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目的 分析18F-FDG PET/CT在胰头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胰腺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代谢肿瘤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获得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65例胰头癌患者,原发灶SUVmax、MTV、TLG分别为7.9(5.6,10.4)、13.1(7.3,22.5)cm3和68.6(32.2,95.7)。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UVmax、MTV、TLG、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第8版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分期、手术和化疗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化疗、MTV、TLG是胰头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指标MTV、TLG是影响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评估胰头癌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胃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4例胃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记录胃癌原发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别比较不同肿瘤T分期、N分期、病理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组间上述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分析上述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44例原发胃癌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5.81(3.45,7.77)、3.42(1.87,4.37)、14.80(9.02,25.19)cm3及42.03(18.89,107.87)g。不同T分期胃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TL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N分期及病理分期胃癌原发灶的MTV、TL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max、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细胞组织分化程度胃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MTV、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T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呈中度正相关(P均<0.05),与肿瘤N分期及病理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MTV及TLG与肿瘤T分期、N分期及病理分期均呈中度正相关(P均<0.05);MTV及TLG与肿瘤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胃癌原发灶的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可反映肿瘤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接受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的肺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n=80)和恶性病变组(n=155)。比较2组早期和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计算SUVmax变化率 ;以ROC曲线分析早期及延迟期肺部病灶SUVmax、RI对肺部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组早期及延迟期SUVmax均大于良性病变组(P均<0.001),且2组延迟期SUVmax均大于早期(P均<0.001)。恶性病变组RI大于良性病变组(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早期SUVmax、延迟期SUVmax、RI及三者联合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645、0.697、0.722及0.727(P均<0.05)。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用于定性诊断肺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18F-FDG PET/CT测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预测食管癌患者经放射化学治疗(简称放化疗)后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接受放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18F-FDG PET/CT资料及随访资料。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原发病灶TLG(TLGp)及全身病灶TLG(TLGwb)等评估预后的价值。结果 131例食管癌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原发灶SUVmax、TLGp和TLGwb分别为16.29(7.52,30.12)、90.15(17.68,501.89)及150.55(22.69,798.87)。随访期内63例患者死于食管癌。根据SUVmax、TLGp及TLGwb预测患者总生存期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59、84.03及176.10。N分期、M分期及TLGwb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TLGwb ≤ 176.10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TLGwb>176.10者(P<0.001)。结论 食管癌放化疗前18F-FDG PET/CT测算的TLGwb及N分期和M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TLGwb>176.10提示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PET/CT及手术、经皮穿刺肺活检或纤维支气管镜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159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分别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位置、最大径、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组间PET/CT及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原发灶最大径、代谢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组间比较,患者性别、原发灶大小、T分期、N分期、组织病理类型及肿瘤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瘦体重标准化SUVmax(SULmax)、MTV及TLG均与肿瘤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与N分期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MTV、TLG均与肿瘤M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联合肿瘤原发灶最大径和SUVmax可预估淋巴结转移风险。