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我科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外伤患者 2 81例 ,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和治疗分析。临床资料在 2 81例颌面部外伤患者中 ,男性 2 19例 ,女性 6 2例 ,男女比例 3.5 3∶1;发病率与年龄关系 :青年组 (16~ 45岁 ) 16 6例占 5 9.1% ,儿童少年组 (0~ 15 ) 72例占 2 5 .6 % ,老年组 (45岁以上 ) 4 3例占 15 .35 % ;在寒冷天气的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16 7例 (5 9.3% ) ,较热的夏秋秀发病 114例 (41.7% )。颌面部外伤的原因 :跌倒 10 3例占 36 .7% ,车祸 6 5例占 2 3% ,打架 43例占 15 .4% ,工伤 40例占 14.2 % ,酗酒 10例占 3.6 % ,其它 2 0例占 7.1%。颌面部…  相似文献   

2.
我们自1996年以来,用地塞米松联合替硝唑治疗急性口腔炎症,并与传统甲硝唑治疗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 共424例,其中男222例,女202例;年龄13~68岁,平均34.9岁。疾病类型:急性智齿冠周炎92例,间隙感染146例,面部疖痈76例,急性根尖周脓肿110例。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给药前均常规处理:冠周炎患者予以冠周冲洗上药,1次/日,共3d;急性根尖周炎行髓腔开放引流;面部疖痈及间隙感染给予理疗、冷敷,必要时脓肿切开引流。然后将各种类型急性炎症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冠周炎与根尖周炎患者口服给药:实验组地塞米松0.75mg+…  相似文献   

3.
60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颌面部感染是口腔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通过及时和确当的治疗大多数能得以治愈 ,无任何后遗症 ,但若处理不当 ,往往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生命。为研究探讨间隙感染的并发症及危害 ,本文将我院 1 2年来颌面外科所治疗的间隙感染病人 60 0例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得出治疗间隙感染的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 60 0例病人 ,男性 3 5 8例 ,(占 5 9.67% ) ,女性 2 42例 ,(占 40 .3 3 % ) ,年龄最大 69岁 ,最小 1岁 ,平均 1 5岁 ,病程短 1周 ,长 6周 ,其中 1 0岁以下者 1 98例 ,(占 3 3 .0 0 % ) 1 0~2 5岁 2 0 6例(3 4.3 3 % …  相似文献   

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11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的多发病。为了缩短疗程 ,防止并发症 ,及早明确诊断 ,采用有效的抗生素 ,切开引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将1 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科的 1 1 2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996年 8月~ 2 0 0 1年 8月期间在我科诊治的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1 1 2例 ,男性 5 7例 ,女性 5 5例 ,年龄最小 1 61 2 岁 ,最大 68岁 ,平均年龄 3 1岁 (见表 1 )。表 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年龄分布表 年龄 (岁 )0~ 1 1~ 2 1~ 31~ 41~ 51~ 61~例  数 1 81 71 4 2 3 2 1 1 2 7  在 1 1 2例…  相似文献   

5.
颌面部外伤是儿童口腔科较为常见的急症 ,我科自 1999.2~ 2 0 0 1.2二年间共收治颌面部外伤患儿 2 92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在 2 92例颌面部外伤患儿中 ,男 15 9例占颌面部外伤患儿的 5 4.5 % ,女 13 3例 ,占外伤患儿的 45 .4% ,其中 3岁以下 15 5例 ,占外伤总数的 5 3 .1%。临床资料见附表。附表 儿童颌面部外伤部位及年龄构成 (n ,% )病种 0 1岁 2 3岁 45岁 6岁上、下牙龈挫裂伤 5(1 2 .2 ) 2 2 (53 .7) 1 0 (2 4 .4) 4 (9.7)上、下唇挫裂伤 8(7.5) 59(55 .7) 2 4 (2 2 .6) 1 5(1 4 .3)舌外伤 4(1 1 .1 ) 1 9(52 .8) 1 1 (30 .6…  相似文献   

6.
480例口腔颌面部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我院 1995 .1~ 2 0 0 2 .7收治的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例 4 80例。对年龄与性别构成、损伤类型及救治方法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年龄与性别构成 本组 480例男 3 5 0例 ,占 72 .9% ,女13 0例 ,占 2 7.1%。年龄 3~ 82岁 ,以 2 1~ 4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 ,共 3 2 5例 ,占 68% ,其次是 8~ 2 0岁年龄组 95例 ,占 19.8%。年龄与性别构成见表 1。表 1  口腔颌面部损伤年龄和性别构成   (例 )年龄 (岁 ) <10 11~ 2 0 2 1~ 3 0 3 1~ 40 41~ 50 51~ 60 61<合计男性 12 73 12 .590 3 3 983 50女性 4680 3 0 550 13 0构成 (% )…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本文统计了 1991年 8月 - 1996年 8月间诊治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 896例 ,其中男性 6 6 8例 ,女性 2 2 8例。男女之比2 .93∶1。年龄分布 :青年组 (18~ 35岁 ) 4 17例 ,占 46 .5 4% ;儿童少年组 (0~ 15岁 ) 310例 ,占 34.5 9% ;中年组 (36~ 5 9岁 )15 1例 ,占 16 .5 8% ;老年组 (6 0岁以上 ) 18例 ,占 2 .0 1%。交通意外为首要的致病原因。颌面部损伤类型 :非火器损伤 887例 ,占 99% ;火器损伤9例 ,仅占 1%。软组织损伤 6 5 8例 ,占 73 .34% ;骨组织损伤2 38例 ,占 2 6 .6 6 %。本组病例不包括灼伤及冻伤。颌面部损伤部位 :软组织…  相似文献   

