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毓  李红伟 《中国校医》2007,21(6):681-683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慢性病(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为学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的1691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结果体质量超标检出率26.79%,肥胖检出率17.27%、高血压检出率21.94%、高血脂检出率38.3%、高血糖检出率8.22%、脂肪肝检出率14.0%,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P<0.05;χ2=9.28,P<0.05;χ2=29.82,P<0.05;χ2=11.41,P<0.05;χ2=18.09,P<0.05;χ2=23.02,P<0.05)。体质量超标及肥胖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人群;城市教职工在高血压、高血脂检出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P<0.05;χ2=4.39,P<0.05),而农村在体质量超标及肥胖检出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P<0.05,χ2=13.39,P<0.05)。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城市与农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朝阳区中小学教职工体质量超标及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脂肪肝的检出率较高,已成为患慢性病高发地区,应早期预防、积极控制。  相似文献   

2.
不同职业人员体检结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不同职业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病情况,探讨上述疾病的发生与职业的关系.方法 对三种不同职业共9 648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机关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人群(P<0.01);事业单位人群中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超重、肥胖发病率高于企业单位组人群(P<0.01).结论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病率与职业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2011年-2013年连续3年2 119~2 435名医院职工查体资料。发现代谢和营养疾病相关指标异常在男女职工检出率都高。且在高血压、谷丙转氨酶高、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男性远高于女性;高血压、脂肪肝的检出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高血糖者逐年下降最为明显,显示出体检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报业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提高职工健康水平.方法 收集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职工健康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 192名健康体检者中,患有疾病或检出异常的人员共计1 109人,占总数的93.04%.其中男性为663人,女性为446人,检出率分别为91.20%和95.91%.检出率居前10位的疾病或异常依次为超重与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高血糖、白内障、胆囊息肉和胆囊结石.男性的超重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肾囊肿、白内障、胆囊息肉的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岁以上组除胆囊息内外,其余主要疾病或异常的检出率均高于45岁以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报业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不同性别和年龄存在差异.应坚持定期体检,加强健康管理和行为干预,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城镇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做好居民医疗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叙永城镇726名居民的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40岁与≥40岁、男性和女性居民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以及脂肪肝的患病率.结果 5种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超重、脂肪肝检出率高,≥40岁组各种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4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保健意识差.结论 城镇居民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单位职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简称三高)的患病情况以及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疾病的早期干预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综合2007、2009和2011年某单位职工3次健康检查报告,分析三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三高疾病的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30~ 69岁三高疾病的相对危险性较大;3次健康检查均参加的男性职工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检出率2011年明显高于2007年,而高血糖的检出率2011年低于2007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3次健康检查均参加的女性职工高血压的检出率2011年明显高于2007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高血脂、高血糖的检出率2011年与2007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高疾病的患病情况不容忽视,在定期组织全面的健康检查的同时,应做好健康检查后的健康咨询、健康指导,为健康检查人群制定行之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某机构近5年来职工健康体检状况的综合分析,探寻危害职工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实施相应的健康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职工体检报告,分析体检指标年度变化趋势和异常指标在不同年龄职工分布情况。结果 5年来职工相关指标异常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脂16.49%、脂肪肝12.07%、高胆固醇7.66%、高尿酸6.77%、高血糖4.57%、心电图异常4.42%。高血脂、脂肪肝、高血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心电图异常外,高血脂、脂肪肝、高胆固醇、高尿酸、高血糖以35岁以上职工检出率最高。结论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危险因素是影响职工当前和未来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加强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是提高职工身心健康水平的方法和主要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正  严娟 《中国校医》2012,26(11):833-834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体检的1 014名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014名体检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42.41%、10.63%和28.11%,其中男性检出率分别为28.81%、44.21%、13.95%、40.62%;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1%、44.11%、8.22%、18.79%。男性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将参检者按年龄分组,其中青年组(22~35岁)上述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43%、25.70%、3.27%、13.59%,中年组(36~59岁)检出率分别为19.74%、44.58%、9.16%、28.39%,老年组(60~96岁)检出率分别42.44%、52.19%、18.61%、39.84%。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脂肪肝的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该校教职工慢性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防治,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吴正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3):515-516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检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1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体检的1014名教职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脂肪肝的检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14名体检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22.64%、42.41%、10.63%和28.11%,其中男性检出率分别为28.81%、44.21%、13.95%、40.62%;女性检出率分别为18.11%、44.11%、8.22%、18.79%。