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门诊就医的心肌梗塞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87例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4),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脑心通胶囊1.6 g/次,3次/d,连续治疗4周;超声检查肱动脉内径,心电图检查评估梗死面积及心电图QRS评分,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NT-proBNP水平,ELISA法测定AP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ET水平,硝酸盐还原酶法测定NO,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梗死面积、心电图QRS评分及血清ET、NO、APN、NT-pro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LVDd、LVST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及心电图QRS评分、血清ET、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FMD、NMD及血清NO、APN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梗死面积及心电图QRS评分、FMD、NMD、NO、ET、APN、NT-proBNP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胶囊可改善心肌梗塞患者心功能,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可能与上调脂联素及下调NT-proBNP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表现与临床特点有密切联系,以往多利用ST 段偏移的导联数目及幅度来评估心梗后左室功能变化及预后.近年来,随着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深入研究发现,急性心梗伴QRS 波终末部变形与最终梗死面积、左室功能不全和后期死亡率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68 例急性心梗患者心电图表现,在积极再灌注治疗后,随访超声心动图结果,探讨QRS 终末变形表现与左心室功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8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4 6例和对照组 4 2例 ,2组均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记录每例患者入院即刻和第 3,7,14 ,2 1天的 12导联心电图 ,用Wagner的QRS记分法进行QRS记分 ,预测梗死面积 ;在治疗 3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功能。结果 治疗 2周后 ,治疗组QRS记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明显增高。结论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防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面积延展、缩小梗死面积、保护缺血心肌及恢复心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导心电图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30例经右心导管确定为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的就诊者的心电图.结果:I导联s波振幅,V1导联R波振幅,V5导联S波振幅,AVR导联R波振幅,V1导联R/S,I导联R/S,V5导联R/S,QRS电轴(°)等2组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讨论:12导联心电图在肺动脉高压检查中有重要价值,有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首次入院确诊的1324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心电图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1324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10例(8.31%)化疗后出现QRS波群低电压改变,其中肢体导联低电压40例(36.36%),左胸导联低电压53例(48.18%),胸导联低电压11例(10%),肢低导联低电压+左胸导联低电压6例(5.45%)。老年组患者QRS波群低电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P 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检出的心电图QRS波群低电压患者应及时分析低电压原因,尽早预防和治疗。老年患者化疗后更易检出QRS波群低电压,更应关注心脏情况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电图QRS波群变化状况对住院期间病死率及梗死范围判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病时间在12 h以内的STEMI患者61例,根据入院时其心电图表现分为QRS波终末扭曲组25例和非QRS波终末扭曲组36例。住院期间对其临床特征、肌酸激酶同工酶、动态监测肌酸激酶、死亡例数进行记录。结果 QRS波终末扭曲组的患者年龄相对较大,ST段抬高导联数相对较多,入院时患者Killp分级大于1的较多,同时有较高的CK水平。2组在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分别为20%和6%,个别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QRS波终末扭曲与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心电图QRS波终末扭曲对STEMI患者的梗死范围及住院期间病死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观察了急性下壁心肌梗塞97例,发现早期心电图上胸前导联有ST段压低组较无ST段压低组病情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情危重的一项指标。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对象:本院1983年4月至1994年4月间,按照WHO诊断标准,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共97例,不包括同时合并前壁、前间壁侧壁并除外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者,不合并左或右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以及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 2.方法:入院后立即描记12导联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8.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塞的患者的发病率较高而生存率较低[1].该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情况差别较大,所以早期对心肌梗塞患者结合中医辨证思想进行评估,规避不良事件,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本院85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评估,观察其预后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来源于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明确诊断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共88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5例,所有入选的病例中,男性44例(51.8%),女性41例(48.2%),年龄42~85岁(平均年龄68.5 ±7.4岁).按照我国《急性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纳入条件为:①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心绞痛;②典型的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 0.05 mV,或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倒置>0.1 mV);③心梗三项(cTnT、cTnI、CK)高于正常上限的两倍.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间大于24h患者;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神经系统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③哺乳期、妊娠期的妇女.本研究计划得到了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诊治的宽QRS波心动过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诊断室速的心电图线索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1房室分离;2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3无人区心电轴;4 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 R;5胸导联均无RS波;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搏,本组患者均得到明确诊断。结论:体表心电图能够准确的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血清肌钙蛋白I(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Q波、ST段的相关性 ,以了解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情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段系列采血测定血清cTnI峰浓度 ,检查标准 18导联心电图 ,统计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 ,病理性Q波总幅度 ,最大病理性Q波 ,ST段抬高的导联数 ,并与血清cTnI峰浓度比较。同时考虑对冠脉再灌注的影响。