8.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分 ,也是最易受动物攻击的部位。在口腔科也是比较多见的急症之一。本文作者自 1 996年~ 1 999年期间共收治颌面狗咬伤患者 1 5例 ,收到较满意疗效 ,取得一些体会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5例病员中年龄最大 74岁 ,最小2 0个月 ,平均年龄 1 7岁 ;其中男性 1 3例 ,女性 2例 ;受伤时间最长 48小时 ,最短 1 0分钟。1 .2 损伤情况 :唇部撕裂伤 9例 (占 60 % ) ,口角及颊部复合伤 4例 (占 2 6.7% ) ,颊部组织咬伤 2例(占 1 3.3% )。唇、口角及颊部复合伤 3例 (占 2 0 % )。1 .3 治疗情况 :在 1 5例…  相似文献   

9.
颌面部间隙感染2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颌面部间隙感染 ,一般情况下 ,诊断和治疗并不困难 ,但如果处理不及时 ,常可引起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就我科 1993.1.— 2 0 0 3.4 .间收住院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 2 75例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2 75例 ,男 15 2例 ,女 12 3例 ,男∶女 1.2 3∶1。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84岁 ,平均 3 2岁。2 .感染部位及感染源2 75例颌面部间隙感染中 ,颌下间隙 86例 ,嚼肌间隙 5 8例 ,颊间隙 49例 ,眶下间隙 3 5例 ,口底间隙 16例 ,翼颌间隙 13例 ,咽旁间隙 8例 ,舌下间隙 4例 ,颞下间隙 3例 ,颏下间隙 3例。2 75例中牙…  相似文献   

10.
颌面骨骼损伤的临床分析 (附3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颌面部是人体组织暴露的部分 ,无论平时或战时 ,受伤均占较高比例 ,特别是突出的骨骼 ,更易如此 ,现将我科 1984~2 0 0 0年收治的病例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7例骨骼损伤中 ,男性 2 3 5例 ,占受伤总数 74.13 % ,女性 82例 ,占 2 5 .87% ;上颌骨 82例 ,占 2 5 .87% ,损伤多见于18~ 45岁青壮年 ,颧骨及颧弓骨折 10 1例占 3 1.86% ,下颌骨13 4例占 42 .2 7%。受伤原因 :交通事故 2 17例占 68.45 % ,其次为坠落、误伤及打击伤 97例占总比例 3 0 .6% ,火器伤仅有 3例占 0 .95 % ,这是平时损伤的特点。2 资料分析2 .1 上颌骨骨折 …  相似文献   

11.
我科从 1994年 10月~ 1999年 4月诊治 198例颌面部损伤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对颌面部骨折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1 1 性别与年龄 : 本组 198例中 ,男 171例 ,女 2 7例 ,男女之比为 6 3∶1,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2岁 ,最多年龄段为 2 0~ 40岁占 6 0 1%。1 2 致伤原因 : 交通事故 85例占 42 9% ,斗殴伤 42例占 2 1 2 % ,跌伤 2 9例占 14 7% ,工伤事故 2 1例占10 6 % ,高空坠下 13例占 6 6 % ,其它 8例占 4%。1 3 外伤分类 :  198例中单纯软组织损伤 10 1例占5 1%。有颌面骨折 97例占 49% ,其中下颌骨骨折 47例 ,上颌骨骨…  相似文献   

