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门下区癌     
声门下区似圆筒形,其下边亦即环状软骨的下缘,其上界为声带游离缘下5毫米处的假想圆圈。在591例声门及声门下癌中,仅5例(1%)原发于声门下区,132例(22%)为声门癌有声门下扩展。原发性声门癌有声门下扩展者,65%为Ⅱ期;35%为Ⅲ期。多经手术治疗,上述Ⅱ期病变及一些Ⅲ期病变,经半喉切除术,效果较满意。Ⅱ、Ⅲ期病变侵入声门下区大干10毫米者,其预后显著变差。T_3病变有声带固定及扩展至声门下者,其存活率亦将减少。  相似文献   

2.
声门癌T_(1a)型(UICC分类)大部分可经放疗冶愈,放疗后多数发声接近正常。但放疗仍有一些缺点,如疗程长、喉干、咽喉炎,偶有严重副作用。且可能出现放射性癌。肿瘤复发即不能再次放疗。而激光疗法的治愈率接近放疗者。为探讨激光治疗后患者的发声功能,作者分析了声门癌31例,均T_(1a)型。男27,女4。年龄42~84岁,平均61.3岁。单纯放疗14例;单纯激光治疗或激光与放疗联用者17例按激光手术去除声带深度分为6度:1度为牯膜固有层的表浅部位的一部分;2度为整个粘膜固有层表浅部位;3度为部分声韧带;4度为整个声留带;5度为部分声带肌;6度为整个声带肌。术后3个月始行发声功能测定。此时  相似文献   

3.
喉前连合为声门的特殊解剖部位,常可发生癌病,在586例声门癌病人中,5例(1%)为纯前连合病变,175例(25%)声带癌以后扩展至前连合。每3例前连合癌,有1例扩展至声门下。前连合纵有血管及淋巴管,但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者甚少(8%)。  相似文献   

4.
早期声门癌保守的喉切除术后局部复发仍是一问题,大组病例报道复发率T_1为2~17%,T_2为4~24%。本文对早期声门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者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便术前更准确的估价和选择手术方法。共416例,年龄24~90岁。均未行颈廓清、放疗、化疗。经喉裂开声带切除术。(包括甲状软骨内侧软骨膜)168例,扩大的声带切除术包括前联合、杓状软骨声突或喉室底、或双侧声带。半喉切除术248例,行标准的额侧或额前半喉切除术。结果,65例局部复发(15.7%),补救治疗局部复发控制者55例(84.6%),总的局部  相似文献   

5.
回顾分析356例未曾治疗的T_1、T_2期声门型喉癌的资料,男34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岁(28~86岁)。所有病人抽烟、饮酒量均非常大。治疗原则:仅累及声带中1/3的T_1期肿瘤,行放疗或声带切除。病人年龄在50岁以下、非嗓音职业者、不能随访者或检查困难者,劝其手术治疗。T_1期肿瘤侵及前联合或杓状软骨时,实施垂直半喉切除术(VPL)或扩大声带切除术,后将此二术式改为次全喉切除术(STL)或额-侧喉切除术(frontal-anterior laryngectomy)。侵及声门旁间隙的T_2期肿瘤行STL。有手术禁忌症或拒绝手术者放疗。无论T_1或T_2期肿瘤,凡能触及颈部淋巴结者均行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不仅要求肿瘤切除彻底 ,而且还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我科 1 996年 6月~ 1 999年 6月应用会厌瓣进行声门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 1 5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5例声门癌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8.6岁。按 UICC(1 987) TNM分期标准 :T1b2例 ,T2 1 1例 ,T32例。均无淋巴结转移与远处转移。病理检查 :均为鳞状细胞癌。1 .2   手术方式垂直或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 1 2例。适应于肿瘤位于单侧声带、喉室或已侵及前联合及对侧声带受侵不超过前 1 /2 ,向下侵犯不超过声门下 1 …  相似文献   

