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静脉系统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肝大、腹痛、腹泻、便血。慢性期以肝脾肿大,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晚期表现主要有肝硬化、巨脾、腹水等,见于夏秋季。病人及保虫宿主为主要传染源,经粪便污染的水源、疫水及钉螺传播,人群普遍易感,青壮年感染率最高。本病属中医“蛊病”、“蛊疫”范畴。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血吸虫病合并慢性结肠炎114例湖南省汉寿县血吸虫病防治院(湖南415900)彭继东,程华玲慢性结肠炎与慢性血吸虫病有相似之处,是血吸虫病常见夹杂症,两者常互为影响,缠绵难愈。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西药合用的方法治疗114例,取得...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78年起,用兴国生产的破叶莲(学名赣皖乌头 Aconitum FinetiamumHand Mazz)治疗31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病例选择31例患者均以长期反复腹泻、腹痛、粘液或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经反复大便常规检查、培养,除外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及血吸虫病者(全部病例均无血  相似文献   

4.
(一) 痢疾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以及发热等症,但这些症状非痢疾所独有,其它疾病如慢性结肠炎,早期血吸虫病等均可出现,故中医所称的痢疾,实包括有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便等症之一切疾病或某一疾病的某一阶段在内,这是认识中医治疗痢疾问题中应该明确的首要一点。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人体静脉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上以腹泻、肝脾肿大、肝硬化或血尿等为特征.中医为蛊虫,蛊虫病病程迁延日久,以体瘦、胁下痞块、腹水为主要表现者.慢性蛊虫病指蛊虫病病程超过6个月,以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等为主要表现者.急性蛊虫病指感染蛊虫疫毒初期,以肤痒、咳嗽、发热、腹痛腹泻等为主要表现者.  相似文献   

6.
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每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中带血或粘液、反复发作、常年不愈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现代医学有的学者认为病因有可能与肠道感染、精神因素、过敏反应、机体变态反应等因素有关。因为此病反复发作,患者十分痛苦。于是笔者用口服黄芪建中汤加减,外用清热解毒药坐浴熏洗,内外兼治临床疗效显著,特将临床治疗4例患者情况报告如下。排除慢性菌痢、慢性阿米巴痢、过敏性结肠炎、血吸虫病、结肠癌。  相似文献   

7.
史国平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1):475-475
笔者多年来应用<陈苏生医集纂要>的疏肝和络饮加减治疗慢性血吸虫病性肝病6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31~78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3个月~40年,平均16年.表现为有血吸虫感染病史;出现上腹部胀满3个月~10年,症状时重时轻,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B超示慢性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脾肿大或正常大,重者伴大量腹水,少数患者可出现胸水.此外可伴有慢性腹泻或便秘久治不愈;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早期正常,重者异常、白蛋白降低、蛋白倒置、电解质紊乱;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肠镜示结肠炎.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侵犯结肠、直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表现为炎症和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的结肠,主要以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脓血便、粘液便、里急后重、便秘和腹泻交替、肛门直肠紧迫感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做肠镜检查,粘膜改变。排除细菌性痢疾、肠阿米巴病、血吸虫病、克隆病、放射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等因素明确的肠道疾病后方可确诊。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直肠与结肠黏膜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百丹汤内服配合结肠炎一号方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本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6例患者均经纤维结肠镜确诊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稀溏,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大便次数增多,有黏液或少许鲜血,反复2个月以上,舌质淡,苔白脉缓。大便常规示有少量白细胞、红细胞。排除菌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结肠癌等其他疾病。2治疗方法2·1中药内服治:健脾助运,理气活血,自拟百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220例肝郁脾虚证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00例用吡喹酮、促肝细胞生长素、复方甘草酸胺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肝郁脾虚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正脊疗法配合火针治疗慢性腹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又叫久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在3次以上,粪便稀薄,或带脓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胃肠病。慢性腹泻只是一种症状,它主要包括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结肠过敏和慢性无菌性腹泻等。本文的慢性腹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医正脊推  相似文献   

12.
慢性腹泻又称久泻,是指大便次数每天在3次以上,粪便稀薄,或带脓血,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胃肠病。慢性腹泻只是一种症状,它主要包括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结肠过敏和慢性无菌性腹泻等。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中医正脊推拿法配合火针速刺法治疗慢性腹泻30例,取  相似文献   

13.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腹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泻指排便次数增多,排便量增加,粪质稀薄。腹泻超过4周,即为慢性腹泻。笔者近年来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慢性腹泻为慢性消化道疾病症状之一,国外统计其发生率为3%~5%。小肠疾患所致慢性腹泻传统检查诊断率低。胶囊内镜的出现,使小肠疾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作者用M2A胶囊内镜对胃肠镜及X线消化道钡透阴性慢性腹泻患者检查并与健康体检者比较,证明胶囊内镜在慢性腹泻中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加、粪便中水量增加或大便成分异常。临床上按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腹泻(腹泻时间小于2周)和慢性腹泻[1]。而慢性腹泻除去肠道感染、肠道肿瘤及各种肠外慢性疾病,常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功能紊乱(肠道易激综合症)等疾病。慢性腹泻以脾虚型、肾虚型最常见,且临床以两型病症并见为多,笔者在临床用自拟健脾温肾汤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国栋治疗慢性腹泻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的一组症状.如果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则称为慢性腹泻,属于现代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放射性结肠炎及肠道菌群失调等疾病.慢性腹泻病程长,病情缠绵难愈,稍有不慎即复发.李教授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及其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腹泻在临床上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温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疗效好、无药物副作用等优势,在慢性腹泻的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述近年来温针灸疗法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同时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慢性腹泻可见于现代医学中"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吸收不良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慢性腹泻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9.
慢性腹泻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以其安全、有效、无药物不良反应等优势,在慢性腹泻治疗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对近年来针灸治疗慢性腹泻方法做一概述,以期更好地指导慢性腹泻的针灸临床治疗,同时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以慢性腹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对35例临床上以慢性腹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以慢性腹泻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小儿巨幼细胞性贫血,按腹泻治疗无效后,突出血液病筛查,避免误诊误治。结论:部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儿是以慢性腹泻症状为主,儿科医生应注意此类患儿的特点,对患儿出现慢性腹泻症状时,尤其治疗无效时,应注意血液疾病的筛查,而不拘泥于消化方面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