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耐力,改善病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ACBT)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心脏康复科住院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心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包括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用力呼气技术),训练4周。对比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 训练4周后,观察组患者6MWD,MLHFQ及AD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可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呼吸困难及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及对总体有效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6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3例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整体有效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干预后的每搏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护理整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心功能改善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末径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力限制、心理情绪、疾病症状、社会关系四个方面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改善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6年在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CHF患者2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42)和观察组(n=143)。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标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干预后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心肌质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LVEF、E/A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LAD短于对照组,LVMI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LHF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遵医服药、合理膳食、控制烟酒、康复训练、自觉调整状态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健康宣教有利于改善老年CHF患者心功能及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9.07±8.35)分,对照组为(69.13±6.88)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的控制、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的应用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解析。方法将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确定诊断的45例患者,其中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称为常规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3例开展人性化护理干预称为干预组。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对照解析。结果出院2个月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共计纳入8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用药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MH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护理等临床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9~ 2011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LEVF和BNP恢复程度也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在治疗的同时显著改善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其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掌握率97.6%高于对照组的总掌握率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增强疾病知识,对预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护理所获取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受慢性心衰治疗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就诊顺序平均分为施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及自我保健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Ⅲ~Ⅳ级心功能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心力衰竭治疗指南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增加护理干预,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自我保健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自我保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心理状态(SAS评量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更低(P0.05);与护理前对比,两组护理后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2)与对照组的66,67%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水平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6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结果 9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45. 81±10. 33)分,我们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高(自我护理水平高组,58例,60. 42%),另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低(自我护理水平低组,38例,39. 58%)。自我护理水平高组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和MLHFQ总分均明显低于自我护理水平高组同期评估结果(P <0. 01)。结论自我护理能力高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理想。  相似文献   

17.
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运动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给予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0 w的康复运动。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6 MWD)、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并利用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表(MLHFQ)测定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康复运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 MWD、BNP、LVEF、LVEDD和生活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康复运动治疗20 w后,康复运动组6 MWD增加,BNP水平显著降低,LVEF明显升高,LVEDD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康复运动能有效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水平,调节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状态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89.6%高于对照组72.9%,且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护理后的SM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护理干预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提升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方式分别使用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和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 MLHFQ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与对照组12个月时比较,干预组各领域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F-36简明量表对生活质量的评价:与对照组12个月时比较,干预组各维度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系统化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