骨折经后路椎弓根临椎加伤椎内固定顶压撑开复位。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后凸畸形纠正、伤椎椎体复位满意。远期伤椎椎体高度丢失不明显。获得良好结果。结论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骨折不失为基层医院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