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按摩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确诊为视疲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施图伦滴眼液滴眼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施图伦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疗法,疗程均为4周。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74.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可以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相关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并具有操作安全、易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显示终端视疲劳(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VDT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揿针治疗,攒竹穴与太阳穴交替贴埋。两组疗程均为10d。对治疗前后的视疲劳症状和体征进行评分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分别为(15.08±4.83)分、(5.84±4.01)分,对照组分别为(14.22±4.16)分、(9.82±5.53)分,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VDT视疲劳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优于单纯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韦氏三联九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单纯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肝郁脾虚型老视合并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92只眼)肝郁脾虚型老视合并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脱落2例)。观察组予韦氏三联九针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穴取上明、承泣、攒竹透睛明、丝竹空透太阳等,针刺隔日1次,每周3次,滴眼液每天3次,每次1滴;对照组仅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两组均7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视疲劳核心症状评分、调节幅度、调节滞后量及最佳平均矫正视力。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视疲劳核心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调节幅度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1、2周后调节幅度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调节滞后量下降(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视疲劳核心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调节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调节滞后量及最佳平均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韦氏三联九针联合七叶...  相似文献   

4.
王燕  庞龙  欧扬  袁远  黎红梅  邱波 《新中医》2014,46(7):133-135
目的:评价消朦灵治疗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108只眼)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56只眼)和对照组30例(52只眼)。治疗组予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滴眼液)联合口服消朦片治疗,对照组仅予以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连续用药12周;观察用药前后视力、眼底病变、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低视力区比例下降,高视力区比例增加,治疗组视力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均较治疗前视力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眼底病变有所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评分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朦片对气阴两虚兼痰瘀互结证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薄角膜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术后早期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3月在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就诊的薄角膜近视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后1周诉双眼视疲劳患者65例130眼,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70眼和对照组30例60眼。2组术后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液和0.1%玻璃酸钠眼液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观察2组治疗1周、2周、3周和4周后主觉症状(视疲劳评分)和客观调节指标(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调节滞后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1周、2周、3周后视疲劳症状评分和调节滞后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4周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可改善薄角膜近视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患者术后早期视疲劳症状及眼调节能力,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杞菊地黄丸内服治疗视频显示终端(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杞菊地黄丸内服治疗VDT视疲劳46例(92只眼),4周后评定效果。结果本组显效35例(76%),有效9例(20%),无效2例(4%),总有效率达96%。结论针刺结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与杞菊地黄丸内服能有效缓解VDT视疲劳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给予六君子汤放施图伦滴眼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施图伦滴眼液滴眼。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6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图伦滴眼液治疗视疲劳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融合训练治疗肌性视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融合训练对外隐斜引起的肌性视疲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外隐斜导致肌性视疲劳患者进行屈光、隐斜、AC/A、融合功能检查后在屈光矫正基础上应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融合训练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AC/A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融合功能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持续阅读时间分别为20.1±5.1分钟和40.2±9.1分钟,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融合训练能明显缓解外隐斜引起的肌性视疲劳症状.改善患者的融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对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近距离工作致青少年低度近视并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2周组28例、治疗4周组2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2周组和治疗4周组均采用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分别治疗2周和4周;对照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点眼,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对各组患者进行视疲劳症状评分并测定调节功能。结果治疗后2、4周各组视疲劳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5)。各组治疗前后调节功能、双眼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双眼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量及以治疗4周组疗效最佳(P0.05)。结论相对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眼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敷贴法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调节灵活度、调节滞后以及负相对调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揿针疗法对视频终端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确诊为视频终端综合征(VDTS)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揿针组、西药组各40例,揿针组患者单纯采取揿针进行普通埋针治疗;西药组单纯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治疗;联合组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下,采用对揿针三联法配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3组视疲劳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检查、疗效指数、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R)、CIAS-R与症状积分改善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视疲劳症状积分、BUT、泪液分泌量、疗效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联合组分别与揿针组和西药组相比,在视疲劳症状积分、BUT、泪液分泌量检查、疗效指数、CIAS-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AS-R的变化与与视疲劳症状积分、临床疗效的r分别为-0.286、-0.256,P0.05。