结果 不论再通与否 ,AMI(包括前壁、下壁 )患者标准 18导联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目以及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与血清cTnI峰浓度有明显的等级相关性。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峰浓度与心电图病理性Q波的总幅度、最大病理性Q波幅度、出现病理性Q波的导联数目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导联数目对判断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QT间期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上各导联时限变异的程度。其大小可反映各部分心室肌复极化不均匀的程度。因此,QTd对于判断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38例AMI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初步探讨QTd对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1对象与方法1,1对象:AMI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平均6O29(25~83岁)。均为发病24h内就诊并摘记心电图者,根据WHO标准为首次Q波型梗塞,其中前壁心肌梗塞23例,下壁12例,于壁并前壁3例。凡存在电解质紊乱、心房纤颤、束支阻滞及服用了影响心肌复极药物的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心电图QRS波群振幅特点并分析其康复指导临床意义。方法 2015年3月—2017年3月,7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观察组[依据QRS波时限又分为≥120 ms组(31例)、120 ms组(40例)]、对照组,记录心电图、心脏彩超结果,对比两组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12导联QRS振幅之和(12∑QRS总振幅)及观察组不同QRS波时限患者QRS总振幅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指数(LVEF)、左房内径(LAD)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SV5+RV1振幅、SⅢ+RⅠ振幅、12∑QRS总振幅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QRS总振幅、LVEF:≥120 ms组低于12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120 ms组大于12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D:≥120 ms组与120 ms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越长,振幅越低,与心功能紧密相关,在康复治疗时需要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标准Ⅰ导联创新连接方式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健康体健者50名,每例受检者分别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创新A、B、C导联心电图,再把左上肢(LA)电极接右耳(RE),左下肢(LF)电极接左耳(LE),右上肢(RA)电极仍接右上肢,开机做六个肢体导联心电图,比较常规导联心电图与创新连接方式心电图的差别,分析心电图变化幅值与RA、RE、LE三点电势差的关系。结果 A导联方式: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Ⅱ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完全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基本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约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B导联方式:12导联心电图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几乎完全一样;C导联方式:Ⅰ导联为等电位线,Ⅱ导联与常规导联基本一样,Ⅲ、aVF导联心电图与Ⅱ导联心电图一样,aVR、aVL导联心电图为Ⅱ导联心电图减半后的翻转;胸导电压增高幅值约为常规Ⅰ导联的1/3。结论 B导联方式基本可以替代常规12导联心电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A、C导联方式由于Ⅰ导联心电图波幅低小或呈等电位线,信息量减半,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极胸导联(Fontaine导联)心电图各参数值的变化。方法64例住院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导联和双极胸导联检测,对其P波的幅度、极性以及与QRS波群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双极胸导联中FI导联P波形态、P波时限与v,及Ⅱ导联无明显差别,但P波振幅明显高于二者(P〈O.05)。QRs波时限与常规导联相似,QRS波形态,FI与V.相似、FⅢ与V5相似(P〉0.05)。结论Fontaine导联清楚显示P波的同时,还可显示类似V,导联图形,在心律失常的分析中明显优于常规导联心电图。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0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慌,做心电图检查诊为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示:aVL导联P—QRS—T规律出现。频率44次/min,酷似窦性心动过缓、窦房及房室传导阻滞。aVF导联心率75次/min,在正常P—P间期后出现长P—P间期,其后又出现4个正常P—P间期。V6导联又有此种表现,心电图诊断:房性早搏(房早)二联律连续未下传。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的病理资料,通过对120例首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观察将心肌梗塞分为Q波型与无Q波型,后者又进一步分为ST段型、T波型与正常心电图型。经对比,以上诸型在病理生理、临床及预后方面存在着差异。①Q波型心肌梗塞比无Q波型心肌梗塞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减低,舒张末压和肌酸磷酸激酶明显增高。②无Q波型心肌梗塞患者住院病死率远低于Q波型,尤其是T波型预后较好,但远期病死率两者相似。③ST段型病死率高,尸检证实常并有新近期及(或)陈旧性穿壁性心肌梗塞。④两型冠状动脉病变数目无差异,但以无Q波型心肌梗塞后心肌缺血较多见。由此认为,新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对诊治心肌梗塞及判断预后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心电图右上肢导联变化在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将122例心脏右室心肌病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与140例正常人心电图作对照.结果 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右上肢导联出现fQRS检出率为35.2%,健康组检出率为9.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脏右室心肌病患者右上肢导联呈QR型、rSr型及rSR型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而呈Qr型者所占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组相比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右上肢导联呈碎裂QRS波明显增多,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右上肢导联Q波或S波振幅减小,且R/S比值明显增大.结论 心脏右室心肌病变患者的ECG右上肢导联独有改变,可以成为心脏右室心肌病变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QRS记分法观察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 将 2 4 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胶囊结合常规西药治疗组 (治疗组 )及单纯常规西药治疗组 (对照组 ) ,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 7天及第 30天心电图QRS分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第 7天及第 30天心电图QRS分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 (P <0 .0 1) ;而对照组在治疗第 7天及第 30天心电图QRS分值均略高于治疗前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心脉通胶囊能显著限制并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19.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指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QRS波终末部和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mV,呈现圆顶或穹窿样改变.长期以来,早复极综合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心电图变异,然而最近多项研究揭示,早复极综合征与特发性心室颤动及心脏性猝死可能存在密切关系,故ERS的临床意义、发生机制、与众多的ST段抬高心电图的鉴别诊断在近年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李辉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2):102-103
目的: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出现QRS波时限延长的意义,指导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法: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将全部入选心衰患者分成两组,观察两组慢性充血心衰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与QRS波时限的关系。结果:QRS波时限与左室舒张末内径相关。结论:充分利用心电图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