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包括呼吸康复护理、中医针灸按摩、中医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情志护理,10天后比较2组护理、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依从性、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82%,观察组为97.7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依从性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记录2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并进行分析。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1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等评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率观察组为96.5%,对照组为8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区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名中医护理人员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试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将护理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2组中医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管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并比较患者对2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前,2组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中医护理管理后,试验组的综合护理质量评分(93.24±2.43)分高于参照组(88.24±3.41)分,P0.05。患者对试验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95.65%(22/33)高于参照组73.91%(17/23),P0.05。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实施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得以提高,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李琴  孙春芳 《新中医》2021,53(7):196-198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护理)与试验组(30例,予以中医护理),比较2组的踝肱指数、足底感觉阈值、中医症状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踝肱指数、足底感觉阈值、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的踝肱指数大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足底感觉阈值、中医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试验组总满意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徐玫  谢玉珍 《新中医》2021,53(9):161-163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重症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重症肺炎患者10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肺炎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护理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中医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肺炎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气指标好转,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护理的护理总满意度98.11%高于对照组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以缩短重症肺炎患者的住院耗费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改善肺炎症状,提高预后,在改善病患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护理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6.
宋慧敏  沙琳 《新中医》2016,48(4):252-254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7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2饮食护理,3情志调护,4音乐疗法。疗程30天。观察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自评量表(QOL),护理满意度,疾病知识掌握度等。结果:2组护理后SAS、SDS、QOL评分均有下降,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92.11%,对照组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86.84%,对照组6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可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人员7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5例。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试验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结果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试验组护理工作人员的消毒质量、拆卸质量、清洗质量、包装质量得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工作人员的消毒供应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优化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实施护理质量评价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护理质量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质量评价。比较两组患者优化前后的护理质量、满意度、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病区管理评分、专科护理评分、护理文件书写评分及落实护理方法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评分、效果评价评分、技术操作评分及常规应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优化的护理质量评价应用于中医护理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在推进中医护理质量和管理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王红 《新中医》2020,52(5):146-148
目的:探讨中医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实施常规集束化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集束化护理。记录2组患者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入院时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结论:中医集束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欧洲卒中评分(ESS)、简化Fug1-Meyer量表评分(FMA)、SF-36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BI)、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1.25%,对照组为6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满意率对照组为81.25%,观察组为95.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FMA、BI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干预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凌晨  温芸 《新疆中医药》2004,22(5):47-48
李燕杰说:“爱美,是人的天性,一个不爱美的人,很难说是奋发有为的人。一个不爱美的民族,就是自暴自弃的民族,也很难自立于世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低于对照组的22%(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低于对照组的20%(P<0.05);观察组的消毒灭菌、基础护理、护理差错、护理纠纷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采用护理查对制度联合中医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浅谈护士礼仪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人员的形象、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仪修养。护士是医院里人数最多、与病人接触最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护士礼仪在工作中尤为重要。护士职业礼仪,是指护士在护理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2):104-104,F0003
通过开展系统化的、以护生为主体的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带教,将整体护理的观念贯穿于临床带教中,运用护理程序为教学手段,并结合实际进行带教,使护生树立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人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同时调动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整体护理应用于临床带教中,有利于培养护生成为具有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有独立性、能解决问题的现代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5.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16.
以循证护理理论作理论平台,总结传统中医护理引入循证护理的必要性,论述循证护理对传统中医护理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循证护理方法已成为中国临床护理实践由“传统中医护理模式”转化为“以实证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模式”的重要方法。融合循证护理思想的现代中医护理理念是能够促使传统中医护理从以往的主观化、模糊化、宏观化转向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实证化、标准化的有效良策。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且可引起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本病主要由于情志内伤、饮食不洁、劳倦虚损等诸因素导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瘀交阻而发。因此,在进行护理高血压病人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  相似文献   

18.
咯血的护理     
咯血是指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的出血经口腔咯出称咯血。咯血是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也见于其他系统疾病。咯血量的多少与受损血管的性质及数量由直接关系,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一天咯血量小于100ml称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为大咯血。大咯血有时可危及生命,小量咯血也可能是严重疾病或肿瘤的早期症状,大咯血如未及时处理,可在瞬间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护理教学路径在本科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本科护理专业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9名护理专业本科生按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临床教学路径表的实施获得带教老师和护生较高评价。结论:护理专业的临床毕业实习是高等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理教学路径表的应用能很大程度提高临床毕业实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锻炼知识掌握程度由62.5%上升到100%,而并发症由25%减少到2.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使患者更好掌握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