结论 PET/CT所示肺癌SUVmax、SULmax、MTV及TLG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关系;联合应用原发灶最大径及SUVmax可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ET/CT显像中影响肝脏18F-FDG摄取的因素,分析常规体质量(BM)、瘦体质量(LBM)及体表面积(BSA)校正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B、SUVmax-L、SUVmax-S)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18F-FDG PET/CT显像的67名健康受检者。测量肝脏SUVmax-B、SUVmax-L及SUVmax-S,分析年龄、空腹血糖水平、体质量指数(BMI)、肝脏CT值、性别、脂肪肝对上述参数的影响。结果 空腹血糖水平与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呈正相关(r=0.329、0.336、0.353,P=0.012、0.010、0.007)。BMI与肝脏SUVmax-B (r=0.543,P<0.01)、SUVmax-L (r=0.328,P=0.07)呈正相关BMI与SUVmax-S无相关性(r=0.026,P=0.833)。受检者年龄、肝脏CT值与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无相关性(P均>0.05)。男性肝脏SUVmax-B (t=2.608,P=0.011)、SUVmax-L (t=5.272,P<0.001)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与女性肝脏SUVmax-S无统计学差异(t=0.759,P=0.450)。脂肪肝受检者与非脂肪肝受检者肝脏SUVmax-B、SUVmax-L、SUVmax-S均无统计学差异(P=0.646、0.775、0.068)。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BMI、性别是PET/CT显像中影响肝脏摄取18F-FDG的因素。BMI较大的受检者可采用SUVmax-L或SUVmax-S代替SUVmax-B,此外SUVmax-S可弥补性别间的差异,但校正技术无法减弱血糖水平对肝脏SUVmax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结直肠腺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结直肠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记录肿瘤原发灶最大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按肿瘤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N分期及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分别进行分组,比较组间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2例结直肠腺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13.38±7.34、7.75±3.94、(15.83±11.18)cm3及103.15(45.28,140.23)g。不同原发灶最大径组间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T分期组间肿瘤原发灶SUVmax、SUV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V、TL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N分期、细胞组织分化程度组间肿瘤原发灶各代谢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原发灶最大径呈正相关(P均<0.05),与T分期、N分期、细胞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MTV、TLG与原发灶最大径、T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与N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的体积参数MTV、TLG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理因素,较SUVmax、SUVmean的评价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HNL患者的18F-FDG PET/CT及临床表现,分区域选取18F-FDG摄取最高的病变淋巴结54枚,分析其最大径、位置与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11例HNL中,7例受累淋巴结呈全身性分布,4例仅颈部和/或腋窝淋巴结受累;11例颈部淋巴结均受累,9例腋窝淋巴结受累;受累淋巴结呈卵圆形,最大短径均<2.30 cm,密度多均匀,且无融合趋势;18F-FDG PET/CT显像见不同程度放射性摄取,SUVmax为1.22~23.34,中位SUVmax为5.56(2.37,9.87)。8例发热患者中,6例中轴骨摄取高于肝脏。淋巴结最大短径、最大长径均与SUVmax呈低度正相关(r=0.496,P<0.001;r=0.347,P=0.010),所在位置与SUVmax无明显相关(r=0.019,P=0.892)。结论 HNL于18F-FDG PET/CT显像主要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轻、中度肿大,颈部及腋窝淋巴结多受累及代谢增高,伴或不伴中轴骨代谢增高。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HNL患者全身淋巴结受累、判断疾病活动度及辅助活检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显像对于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名成年健康志愿者及17例慢性单侧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行一体化18F-FDG PET/MR检查。由2名医师分析图像,定量分析和比较健康志愿者左侧与右侧不同脑区、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患侧与对侧相应区域及脑梗死周围区与对侧相应区域间平均ADC值(ADCmean)、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的差异。结果 10名健康志愿者MRI均未见异常,18F-FDG脑代谢图像清晰,各脑区代谢分布对称;左侧与右侧额叶、顶叶、颞叶、枕叶ADCmean、SUVmean、SUV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7例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MRI均可见脑梗死灶,18F-FDG脑代谢图显示患侧均较对侧相应区域ADCmean、SUVmean、SUVmax明显减低(P均<0.01);脑梗死周围区与对侧相应区域比较ADCmean、SUVmean、SUVmax亦明显减低(P均<0.01)。结论 利用一体化18F-FDG PET/MR检查可同时获得脑结构和脑代谢综合信息,全面评价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基于18F-FDG PET/CT的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糖酵解总量(TLG)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47例Ⅱ、Ⅲ期NSCLC患者的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代谢体积参数、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MTV的测量以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为阈值。结果 所有患者中位OS为28.93个月,中位PFS为17.37个月;1年、2年、3年整体生存率分别为80.85%(38/47)、59.57%(28/47)、38.30%(18/47)。单因素分析显示SUVmax、MTV、TLG与OS和PFS均有关系(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TLG是PFS的危险因素(HR=5.591,P<0.001),高MTV是OS的危险因素(HR=4.369,P<0.001)。