7.
声门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附62例连续切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声门癌的发病特点,生长方式及向外扩展特点,声带固定的意义,术式选择与肿瘤复发率生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62例中,T_1 37例,T_2 9例,T_3 16例。仅1例为T_3N_1M_0,均为喉鳞癌。手术方法:喉全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声带切除术21例,N_1者行同侧颈廓清术。单纯声带切除标本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其余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声门癌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分期有一定关系。临床TNM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率为27.4%,估计过低是对喉骨架侵犯估计不足,过高是对肿瘤周围炎性浸润误为肿瘤范围。Reinke's层、弹力圆锥、声门旁间隙、喉室、甲状软骨都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前联合受侵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8%,复发时间为3个月~8年,复发病例中以T_2为多。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8%,术后3年生存率98.4%,5年生存率95.2%。结论:声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同侧上下扩展多见,晚期才向对侧扩展。前联合腱是肿瘤向对侧声带、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侵犯的通道。声门癌侵及前联合者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声带固定不是喉部分切除禁忌证,而是扩大手术范围的指征。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声门下癌并不常见,约占喉癌的1~8%,声门癌伴有声门下扩展的发生率约占11~22%。声门下癌早期常不出现声嘶,且症状出现前肿瘤早已从声门下区扩展到邻近区域,半数可经弹力圆锥纤维扩展,侵害甲杓肌导致声带固定,出现气急和喘鸣。病理证实喉肌系统和软骨及其周围均受侵犯,并经环甲膜向喉外扩散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作者对1965~1979年15年间的原来分期为T_1N_0-M_0的571例声带鳞癌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复发者再行手术切除的喉器官切片进行研究,计有9例声门下原发性鳞癌误认为T_1声门癌,均为男性,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声嘶,症状持续6周至16个月,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检查显示肿瘤起自声带,未扩展至喉上或喉下。声带活动正常。 7例系在放疗后8个月内癌肿复发,2例分别于27个月及48个月后复发,均未扪及颈部淋巴结;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9.
喉癌的治疗一为维持生命,二为保存喉的发声和吞燕功能。全喉摘除术易造成病人肉体,精神及经济的负担。放疗虽好但疗程长,常并发粘膜炎及咽喉痛,且少数人发生放疗后组织坏死而作全喉摘除。为克服以上缺点,著者试用激光治疗。自1980年6月至1984年3月对48例喉鳞癌中的声门上癌T_12例,T_2例;声门癌T_17例,T_25例,T_31例,共17例用激光治疗。治疗后不满3个月的2例未计入本报告。治疗方法:用CO_2激光在喉直达镜下行显微手术,使光束射在肿瘤或沿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上发挥其蒸发作用。激光输出量10~15W,一次照射200ms。照射前者作病理检查。病例分三组,第一组单用激光治疗,有声门癌T_(1a)4例,T_(1b)1例。除去声带的肿物,有的深达其下方的肌层。第二组先用激光照射缩小肿瘤后行放疗。计声门上癌T_(1a)2例,声门癌T_(1a)2例,本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道的各种各样的喉成形方法,保存呼吸道及发声功能不总是成功的。本文介绍了对侵犯前连合的声门癌行喉部分切除术后用鼻中隔复合移植物重建获得成功。病例选择:(1)双侧声带活动或轻微活动受限者(T_1或T_2)。(2)癌未扩展至杓状软骨(超过声突)。(3)声门下扩展很少。对每例患者事前行直接和间接喉镜检查、喉断层摄影、喉动描记器检查及活检,确定肿瘤部位及范围。手术方法:于第二气管环下气管切开,放气管插管。鼻小柱后垂直切开中隔,切除一侧带粘软骨膜之软骨,置生理盐水中备用。鼻中隔缺损部植分层皮片。在甲状软骨下缘作颈部水平切口,  相似文献   

11.
声门下喉癌     
原发性声门下肿瘤应与扩展至声门下的声带肿瘤相区别。原发于声门下的上皮癌极为罕见。本文报道了原发性声门下癌的观察和治疗结果。作者们在1980年前的15年间共见到2,180例喉癌患者,仅22例(1%)为原发性声门下癌,其中6例曾在别处作过治疗故未列入,余16例中除3例系近几年内治疗者外其余13例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16例中男13,女3例。年龄33~77(平均60)岁。有声嘶,咯血及呼吸窘迫症状。按TNM分期T_1 1例,T_2 2例,T_3 5例,均未见转移;T_4 8例,其中T_4N_1和T_4N_2各2例。对T_3和T_4的13例患者均早期行全喉切除,3例T_1和T_2期者作部分喉切除。对明显淋巴结转移者还作了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死于术后的上消化道出血。3例T_1和T_2期患者未见局部复发。  相似文献   

12.
声门上水平喉切除术是治疗喉声门上癌典型的保守手术。1938年Huet首次施行。作者们介绍了1972~1980年间,用三种术式治疗43例的经验。其中男41例,女2例。年龄为30~80岁,其中51~70岁30例,约占70%。组织学分类:低至中分化癌24例,高分化癌18例,乳头状癌1例。分期为:T_(1a)N_0M_024例,T_(1b)N_0M_013例,T_(1b)N_(1-2)M_02例,T_4N_0M_04例。声带无病变是行声门上喉切除术绝对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垂直半喉切除术对选择性T_1、T_2声门癌有较好的疗效。当半喉切除扩大到包括杓状软骨时,应行声门重建以改善术后的音质和预防误吸声带重建有许多方法。本文介绍对切除一侧声带和同侧杓状软骨的病例,利用同侧半个会厌重建声带和杓区,疗效满意,方法:在舌骨平面下分离  相似文献   