结论 VDTS视疲劳与患者互联网依赖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本研究基于的认知行为疗法正是可以进行认知的纠正和行为的干预,再采用揿针三联法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3月1日之间,我科收治患有干眼症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以及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指标变化、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观症状积分、泪液分泌实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染色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t=12.526、10.517、8.149、7.036,P=0.000、0.000、0.009、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治愈率为90.16%,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5.41%,两者差异显著(χ2=13.058,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两者差异显著(χ2=9.526,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眼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发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施图伦滴眼液)联合眼部穴位按摩治疗儿童视频终端(visual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VDT视疲劳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施图伦滴眼液点眼,1滴/次,3~4次/d,研究组在使用施图伦滴眼液的同时,按摩眼周的丝竹空、承泣、攒竹、睛明、四白穴,2次/d,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1)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干预前研究组的BUT及SIT分别为(7.75±2.69)s和(9.47±3.03)mm,对照组为(7.89±2.58)s和(9.53±2.57)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为(10.28±3.79)s和(12.25±3.10)mm,对照组为(9.21±3.44)s和(10.47±3.26)mm,均较干预前增加(P<0.0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瞬目次数:干预前研究组(18.67±5.24)次/min,对照组(18.05±6.34)次/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3,P=0.290)。干预后研究组(13.58±5.58)次/min,对照组(16.32±6.366)次/min,均较干预前降低(P=0.00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2.353,P=0.021)。(3)临床疗效:研究组显效34例(64.15%),有效17例(32.08%),无效2例(3.77%),对照组显效24例(45.28%),有效21例(39.62%),无效8例(1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P=0.026)。结论施图伦滴眼液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对VDT视疲劳患儿眼表环境和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用施图伦滴眼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解肌通络法治疗视频终端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视频终端视疲劳患者53例106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52只眼)和治疗组(27例54只眼)。对照组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治疗组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滋补肝肾解肌通络中药方口服,以1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视疲劳症状评分、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调节灵敏度,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7例54只眼,显效19只眼,有效26只眼,无效9只眼,总有效率83.3%;对照组26例52只眼,显效13只眼,有效16只眼,无效23只眼,总有效率55.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视疲劳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泪液分泌,调节灵敏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相对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给予视频终端视疲劳患者滋补肝肾解肌通络中药治疗,有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视疲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滴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3.3%,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腌包配合穴位按摩是一种治疗视疲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视疲劳患者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共计6个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视疲劳患者182例,在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治疗后,跟踪回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182例患者中,显效153例(84%),有效23(12.6%)例,无效6例(3.3%)。总有效率96.7%,不良反应3例(1.6%)。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快速、安全、有效缓解视疲劳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金珍滴眼液对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VDT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金珍滴眼液治疗,试验组予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金珍滴眼液治疗。比较2组近距离用眼时间、症状积分、明视持久度值、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8.1%,显著高于对照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临床症状积分、明视持久度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明视持久度值均显著升高(P0.01),临床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1);且试验组坚持近距离用眼时间、明视持久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症状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珍滴眼液和清润养目口服液治疗VDT视疲劳均有效果,但清润养目口服液联合金珍滴眼液治疗效果要优于单纯应用金珍滴眼液,对VDT视疲劳采取综合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者视疲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由于视频显示终端工作造成的视疲劳患者60例,使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进行治疗,记录用药前后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用药一个月后,显效49例(81.7%),有效9例(15.0%),总有效率96.7%。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能有效缓解因VDT工作造成的视疲劳的各种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6,(12):1666-1667
目的:观察隔核桃皮壳眼镜灸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视疲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施图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隔核桃皮壳眼镜灸,10d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症状改善均显著;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6.03±3.10分,对照组10.47±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6,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9,P0.05)。结论:隔核桃皮壳眼镜灸能有效改善视疲劳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羟糖苷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500例视疲劳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00例)和治疗组(20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羟糖苷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羟糖苷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疲劳采用羟糖苷滴眼液联合针刺治疗的效果较单纯羟糖苷滴眼液治疗更胜一筹,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元奇  田青青  曹岐新 《新中医》2015,47(10):165-166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视觉显示终端(VDT)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VDT视疲劳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6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VDT视疲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