MTV与TNM分期存在相关性(r=0.449,P=0.012)。结论 MTV是Ⅱ、Ⅲ期NSCLC患者整体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TLG则可预测Ⅱ、Ⅲ期NSCLC患者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18F-FDG PET/CT及螺旋CT资料,分析肺癌病理类型、病灶大小与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以SUVmax≥2.5作为判断恶性的标准,本组18F-FDG PET/CT阳性率为92.00%(46/50).鳞癌的SUVmax明显高于腺癌(P<0.05);病灶大小与SUVmax呈正相关(r=0.674,P<0.001).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诊断周围型肺癌有很高价值,结合螺旋CT形态学特点,能初步判断肺癌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术前18F-FDG PET/CT显像中PET代谢参数预测临床N0期肺鳞癌隐匿性淋巴结转移(OLM)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临床N0期肺鳞癌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以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2.5为阈值,测量代谢体积(MTV)及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ROC曲线获得SUVmax、MTV、TLG、最大径预测OLM的最佳界值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临床N0期肺鳞癌发生OL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1例临床N0期肺鳞癌患者中,2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转移。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阳性(OLMP)的SUVmax、MTV、TLG、最大径均大于隐匿性淋巴结转移阴性(OLMN)(P均< 0.05)。SUVmax、MTV、TLG及最大径预测OLM的最佳界值点分别为12.76、31.17 m3,153.13、3.8 cm。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中央型)、最大径、SUVmax、MTV、TLG与OLM发生率有关(P均<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中央型)、最大径> 3.8 cm、MTV > 31.17 cm3是肺鳞癌发生OLM的高危因素(P均< 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所测得的MTV是临床N0期肺鳞癌OL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外科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食管癌原发灶的PET/CT代谢参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食管癌患者术前18F-FDG PET/CT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检测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并计算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分析上述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54例食管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及TLG分别为9.92±5.10、6.04±3.23、(12.34±9.20) cm3和63.75(17.75,110.03) g。SUVmax、SUVmean、MTV与原发灶最大径呈中等正相关,TLG与原发灶最大径呈较高度正相关(P均<0.05)。SUVmax、SUVmean、MTV、TLG与肿瘤原发灶T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360、0.347、0.477、0.556,P均<0.05);MTV、TLG与肿瘤原发灶N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328、0.357,P均<0.05);SUVmax、SUVmean、MTV及TLG与肿瘤M分期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UVmax、SUVmean与肿瘤临床分期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TV和TLG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均呈中等正相关(r=0.462、0.435,P均<0.05)。TLG与原发灶的病理分化程度呈中等正相关(P=0.036),SUVmax、SUVmean、MTV与原发灶病理分化程度线性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食管癌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病理特征具有较好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部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21例卵巢癌脾脏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表现,分析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 21例中,17例单发,4例多发,共28个病灶。13个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其中9个病灶边界清晰,4个病灶边界不清;4个病灶密度不均匀,内见坏死、囊变,余9个病灶密度均匀。15个病灶表现为类圆形等密度影,边界不清,密度均匀。28个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其中21个病灶18F-FDG摄取均匀,7个病灶18F-FDG摄取不均匀。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SUVmax为8.04±3.92,最大径为(2.23±1.02) cm,SUVmax与最大径呈正相关(r=0.687,P<0.001)。21例中,5例肿瘤仅累及脾脏;16例累及其他部位。结论 卵巢癌脾脏转移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睾丸原发癌及其转移癌18F-FDG PET/CT表现。方法 回顾性观察13例经病理证实的睾丸原发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资料,分析原发癌及其转移癌影像学特点。结果 共检出14个原发肿瘤,包括7例7个精原细胞瘤及6例7个非精原细胞肿瘤,平均最大径(3.44±1.75)cm;PET/CT均呈18F-FDG高摄取,中位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0.20(5.95,22.10),精原细胞瘤 与非精原细胞肿瘤 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6,P=0.338)。睾丸原发肿瘤SUVmax与其最大径、Ki-67指数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1例(1/13,7.69%)左侧精索受侵,SUVmax 8.80。13例中,11例(11/13,84.62%)存在淋巴结转移,以腹膜后淋巴结最常见,其次为纵隔及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均表现为18F-FDG高摄取,平均SUVmax 15.65±7.97;8例(8/13,61.54%)发生血行转移,多表现为18F-FDG高摄取,以肺及肝脏受累最多,平均SUVmax分别为12.66±8.55和16.42±8.81。结论 睾丸原发癌均表现为18F-FDG摄取增高,可侵犯精索并转移至全身淋巴结、肺及肝脏等;转移癌亦多18F-FDG高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