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肺炎衣原体肺炎家庭爆发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肺炎衣原体肺炎家庭爆发报告张进川,张东,刘长庭,蔡少华我们收治1例肺炎患者,用多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不愈,进一步调查发现其妻于、女儿、孙女同期内相继患肺炎,故取患者及其妻子、女儿双份血清作血清学检查诊断为肺炎衣原体肺炎,用白霉素和四环素治愈。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肺炎衣原体感染—支气管哮喘新的致病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病原体,近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肺炎衣原体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有关。肺炎衣原体在哮喘患中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和重复感染,肺炎衣原体抗体的产生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可能通过参与哮喘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或作为促发因子导致哮喘发作。对证实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哮喘患进行抗肺炎衣原体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心房颤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44例心房颤动患者,45例健康对照,应用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G、IgM抗体滴度。结果对照组与心房颤动患者肺炎衣原体总感染率分别为42%和87%,其中既往感染率分别为42%和70%,急性感染率分别为0和18%。心房颤动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两组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均为阴性。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肺炎衣原体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了解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110例,同时采集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采取静脉血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0%(77/110),其中17例(16%)有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12例(11%)痰和(或)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结果阳性,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为23%(25/110)。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和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分别为57%、35%、26%和25%),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结论结果提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阳性率较高,提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近年来发现肺炎衣原体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尤其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人群中肺炎衣原体感染很普遍,其抗体检出率为40%~60%;在成年人中,男性肺炎衣原体抗体的阳性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结论相一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肺炎衣原体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应的正常人群,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尤其是斑块中可以找到肺炎衣原体原体。经鼻接种肺炎衣原体的新西兰白兔喂正常饲料可以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本文从诸多方面综合近五年的研究成果,讨论二者相关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推测肺炎衣原体致动脉粥样硬化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肺炎衣原体感染状况,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技术对16l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和4l例非冠心病思进行肺炎衣原体DNA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肺炎衣原体DNA阳性率为44.17%,非冠心病组阳性率为7.32%,前阳性率非常显高于后(P<0.01)。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心病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痰培养及血清学联合检测肺炎衣原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了解成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96例患者及48例健康献血员同时行显微免疫荧光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前者37例同时行痰HEP-2细胞培养分离肺炎衣原体。结果26例患者(29%)血清学IgG≥1:512或IgM≥1:32提示急性肺炎衣原体性呼吸道感染,其中以急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多见(分别为35.8%及30.0%)。对照组无一例出现急性感染血清学滴度。痰培养8例阳性(21.3%,8/37)经兔抗鼠免疫荧光染色确诊为肺炎衣原体。结论成人肺炎衣原体性急性呼吸道感染并非少见,应重视肺炎衣原体检测并给予特殊处理。  相似文献   

