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发热、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以及血清总胆红素、腹水白细胞、腹水多形核白细胞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腹痛、腹胀、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临床表现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红素、腹水白细胞、腹水多形核白细胞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比单用抗生素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快,且能改善肝脏功能,减少复发,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84例,均予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情缓解快,并能提高疗效,改善愈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肠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住院患者按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抗感染、护肝、利尿、调节免疫、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支持对症治疗;抗生素(头孢曲松钠或头孢哌哃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2次/d。治疗组20例清肠汤免煎颗粒,大黄颗粒5g,金银花颗粒4g,白头翁颗粒1g,丹参颗粒4g,赤芍颗粒3g,温水冲200mL,药液温度28℃~30℃,保留灌肠,灌完后左侧卧位,药液在肠腔内保留30min,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WBC、PMN、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腹水WBC、PMN水平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汤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观察中药清热化瘀散联合抗菌药物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诊疗的13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清热化瘀散外敷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情况,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与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血浆白蛋白关系,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0例(8.57%);典型急性腹膜炎表现10例(33.3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年龄、Child-Pugh C级比例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血浆白蛋白水平低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住院时间、病死率高于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P均0.05)。结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发生率高,对预后有不良影响,对肝硬化患者应注意监测腹腔积液及腹水细胞数的变化,诊断一旦明确,即应进行保肝、对症、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有效性。方法:根据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以中药、汤、剂、饮、散、方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为检索词,在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的主题词字段进行检索,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方法学质量评价,最后对所有研究进行合并统计量分析合成,评价中药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有效性。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7篇文献,其中试验组共291例患者,对照组共279例患者,均为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2)对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OR合并=4.16,95%CI=52~6.87,P0.00001,说明中药内服配合以抗生素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的常规治疗方案。结论: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由于纳入文献数、样本含量较少,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结局评价标准均不统一,方法学描述不足等因素存在,可能使本研究结果产生偏倚,影响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126例,其中单纯肝硬化腹水组42例,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伴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42例。入院后24矗、72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PCT、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组中,感染控制良好33例,感染控制不良9例;入院后感染控制良好者PCT水平72h后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大于50%,感染控制不良者下降缓慢,幅度小于30%。血清PCT水平与患者腹水PMN指标呈直线相关(r=0.769,P=0.001)。PCTROC曲线分析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0.5μg/L(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69.1%),判断继发性腹膜炎最佳诊断界值为〉12.3μg/L(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64.6%)。结论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PCT检测,有助于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能很好鉴别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特异性较好的炎症指标,动态监测PCT变化对于判断肝硬化腹水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综合护肝、支持、对症治疗基础上,两组均予抗生素静滴,治疗组加用血必净静滴及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情缓解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病情况及有关诱因。方法对42例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8.78%,致病菌G-菌多见。结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临床特点:大多数患者感染中毒症状不明显,腹膜炎体征不典型。以腹胀明显或加重,腹水短期增多,利尿治疗效果差为主要临床表现。腹水细胞计数和细菌培养是自发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依据。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可以通过综合支持治疗,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而得到预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治疗方案、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根据病情、腹水性质等,尽早给予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良反应少的第三代头孢素。结果:治愈率和好转率有明显提高(有效率达70%)。结论: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应结合病情,尽早给予广谱,抗菌强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首次并发SB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曲松注射液3.0 g入液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当归芍药散中药汤剂口服;7 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SB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延光  兰晶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95-1696
原发性腹膜炎是肝硬化腹水的常见并发症.我院近5年来采用中药灌肠、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抗感染等综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原发性腹膜炎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分析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对于腹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患者以有无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作为分组标准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学检查和腹水检查,并且对其消化道和腹部进行B超检查。考察两组患者腹水蛋白水平、胆红素水平、消化道出血情况、门静脉高压的升高情况等。并对于腹膜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治疗。结果: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在胆红素水平、腹水蛋白、消化道出血和门静脉高压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患有腹水的时间上则无统计学差异。采取针对性治疗,能获得54.1%的较满意治愈率。结论:当患者出现胆红素水平升高、腹水蛋白数降低、消化道出现出血以及门静脉高压升高等临床症状时,很有可能预示肝硬化患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要及时开展对患者的治疗。对于腹膜炎的治疗要针对不同细菌感染给予不同的抗生素,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西药治疗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例解放军465医院(吉林132011)陈雁南,蒋广华,金宝胜我院自1992年2月一1994年12月采用中西药治疗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例,并与西药组28例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探讨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菌株种类临床特点及预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在腹腔及邻近组织无感染源的情况下发生腹水感染,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常为医院感染。本文对21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SBP早期诊断、治疗及减少SBP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87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P<O.01)。西药抗生素治疗并发的原发性腹膜炎及内毒素血症疗效肯定,中药化瘀利尿,保肝降酶退黄有显效。中西药合用可加速腹水消退,有效地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7.
中西药治疗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例解放军465医院(吉林132011)陈雁南,蒋广华,金宝胜我院自1992年2月一1994年12月采用中西药治疗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4例,并与西药组28例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疗效。方法 :4 2例病人 ,分为治疗组 2 2例和对照组 2 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粉针剂静脉滴注 ,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2 % ,优于对照组 (6 0 % ) (P <0 0 5 )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6 % ,优于对照组(80 % ) (P <0 0 5 )。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 肝硬化腹水并发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即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肝硬化后期的严重并发症,亦是腹腔无脏器穿孔而发生的急性细胞性感染。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易造成误诊,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清下消补四法二步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清下消补四法二步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46例用清下消补四法二步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46例以抗生素抗感染结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发热、腹胀痛、大便干结、腹膜刺激征,血白细胞(WB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腹水WBC、Child分级等均有显著改善,腹水消退显著。组间比较显示研究组症状体征改善,血清TBIL下降,腹水消退及总有效率更优。结论:清下消补四法二步联合抗生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