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结直肠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较高,且其死亡率居高不下.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十分关注微小RNAs(microRNAs,miRNAs)与结直肠癌的关系.miRNAs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miRNAs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miRNAs可以通过转录后基因调控的方式,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调亡以及对化疗的敏感性等.在这里,我们回顾了近年来关于miRNAs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文献,了解mi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直肠癌化疗耐药以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结直肠癌进展的生物学过程,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进化高度保守的内源性、小分子非编码RNA,其异常表达时不仅可以通过调控DNA甲基化或诱导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也可以直接或间接的作用Wnt/β-catenin、PI3K、K-RAS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s,E M T)等信号调节通路的相关靶点,在各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复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mi RNAs在结直肠癌中异常表达,并且参与和调控了结直肠癌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因而深入研究mi 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有望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19-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单链RNAs,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多种正常细胞过程以及肿瘤发生.已有证据证实,不少miRNAs参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病变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s,可作为胃肠道疾病特异性诊断的分子标志,但检测组织中的miRNAs用于早期诊断疾病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血清miRNAs也具有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潜能,为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并可能应用于疾病的预后评估、监测和治疗等领域.现就血清miRNAs的来源、特点、检测方法及在胃肠道疾病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多数患者初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因此对于CRC的早期发现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CRC筛查方法在检测腺瘤和早期CRC方面不够灵敏和特异。炎症在CRC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血细胞计数可以反映CRC中的炎症反应,本文回顾和总结血细胞相关标志物在CRC的发生、进展、预后等方面的研究,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及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结合,抑制靶miRNAs翻译或直接使其降解,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结直肠癌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促癌或抑癌基因的角色,可作为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结直肠癌是一类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肠道肿瘤。本文对miRNAs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诊断、治疗及耐药性等最新研究进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18年,一项来自185个国家的36种癌症的全球报告指出,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始终高居前位~([1]),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CRC的预后与早期筛查、诊断、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早期CRC因淋巴结转移率低而预后良好,内镜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而中晚期CRC  相似文献   

7.
外泌体是各类细胞几乎都分泌的脂质双分子层囊泡,其中包含circ RNAs、micro RNAs、蛋白质和核酸等.circ RNAs充当mi RNAs分子海绵调节基因转录.本文综述了外泌体circ RNAs的生物发生、功能、分离鉴定及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预后、治疗和耐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雅丽  李袁飞 《山东医药》2022,62(1):90-93,110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从癌前病变进展至癌一般需要5~10年.但结直肠癌早期常无自觉症状,大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症状就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而中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提高结直肠癌预后至关重要.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是结直肠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组不稳定类型,它通过在同一肿...  相似文献   

