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对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0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分成三组,每组30例,Ⅰ组:切脾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Ⅱ组:在Ⅰ组基础上 吻合器食管横断吻合术;Ⅲ组:在Ⅱ组基础上加服降门脉压力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并进行平均30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Ⅰ组病人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26.7%,减轻率73.3%,再出血3.3%;Ⅱ组与Ⅲ组病人无术后再出血率,食管静脉曲张消失率与减轻率均为33.3%和66.7%。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 吻合器食管横断吻合术疗效稍优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而服用降门脉压力药物与胃粘膜保护剂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6年1月1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EVB患者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经腹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结果:18例患者随访时间3~42月。无1例发生术后死亡、吻合口漏和肝性脑病。1例(5.6%)出现吻合口狭窄,3个月后缓解。至今无1例再出血。11例(61.1%)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显示食道下段、胃底静脉曲张消失,7例有轻度的食管静脉曲张;12例术前有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患者术后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行缝扎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管横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行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151例患者,其中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患者122例(胃底环扎组),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应用吻合器食下
段横断术患者29例(食管横断组)。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肝功能变化、腹水、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腹腔内血、消化道瘘发生率等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远期再出血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胃底环扎组比较,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对患者肝脏功能及营养状态影响较为明显,住院时间长、术后消化道瘘发生率高P<0.05)。在术后远期再出血情况的对比分析中,食管横断组患者其远期再出血(因曲张静脉破裂再出血及因胃黏膜病变再出血)的发生率为30.0%(15.0%,15.0%),高于胃底环扎组患者的8.5%(4.9%,3.6%)。结论: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应用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术比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胃底环形缝扎术具有对患者肝脏功能打击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控制远期再出血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优点。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吻合器行食管横断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02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26例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24例,近期无再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远期随访16例,1~3年内再出血率3.84%,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该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是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5.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致命并发症,防止出血是门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目前,手术方法众多,各家意见不一。我院外科自1993年10月至2000年10月采用经腹管状吻合器食管横断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2例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门脉高压症的结果。结果观察组44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在全腹腔镜下完成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例是选择性进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需手助的2例,对照组46例患者均行开腹脾切除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00至1200ml,平均出血量650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至1560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50至45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30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至55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至22d,平均14.5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至3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例患者因肝衰竭病故,3例出现再出血,1例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对照组组术后2例患者因肝衰竭病故,5例出现再出血,2例患者发生原发性肝癌。讨论运用全腹腔镜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症进行治疗,治疗过程安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小弯浆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结果:37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择期手术27例、急诊手术10例)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1~5年,无一例再出血。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操作简单、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杰 《四川医学》2011,32(6):827-829
目的讨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合并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方法对我科2000~2005年间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周围断流术术后随访74例,5年再出血率6.8%(5/74),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病死率2.4%(2/83)。行断流术的患者,术前有胸段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与仅有腹段食管静脉曲张者的术后再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段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门奇断流术是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是做到彻底的断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应用吻合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42例门脉高压出血患者,观察手术死亡率、再出血率、食管曲张消除率、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全部达到止血效果,随访8-36个月无再出血,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2例。[结论]应用吻合器、食管下段切除再吻合术安全、有效、离断更为彻底,从而进一步提高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主要外科并发症之一。我院2001年8月至2008年1月应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再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应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5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传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行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腹水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FPP减少量、PVF减少量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9%)低于对照组(4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应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减轻静脉曲张和腹水程度,改善门静脉压力和血流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3.1~2015.12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依据所行术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0)行开腹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观察组(n=30)行完全腹腔镜脾切除术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出血量及血浆引流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对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已形成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规程。成为国内特别在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首选术式。但是术后仍有10%以上的再出血率和不同程度的食管返流症状。据此,我们从1995年8月-2000年8月,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食管横断及胃底折叠术(Nissen氏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8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林方德  符永政 《海南医学》2009,20(8):108-109
目的探讨贲门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8年我院30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13例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病人的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采用贲门血管离断术,术后即刻止血率达93.5%,2—3年内再出血发生率为3.3%;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即刻止血率为84.6%,2—3年内再出血率为36.4%。两组间2—3年内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远期效果明显优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结扎术。选择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挽救病人生命、减少再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收集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吻合器组(观察组,n=45)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n=35),分析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血压症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结果显示,①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②两组术后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因此,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配合吻合器应用,微创,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5例为对照组,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8例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64、7.91、4.27、3.33),P<0.05,自由门静脉压(FPP)明显下降(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对本组78例获得随访的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期止血率100%,再出血率12%,再出血手术率5.12%,近期手术死亡率2.27%。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不失为治疗门脉高压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之断流手术中的最佳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小弯浆膜化治疗门脉高压症.结果 26例门脉高压症患者术中(择期手术17例、急诊手术9例)无1例死亡,术后随访1~5年,无1例再出血.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操作简单、近期及远期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吻合器行联合断流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2月至2003年1月,对3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加用吻合器行食管下段部分切除再吻合术(吻合组),并以同期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3例作对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治疗门脉高压引发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湖南省溆浦智德医院收治的39例门脉高压急性大出血首次施行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有效止血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6例(15.4%)。术后14天肝功能(Alt、Ast、TBIL、TP、TBA)、血常规(RBC、HB、WBC、PLT)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门静脉压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效果理想,肝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