男性高血压、高血糖、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将参检者按年龄分组,其中青年组(22~35岁)上述异常指标检出率分别为5.43%、25.70%、3.27%、13.59%,中年组(36~59岁)检出率分别为19.74%、44.58%、9.16%、28.39%,老年组(60~96岁)检出率分别42.44%、52.19%、18.61%、39.84%。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及脂肪肝的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该校教职工慢性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防治,提升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公司职工超质量、肥胖以及"三高"(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为开展职工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芜湖某公司1 946例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4年对其进行身高、体质量、血压、血糖及血脂等的测量,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对象超质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分别为40.80%,9.20%,30.83%,20.45%及35.46%。其中男性超质量、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30~39岁、40~49岁、50~59岁以及年龄≥60岁的研究对象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加,研究对象高血压及高血糖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体质指数(BMI)为消瘦、正常、超质量及肥胖的研究对象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BMI的改变(消瘦到肥胖),研究对象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血脂的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研究对象超质量、肥胖及"三高"现象突出,迫切需要对其开展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瑞 《职业与健康》2014,(2):234-236
目的了解医院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保健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4月对天津市某医院1473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临床常规项目(20余项)和加检项目检查(35岁以上人员加检血糖、血脂、血流变、。肾功能,男性加检泌尿系B超,女性加检妇科检查、妇科B超、乳房检查、宫颈图片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者异常总检出率为79.4%,其中男性检出率79.9%,女性检出率78.8%。检出率较高的前3种疾病依次为总胆固醇偏高占22.06%,高血压占14.80%,甘油三酯偏高占9.44%;男性检出率最高的是高血压,女性是高胆固醇。除了血脂异常和高血压,49岁以下人群脂肪肝检出率最高,50岁以上眼底动脉硬化检出率最高。结论代谢疾病是危害该院职工健康的主要问题,男性和中年职工是患病的高危人群。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疾病的根本途径,因此,做好健康检查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对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脂肪性肝病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所辖地区部分公职人员的人体学指标和血脂、血糖及腹部B型超声波等进行检查,参数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资料完整应检者8 580人中脂肪性肝病1 807例,患病率21.06%。其中体质指数(BMI)不足者3例(0.17%),正常者314例(17.38%)、超重者1 098例(60.76%)及肥胖者392例(21.69%);各年龄组别患病例数分别为:20~岁79例(4.37%)、30~岁375例(20.75%)、40~岁625例(34.59%)、50~岁415例(22.97%)、60岁313例(17.32%);本组病例中高甘油三酯症844例(46.71%)、高胆固醇症97例(5.37%)、混合性高脂血症432例(23.91%)、高血压318例(17.60%)、空腹血糖受损247例(13.67%)和糖尿病150例(8.30%)。脂肪性肝病6种危险因素χ2检验差异均有性统计学意义,与高血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血糖4种危险因素均有正相关性。结论该地区公职人员脂肪性肝病患病率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存在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了解衡水市职工肝胆系统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原因。方法 选择2013年在某医院体检科参加健康体检的衡水市职工24579例,对其肝胆系统B超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衡水市职工肝胆系统常见疾病排在前5位的,从高到低依次为:脂肪肝32.67%、胆囊炎8.19%、肝囊肿6.35%、胆囊息肉3.29%、胆囊结石2.43%。(2)脂肪肝、胆囊炎、肝囊肿的男女检出率分别为41.24%、21.71%;9.34%、6.71%;6.95%、5.58%,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胆囊息肉、胆囊结石男女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胆囊炎、肝囊肿、胆囊结石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趋势χ2分别为97.896、497.040、210.748,P<0.05),脂肪肝、胆囊息肉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趋势χ2分别为93.423、4.199,P<0.05)。脂肪肝以51~60岁之间检出率最高,达39.24%,60岁以上检出率反而降低;胆囊息肉41~50岁检出率最高,为4.27%。(4)国家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工人4类职业人群肝胆疾病的检出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肝囊肿外,国家工作人员在脂肪肝、胆囊炎、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中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7.41%、10.05%、3.63%、2.26%),工人的发病率最低(分别为:29.40%、6.96%、2.90%、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衡水市职工肝胆系统常见的疾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特点,应重视肝胆超声检查,对发病率高的特定人群进行重点宣教,普及健康知识,预防或减少肝胆系统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毛叶挺 《职业与健康》2014,(21):3043-3045
目的了解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对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2013年在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职业机动车驾驶员128人作为接触组,另选某厂后勤人员126人作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血压、血液生化、心电图、B超及五官科等检查。结果接触组高血压、窦性心律失常、ST-T段改变及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糖、甘油三酯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视力下降、视网膜血管和视神经乳头病变及高频听力损伤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机动车驾驶员作业可能会影响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及视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霞  姜文琴  都爱武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11):699-700,703
[目的]调查钻井工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血压、血脂、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脂肪肝水平的关系,为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胜利油田927名钻井工人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年龄、工龄、BMI的不同划分范围各分为3组,分别比较3组之间血压、血清ALT、血脂以及脂肪肝等异常结果的发生率. [结果]胜利油田钻井工人超重、肥胖和血压、血清ALT、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的发生率分别为39.27%、18.66%、30.85%、9.28%、39.59%、37.65%.血压、血清ALT、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的发生率均随着年龄、工龄、BMI的增长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胜利油田钻井工人的高血压、高血脂、血清ALT水平的升高及脂肪肝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工龄与BMI的增长而升高,且超重组与肥胖组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BMI正常组.  相似文献   

16.