9.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早期发现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进行有效的筛查可以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经出现多种CRC筛查方法,如粪便检查、结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结肠造影等,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本文旨在回顾既往发表的文献,评估不同筛查方法早期筛查CRC的效果和优缺点,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yclin D1、p21WAF1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CRC患者的肿瘤切除标本(CRC组)及癌旁组织(癌旁组)、12例CRC癌前病变(癌前组)、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正常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yclin D1、p21WAF1表达.结果 与癌旁组、癌前组及正常组比较,CRC组Cyclin D1表达率升高,p21WAF1表达率降低(P均<0.01);正常组Cyclin D1表达率明显低于癌前组、癌旁组(P均<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Cyclin D1和p21WAF1表达率呈负相关(r=- 0.257,P<0.01).CRC组Cyclin D1、p21WAF1表达率与Dukes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1).结论 1Cyclin D1、p21WAF1在CRC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CRC早期诊断和预后评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探索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对高危人群进行无创性肿瘤标志物筛查,可减少影像学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人数,并可提高患者对筛查的依从性,为治疗争取时间。该文主要对用于肝细胞癌(HCC)、结直肠癌(CR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miRNA、血清蛋白标志物、细胞学标志物等作一综述,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microRNAs(miRNAs)是一种长度为19-24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s,他们通过下调基因表达广泛参与各种重要的生命进程,如细胞凋亡、分化、增殖及个体发育等.最近研究表明,miRNAs可调控许多参与大肠癌(coloreetal cancer,CRC)发生发展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通路,如Wnt/β-连环蛋白,KRA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P53信号通路等.此外,单核苷酸多态(SNPs)对CRC中miRNAs表达的影响及miRNAs在CRC表观遗传学改变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miRNAs调控网络在CR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CRC)的发生是结肠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累积的结果。基因甲基化被认为是肿瘤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分子改变,且往往发生在肿瘤早期,并可以在患者的粪便和血液中被检测到,因此,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早期临床诊断。此文对与结直肠癌早期检测、转移及预后相关的基因甲基化的分子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CRC)在我国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已跃居第3~5位。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最重要指标是肿瘤的分期,早期预后好而晚期预后不佳。早期癌症的筛查依赖各项筛查技术的开展,如粪便潜血试验(FOBT)、粪便脱落细胞检测、断层扫描成像(CTC)、肿瘤生物标记物、肠镜检查等。本文将参考现有的国内外最新结肠癌筛查指南,结合各项筛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各项结肠癌早期筛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筛查技术的效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CRC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据文献报道,CRC上皮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其发生和转移的重要步骤。在肿瘤的恶性演进过程中,EMT使得肿瘤细胞得以浸润和转移到远处部位。miRNAs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miRNAs的异常表达与CRC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miRNAs可以通过转录后基因调控的方式,来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以及对化疗的敏感性等。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进展期,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目前,分子标记物诊断结直肠癌备受关注。目的:探讨Rab5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35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非癌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21例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以及结肠癌细胞株HCT116、HT-29、LoV o、SW480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中的Rab5A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4例患者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非癌组织中的Rab5A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患者癌组织中的Rab5A蛋白表达;分析Rab5A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Rab5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P=0.003);结肠癌细胞株HCT116、HT-29、LoV o、SW480中的Rab5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结肠上皮细胞株NCM460(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Rab5A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非癌组织。11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51例(46.4%)为Rab5A低表达,59例(53.6%)为Rab5A高表达。Rab5A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和TNM分期相关(P=0.008;P=0.002;P=0.010)。Rab5A高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52.1%对77.5%,P0.05)。Rab5A、血清CEA和TNM分期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0.009;P=0.006;P=0.017),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6;P=0.032;P=0.014)。结论:Rab5A参与了结直肠癌的恶性演进过程,其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研究表明,CRC发生与结直肠上皮原癌基因的突变、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组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和环境等共同因素相关,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微小RNA-499(microRNA-499,miR-499)是近年来发现的肌球蛋白基因编码的miRNA(miRNA encoded by myosin gene,myo-miR)家族新成员,miR-499在CRC中存在异常表达,有望成为CRC早期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在世界各国都是高发性疾病.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重要成分,在CR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CAFs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及外泌体、激活多种相关信号通路促进CRC的侵袭、转移、代谢和耐药、免疫抑制等,也可作为CRC的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因此,研究CAFs在CRC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具体的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以期为CRC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本文就CAFs在CRC发生发展中的多种调控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介绍CAFs在调节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代谢和耐药、免疫抑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结直肠癌、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的差异表达谱,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01/07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泰州市人民医院结直肠癌、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以及结直肠腺瘤标本,提取组织总RNA,采用illumina microRNA芯片技术检测3种不同类型组织中miRNAs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芯片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将结直肠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miRNAs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种不同类型结直肠组织中miRNAs表达有明显差异,结直肠癌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有65个miRNAs表达异常(P<0.001),其中35个上调,30个下调,而腺瘤与正常结直肠组织相比,有55个miRNAs表达差异(P<0.001),其中上调29个,下调26个.有25个miRNAs相对于正常组织同时在结直肠癌和腺瘤中异常表达,其中高表达12个,低表达有13个.与腺瘤相比,结直肠癌中有25个miRNAs表达异常(P<0.01),其中13个上调,12个下调.进一步定量PCR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相比,在癌组织中miR-552,miR-142-...  相似文献   

20.
虽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不断优化,但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在不断攀升.因此"治未病"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抑癌基因启动子CpG岛(CpG islands, CGI)高甲基化由于其有可逆性特点及其是CRC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并且影响药物耐药性、疾病治疗及患者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此外研究表明不良饮食选择、缺乏身体活动、过量饮酒和不健康体重等CRC危险因素调节启动子CGI高甲基化,这将有助于开发新的与甲基化相关的癌症预防策略.本文主要从抑癌基因甲基化与CRC风险因素相关关系、意义及调节机制方面做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