8.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肺炎衣原体在体内的传播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的相互作用,以及肺炎衣原体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心肌梗塞后病人血液中的肺炎衣原体IgG水平变化,以观察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否参与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方法:907例心肌梗塞的住院病人和同期住院的冠脉造影证实冠脉管壁光滑无斑块的132例对照。在心肌梗塞组,根据取血时心肌梗塞时间长短不同,把病人分7个组,即:1~15天;15~3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中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对比各组间抗体阳性率。并考虑到冠心病的其它危险因素有:年老、男性、吸烟、糖尿病、血脂紊乱、高血压、脑力劳动和体重指数。结果心肌梗塞组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为27.7%,与对照组的23.5%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心梗后有明显的时间依赖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的动态变化,心梗后15天内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最低(20.9%),3至6个月阳性率最高(44.6%),此后,逐渐下降。结论心肌梗塞后不同时间段的特异性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率动态变化,提示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了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是新近发现呼吸道病原体,已有研究表明,慢性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参与COPD的发病机制。 本文就COPD与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关系及肺炎衣原体感染在COPD中的可能的作用机制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成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斑块中检测出肺炎衣原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索肺炎衣原体感染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利用肺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上的保守序列设计的3条引物,通过多聚酶链反应检测32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粥样硬化斑块以及7例正常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肺炎衣原体。结果发现,32例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有14例多聚酶链反应阳性.阳性率为43.75%,7例正常冠状动脉中无一例阳性,阳性率为0%。结果提示肺炎衣原体在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和正常冠状动豚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肺炎衣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气管炎、副鼻窦炎的常见原因,其它和肺炎衣原体有关的呼吸道疾病是哮喘和中耳炎。Ogawa等报道从中耳炎患者抽取的渗出液中分离出肺炎衣原体.并从其中6例患者中发现肺炎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因急、慢性中耳炎在儿童中非常常见,故本文旨在探讨肺炎衣原体在这个年龄组是否为中耳炎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5月对北京地区134例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及与此配对的134例因其他疾病就诊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采用微量荧光试验检测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其阳性率分别为93%和89%(P>0.1)。两者患者抗体几何均数差异也未见有显著性(55.9±4.2对41.7±2.8,P>0.1)。4例(4/30)肺炎和6例(6/81)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学诊断为近期肺炎衣原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在肺炎衣原体感染者的伴随频率显著高于非肺炎衣原体感染者(P<0.05)。肺炎衣原体IgG抗体几何滴度在具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显著高于无该病史患者(P<0.05)。134例研究组患者咽后壁拭子肺炎衣原体分离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14.
肺炎衣原体感染—支气管哮喘新的致病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病原体,近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有关。肺炎在原体在哮喘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和重复感染,肺炎衣原体抗体的产生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可能通过参与哮喘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或作为促发因子导致哮喘发作。对证实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哮喘患者进行抗肺炎衣原体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呼吸道衣原体感染的状况。方法采用放线菌酮处理的Hela229细胞、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对健康老年组、老年呼吸道感染组及肺部肿瘤组的咽拭子及纤维支气管镜标本进行了衣原体的分离培养鉴定。结果健康老年组66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均未分离到衣原体。呼吸道感染组135保做了沙眼在原体分离,7例阳性,阳性率为5.18%;其中113例亦做了肺炎衣原体分离,也有7例阳性,阳性率为6.19%;而113例标本中均未检出鹦鹉热衣原体。42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上述3种衣原体检出的结果分别为沙眼衣原体阳性率11.90%(42例中5例阳性),肺炎衣原体阳性率为14.28%(21例中3例阳性),21例标本中均未检出鹦鹉热衣原体。结论肺炎衣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均可能是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因之一,对老年人肺部肿瘤患者呼吸道衣原体感染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呼吸道病原体,近来的研究资料表明肺炎衣原体感染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有关.肺炎衣原体在哮喘患者中主要表现为慢性感染和重复感染,肺炎衣原体抗体的产生与哮喘的发作密切相关,肺炎衣原体可能通过参与哮喘的变态反应和炎症反应或作为促发因子导致哮喘发作.对证实存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哮喘患者进行抗肺炎衣原体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7.
一对检测肺炎衣原体的新引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更敏感的肺炎抗原体PCR检测方法,根据肺炎衣原体种特异性 53kDa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53A、53B,用PCR进行肺炎衣原体的检测研究。结果该引物仅能扩增肺炎衣原体DNA,而与沙眼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不反应,且对呼吸道常见病原菌之DNA的扩增亦为阴性,它能扩增出少至10fg的肺炎衣原体DNA,比我们以前合成的一对肺火衣原体16s rDNA基因检测引物Cpnl、Cpn2更敏感,分别用这两对引物检测30例有呼吸道疾患病人的鼻咽拭子标本,PCR的阳性符合率为86.7%。表明53A、53B是一对有效、敏感的肺炎衣原体检测引物。  相似文献   

18.
肺炎衣原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衣原体研究进展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饶贤才综述俞树荣审校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是新近命名的一种以引起人肺炎为主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多样,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本文对近年来肺炎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研...  相似文献   

19.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在哮喘致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炎衣原体、支原体在哮喘致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国际学者极大的兴趣。随着对肺炎衣原体、支原体与哮喘相关性认识程度的加深,结合众多学者所做的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现将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在哮喘致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肺炎衣原体具有感染动脉的能力和途径;体外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证实: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各阶段,肺炎衣原体与靶细胞相互作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加速其进程;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兔模型能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抗生素的干预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基因多态性与基因突变影响个体对肺炎衣原体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