12.
口腔颌面部居头颅的下三分之二 ,颅脑损伤时亦常波及口腔颌面部。我院 1 996~ 1 999年收治的各类颅脑损伤 1 68例 ,其中合并口腔颌面部损伤 56例占三分之一 ,初诊漏诊 6例 (约 1 0 % )。临床资料表 1 口腔颌部损伤的性别年龄分布性别 10岁以下 10~ 2 0 2 1~3031~5 0(岁 )合计男 3 82 7 7 45女 2 6 3 11合计 3 10 33 10 5 6表 2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诊断和原因诊断例数原因例数软组织挫裂伤 40交通事故 30上下颌骨、颧骨骨折 4劳动致伤 11上颌骨骨折 3打架斗殴 10下颌骨骨折 4跌 伤 3牙折及牙龈撕裂伤 3爆炸伤 2爆炸伤合并下颌骨骨折 2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研究颌面部间隙感染(MSI)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要点,以及M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4-06—2011-12在甘肃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65例MSI患者的临床资料,要求有详细的病历记录。分析其病因、手术方式、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5例患者年龄2~86岁(平均年龄44.4岁),男34例,女31例;牙源性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主要原因;下颌下间隙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颌面部间隙;6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3例死亡(病死率4.6%);糖尿病患者有14例(21.53%)。结论:早期的牙病治疗、脓肿切开引流协同使用抗生素是治疗MSI的有效措施。尤其对西北地区农牧民患者,需要重视口腔卫生宣教;针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收集了经手术治疗的 6 0例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材料和方法1972~ 1997年在我院治疗的腺淋巴瘤患者 6 0例 ,全部发生在腮腺 ,占同期腮腺肿瘤的 11.6 % (6 0 / 5 16 ) ,均经病理证实。 6 0例患者中 ,男性 5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36~ 74岁 ,平均年龄 5 5岁 ,其中 5 0~ 70岁 49例 ,占 81.7%。病期最短2天 ,最长 2 0年 ,平均 2年 ,其中 3个月以内 ,2 0例占33 .3%。肿瘤最大直径 3cm内 32例 (5 3 .3 % ) ,3~ 6cm 2 6例(4 3.3 % ) ,大于 6cm 2例 (3.3% )。位于腮腺深叶 2例 ,浅叶5 8例 ,…  相似文献   

15.
颌面部是人体暴露部位 ,在交通事故、工伤等意外情况下易引起损伤。在口腔科急诊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严重的颌面损伤常伴有眼、耳、鼻、颅脑等机体其它部位的损伤 ,抢救时必须有整体观念 ,以免延误诊治而产生严重后果。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 2 2 5例颌面外伤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在 2 2 5例颌面部外伤患者 ,软组织损伤 1 2 6例 ,占 56% ,硬组织损伤 36例 ,占 1 6% ,混合伤 63例 ,占 2 8%。2、性别与年龄 :2 2 5例患者中 ,男性 1 75例 ,女性 50例 ,男女之比为 3.5∶ 1 ,年龄最大 65岁 ,最小2岁 ,以 1 7~ 30岁受伤者居多 ,占 4…  相似文献   

16.
颊间隙感染是颌面部间隙感染常见的疾病。现将我科于 1 995年~ 1 998年收治的 85例颊间隙感染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85例中男性 47例 ,女性 38例 ,年龄最大 63岁 ,最小 2岁 ,平均年龄 32 .6岁 ,以青壮年多见。病因 :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引起 39例 ,占45.88% ,下颌第 1、2磨牙根尖感染或牙槽脓肿引起2 1例 ,占 2 4 .70 % ,上颌双尖牙及磨牙引起 1 1例 ,占1 2 .94% ,上下颌乳磨牙引起 8例 ,占 9.41 % ,相邻间隙感染波及 6例 ,占 7.0 6%。临床表现 :颊部肿胀疼痛明显 ,张口不同程度受限 ,病源牙及周围龈组织疼痛明显。治疗…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颌面部发病率较低 ,本科 1995年以来收治颌面部带状疱疹 2 4例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3 6~ 76岁 ,平均 5 6岁。病程在 3周内治愈 14例 ,3~ 4周治愈 6例 ,5~ 6周治愈 4例。2 .发病诱因 疲劳 ,失眠 ,精神创伤史 6例 ,占 2 5 % ;发病前 3周内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6例 ,占 2 5 % ;年龄因素 (60岁以上 ) 10例 ,占 44 .66% ;恶性肿瘤术后 2例 ,占 8.3 3 %。3 .临床表现 疱疹位于面颊及鼻外侧 10例 ,占 41.66% ,颌下部 6例 ,占 2 5 % ,眶周及眼部 6例 ,占 2 5 % ,上腭 2例 ,占 8.3 3 %。…  相似文献   

18.
<正>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机体在严重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创伤后发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序贯性功能衰竭。国内外对此已有大量研究,但未见有关颌面部感染与MOF关系的专题论述。笔者近年来遇面部疖痈合并MOF 5例,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口腔固定矫治器在下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最突出及暴露的部位。在非战时颌面骨折占全身骨折的 3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已成为口腔颌面外伤的重要原因。我科自 1998 0 4~2 0 0 0 0 6应用固定矫治器替代牙弓夹板治疗下颌骨骨折 2 7例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材料2 7例病例中 ,男性 2 0例 ,女性 7例。年龄 8~ 62岁 ,平均3 5岁。其中 18~ 45岁 18例 ,占 67%。骨折部位及牙合错乱见表1、2。表 1 下颌骨折部位统计   部位例数 %  正中骨折 165 9.3  颏孔区骨折 62 2 .2  下颌角骨折 2 7.4 …  相似文献   

20.
采用缝扎注射PLE治疗口腔颌面部累及多个解剖部位的大型静脉畸形15例,并记录治疗次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5例患者经过2~5次治疗,疗效Ⅳ级12例,Ⅲ级3例;全部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和局部组织坏死及功能障碍症状.缝扎注射PLE治疗口腔颌面部大型静脉畸形,可增强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