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住院的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n=86)与对照组(n=86),观察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为65.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7-11~2018-02期间接受诊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给予法舒地尔+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法舒地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炎性因子各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S-QO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用药2wk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42/46),高于对照组75.56%(34/45)(P0.05);用药2wk后观察组血清IL-6、TNF-α及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2wk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法舒地尔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为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6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为(12.02±5.22)分,对照组为(17.11±4.21)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脑神经功能得到了很好的完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后基本上没有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就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明显增强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川芎嗪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温阳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温阳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之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金钠多组(金钠多加早期康复)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早期康复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结果:金钠多组治疗后血脂、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金钠多结合早期康复能改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王冰  吕关健 《现代保健》2012,(8):125-126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将发病72h内住院的5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常规治疗:阿司匹林口服,胞二磷胆碱钠静滴;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15d,在治疗后测查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6-01~2017-12期间到我院住院治疗的1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n=69)与观察组(n=69)。在常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肌氨肽苷治疗,观察组加用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脂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及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给予肌氨肽苷联合醒脑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减少对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改善血脂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当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银杏达莫注射液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68例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84例,参照组患者行丹参注射液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行银杏达莫注射液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指标评分与参照组大致相当,统计学无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前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结论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银杏达莫注射液药物治疗,能取得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12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2例,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对照组.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26/32)、80.0%(24/30)、97.1%(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16/31),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HIE时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2.
辛水芹 《现代保健》2010,(23):73-74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81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4 d;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P<0.05),神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都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复方丹参组佳(P<0.05).结论 丹红是治疗老年老年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d,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计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并监测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6%和77.1%,而对照组则分别为28.6%及62.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更显著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2016,(8):1102-1104
目的分析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性溶栓联合绿色通道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经传统急诊救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通过标准流程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选择急性溶栓治疗结合绿色通道构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溶栓时间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溶栓治疗结合绿色通道的构建能够缩短溶栓时间,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从而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随机将2017年7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接收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参照组(47例,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47例,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试验组治疗后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理状态等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6.38%)例低于参照组11(23.40%)例,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与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对促进患者预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可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且其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的60例神经内科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梗死面积、临床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梗死面积分别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丁苯酞胶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则早期阶段予以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阶段予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具有多重药理作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丁咯地尔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37例脑梗死患者给予丁咯地尔静滴治疗2周,并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测定血液流变学.结果 丁咯地尔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9.2%和72.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3%和54.3% (P<0.05).结论 丁咯地尔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抑制血栓形成,防止梗死灶进一步发展,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0.
崔丽茹 《药物与人》2014,(9):208-20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纳洛酮治疗,10d为一疗程。观察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则为77.14%(P〈0.05)。治疗后2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氟缺血性脑病,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的NBNA评分,降低hs—CRP水平,较好地减轻HIE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