曲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6-5058
目的 了解某校职工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该校2007~2011年的体检结果,找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种类,分析其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3年体检中检出率居于前3位的是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其中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在3年中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显著、极显著;而肾囊肿在3年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极显著.女性乳腺增生3年检出率分别为4.77%、14.46%、34.27%,呈上升趋势,差异极显著(x2=193.51,P<0.01).高血压、糖尿病、肝囊肿、胆结石这4种疾病在3年的检出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该校职工的健康教育,各职工自身也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对常见的、多发的慢性疾病做到早检出、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自身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某国有大型煤矿工作场所噪声对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新泰市某国有大型煤矿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随机选择长期接触高噪声(82.8~100.1 LAeq dB(A))428人为观察组,接触低噪声(53.9~71.0 LAeq dB(A))506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工人血清葡萄糖为(5.32±0.79)mmol/L、总胆固醇为(4.72±0.82)mmol/L、甘油三酯为(1.67±1.31)mmol/L、高密度脂蛋白为(1.41±0.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为(2.79±0.68)mmol/L。观察组工人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脂肪肝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工龄的增加,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也增高,各工龄组之间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接触高噪声可能是煤矿作业工人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员工和校园农民工健康现状,为开展健康干预和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校3 943名教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和833名校园农民工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4项血液生化指标(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受检农民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中高血糖为5.88%,高甘油三酯为12.85%,高胆固醇为3.48%,谷丙转氨酶偏高为6.48%;受检教职员工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中高血糖为9.84%,高甘油三酯为31.80%,高胆固醇为22.52%,谷丙转氨酶偏高为11.84%。二者4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水平低于校园农民工;应加强高校教职工和农民工的健康促进工作,做好定期体检和健康干预工作,从而降低慢性病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新疆纺织工人的体质状况,并初步探讨年龄、体型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新疆某纺织厂1319名纺织工人的身高、体质量,检测血压、血脂、血糖,B超观察肝、胆、脾、肾等器官,计算体质指数(BMI)及各疾病的检出率。结果本次参加体检人数共有1319人,一项检测指标以上异常的为1310人,异常率为99.3%,不同性别之间,同种疾病的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大体呈现为男性高于女性;男性职工疾病检出率前3位的是:肺部疾病、三酰甘油偏高、高血压;而女性职工疾病检出率前3位:胆囊炎、总胆固醇偏高、三酰甘油偏高。不同年龄段的之间及不同体型之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肺部疾病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新疆某纺织厂纺织工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加强保健意识,重视定期体检,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改善和提高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企业104670名职工高血脂、肝功异常、高血压及无症状脂肪肝等疾病患病情况,研究年龄及高血脂对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患病情况的影响;获取有关健康的重要信息,提高职工对自身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方法检测104670名职工空腹时的血脂、肝功,并检查脂肪肝及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高血脂组与正常血脂组在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血脂、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等疾病患病率呈现随着年龄增长上升,其中45~6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疾病与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即随着年龄增长疾病发生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脂组的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患病情况高于正常血脂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增长是患高血脂、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血脂可增加高血压、肝功异常、脂肪肝等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