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干预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34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例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17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血糖值.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01);2组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h血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和2个月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稳定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恢复的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从我科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8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另给予家庭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1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出院时有改善,且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康复干预能明显稳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3.
张迪  秦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8):1356-135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城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5年2月在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而治疗组给予医院组织的糖尿病同伴支持团队支持教育,干预周期为3个月。 结果 干预后2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降低,而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上述指标在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均呈现明显的下降(P<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的4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同时干预后治疗组的4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8.3%和85.0%,治疗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胰岛素治疗在城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胰岛素分泌与抵抗指数,而同伴支持团队健康教育的参与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血糖水平的降低,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处方饮食与单一处方饮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21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组患者实行个体化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处方饮食+胰岛素治疗。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结果 营养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三餐后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水平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处方饮食可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院区2011年5月~2012年12月收治入院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空腹血糖、三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比胰岛素强化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治疗1年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及HbA1c。结果 本组100例新诊断2型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胰岛水平及C肽有所改善。治疗2个月及1年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C肽及HbA1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以上.患者仅需口服少量降糖药物治疗即能维持良好血糖控制。结论 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恢复代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血糖、胰岛素浓度、C肽,使患者的糖尿病回到2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更早期阶段,其总体疗效明显,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取得较好的血糖控制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3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保持血糖稳定、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在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糖值。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者1和3个月时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李艳 《求医问药》2014,(21):174-175
目的:探讨分析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30例患者均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在进行治疗前后这些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餐后2小时C肽的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这30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这30例患者的空腹C肽值、餐后2小时C肽值均明显优于进行治疗前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糖尿病,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其胰岛功能。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展 《中外医疗》2013,(32):82-82,84
目的探讨足浴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2型糖尿病失眠症患者12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谷维素片患者62例为对照组,足浴按摩治疗患者63例为观察组,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变情况及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浴按摩是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睡眠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模式,干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均得到明显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控制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妇产科于2014年10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产检的健康孕妇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的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空腹血糖值、GA值均高于对照组健康孕妇,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GA值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全天平均血糖值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在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医师评估孕妇的病情情况,指导医师制定科学的干预治疗方案,保障母儿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餐后2 h血糖值、空腹血糖值、TC、TG、HbAlc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3周后测量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值。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2组遵医行为,出院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等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出院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结束时干预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控制血糖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校教职工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糖尿病患者在给予降糖药物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和用药护理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发现干预后患者在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宁珂 《广西医学》2013,(9):1266-1267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GDM患者362例,给予营养宣教,并根据孕妇身高、体重和孕期制订营养均衡和热量足够的个体化食谱,干预2周后观察血糖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后,362例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比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合理饮食治疗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阴调肝汤联合复方灵芝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养阴调肝汤干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灵芝降糖胶囊,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行养阴调肝汤联合复方灵芝降糖胶囊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效果显著,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内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干预组实行有计划的综合干预;对照组仅常规药物治疗。随访一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血糖控制率。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干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其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年后干预组血糖控制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血糖控制率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医学营养治疗(MNT)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8例,平均分为A、B 2组(n=39);A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糖尿病,B组常规治疗联合医学营养治疗糖尿病。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血压及体重指数等情况进行监测并记录,统计分析测量结果。结果 2组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在正常值范围内,但2组餐后2 h血糖存在差异(P〈0.05);B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较A组下降快(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医学营养治疗能够更好的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空腹血糖值(2h 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FBG、2h FBG、Hb Alc以及TC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