14.
1987~1994年,我们对9例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患者,用健侧甲状软骨外膜进行术创修复、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9例中,男7例,女2例。声门上型6例(选择条件为肿瘤局限于一侧,未侵犯前连台及会厌。仅波及同侧声带或有声带固定),声门型3例;T_26例,T_33例。术中均采用一期修复。术后放疗。 局麻。颈前低位气管切开,置带气囊麻醉插管,  相似文献   

15.
早期声门癌属地,典型者为一侧声带中份的局限小癌肿,但可波及前连合或双声带,却未侵及声门F区、喉室、室带,且声带动度正常。其处理方法仍有争论,曾采用单纯放疗、经内窥镜行声带切除及经喉裂开术行声带切除术等。为探讨两种声带切除术径路处理早期声门癌的指征和疗效,对95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本组不包括典型额侧或垂直半喉切除、局部病变切除和放疗后复发病例,术前均未有放疗史。计男88,女7,平均67岁(27.<~84.5)。原位癌12例,侵袭性癌83例(I级13例,I级59例,三级10例,N级1例)。3《例经内镜切除声带病变(23例用显微…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观察喉癌及喉咽部癌切除标本的外形及组织病理学,希能发现某些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扩展与手术后存活率的影响,以便选择治疗方法,并了解这种疾病的确实预后。本文的喉癌分期和分类与国际及美国(AJC及UICC)专科会议所建泌者相同,但作了小修改。声门癌向声门下扩展大于10毫米者,划入T_3类;声门癌侵及两侧声带者,仍划为T_2,或更进一级,但不用T_(1b)类。喉咽部分成四区:上喉咽部、下喉咽部、后喉咽部及环状软骨后区。上喉咽部:后界为会厌舌面,下为会厌谷,  相似文献   

17.
作者回顾了1966~1983年连续经治的197例因声门癌而施行保守性喉手术的病例。197例中,男176例,女21例,年龄27~83岁(中位数60岁)临床分期按AJC(1980)标准:Ⅰ期141例,Ⅱ期44例,Ⅲ期12例。除1例粘液表皮样癌外均为鳞癌,其中高分化癌58例,中度分化癌98例,低分化癌10例,分化情况不详者30例。手术方法:垂直部分喉切除术108例,单侧声带切除术61例,扩大的垂直半喉切除术19例,5例接受同侧全部声带及对侧部分声带切除术,3例接受半喉切除加根治性颈廓清术,1例接受半喉切除加选择性局限性颈廓清  相似文献   

18.
关于喉癌的近年文献报告,已重视声带运动是否有障碍或已固定。据1962年的美国分类法(AJC),两声带有肿瘤,运动正常;声带1侧或两侧有肿瘤,运动已消失者,均划分为T_2,Ⅱ期病变。1969年Holinger等建议将上述两组病人分开,因声带运动正常者,放疗及保守性手术的效果较佳。于是在1973年对美国分类法作了修改,即肿瘤侵及两侧声带,其运动正常者,划为T_(1B);声带癌扩展至声门下或声门上,声带运动正常或有障碍者,划为T_2,Ⅱ期,肿瘤已有声带固定者;划为T_3,Ⅲ期。从预后的观点出发,这种分类法较适合,因声带固定显示肿瘤已有较深部的浸润。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声门癌T_(1a)放疗(14例)与激光手术(15例)后的发声功能并作比较,采用嗄声的听觉心理评定、喉动态镜、发声持续时间、平均呼气流量、音域、声强、发声效率等为判定指标。两者对比结果如下:(1)激光手术,特别是除去声带组织较大者,比放疗者更易出现轻或中等度的粗厉漏气性嗄声,发声效率亦差。(2)激光手术者声带振动的振幅小或为零度,粘膜波  相似文献   

20.
对于声门上型喉癌是保守性单一方式的治疗还是联合治疗目前仍有争论。美国得克萨斯州安得森癌中心自1974年至1987年收治的404例声门上鳞癌,211例(52%)进行放疗,主要对象是T_1和部分T_2患者;全喉切除术125例(31%),主要是T_3和T_4部分患者。本文重点分析60例患者(15%),以声门上喉切除及颈前淋巴结清扫为主要治疗方式,选择对象主要是T_2和T_3部分病人,其中50例(83%)辅以术后放疗,其指征是标本边缘病理有阳性发现,向喉外发展和颈淋巴结肿大等,2年无瘤存活率为96%;5年存活率为91%;没有局部复发。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