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失眠,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中医称之为不寐,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临床治疗失眠的方  相似文献   

2.
失眠即中医范畴之"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笔者自拟中药熏洗方剂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与健康息息相关,而睡眠障碍往往会导致人体免疫力、记忆力下降,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容易诱发高血压、神经衰弱、甚至造成猝死。据调查,我国5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失眠,17%的人相当严重,老年人占到了整个失眠人群的70%。  相似文献   

4.
<正>失眠又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影响正常工作、生活[1]。《伤寒论》中称失眠为不得卧、不得眠。张永华教授系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浙江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善治失眠、焦虑、抑郁等情志病,尤善用经方治疗失眠。笔者有幸随师临证,获益匪浅,兹将张老师运用经方治疗失眠  相似文献   

5.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称不寐,<内经>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熊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依据辨证论治,其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学称之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等,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1]),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与精神因素、睡  相似文献   

7.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中医称不寐,《内经》又称为不得卧、目不瞑。熊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依据辨证论治,其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是中医神志病中常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目前中草药在治疗神志病方面有明显疗效,冯方俊教授根据多年来的行医经验,临床上应用以归脾汤为基础方,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以达到治愈效果,广受认可。  相似文献   

9.
梁栋 《开卷有益》2006,(12):18-18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人寐。不寐一症。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 。不寐多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失眠8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失眠84例临床观察邵素菊(河南中医学院针推系,450003)主题词失眠/针灸疗法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证而言。其病情有轻重的不同,轻者入睡困难,或睡不深熟,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可彻夜不眠。失眠既可单独出现,也可兼有头痛、头...  相似文献   

11.
失眠中医又称"不寐",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这类病症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则彻夜不眠,并伴有头痛、头晕、健忘、多梦等症状,患者病程超过1年以上,这类失眠就是临床常见的顽固性失眠。一些患者应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者,很多镇静催眠类西药副作用大,患者深受严重的不良反应之苦,也可能导致病情复杂多变,反复不愈,病程  相似文献   

12.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而言,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醒后再难入睡,严重者可彻夜不眠。失眠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虚实两类,正如《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有不一,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冀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这就说明失眠主要是因肌体内在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3.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轻症者表现为人睡困难,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寐.严重者可整夜不得入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压力的增加,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失眠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彻夜不寐。吾师顾锡镇教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擅于运用特色药对治疗不寐,疗效显著。本文例举并分析了顾师临床辨治不寐的常用药对,以介绍其论治不寐的特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不寐是由多种原因如情志失调、饮食内伤、气血亏虚等引起心神不宁、心失所养而致的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以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全国名老中医裘昌林教授从医五十余载,对于不寐的诊治学验俱丰。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认为[1]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入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西医认为人生的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渡过的.睡眠与健康的关系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已经了解到,睡眠并不是神经细胞的完全抑制,而是改变其活动方式.某些部分处于睡眠状态,而另一些部分却被激活,它是一种主动调节重新组合以及整顿的过程.睡眠也关系到清醒,失眠会部分地影响到清醒,而清醒的质量也决定着睡眠的质量.失眠是指不能入睡或不能长时间睡着,或有对自己的睡眠不满意的感觉.如果在1mo内每晚或大部分晚上都有失眠,那就得了慢性失眠.慢性失眠[2]可分为3种:①难于入睡;②易于惊醒;③睡眠时间短于正常(早醒),或睡眠不深.  相似文献   

17.
不寐又称失眠,是以经常性睡眠障碍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吾师张崇泉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18.
大温经汤治疗睡眠障碍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障碍(不寐)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得不深、不熟,症见入寐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或整夜不能入寐。一般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内伤,郁火上扰;思虑劳倦,心脾暗耗;体弱久病,心肾不交;饮食伤胃,痰热上扰;惊恐伤神等所致。  相似文献   

19.
不寐,亦称“不得眠”或“不得卧”、“目不瞑”等,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临床表现不一,或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醒后难再眠,或时寐时醒,或彻夜不眠等。有的女性病人平时睡眠正常,只是有月经来潮前、经行期间发生失眠,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入睡,经后即逐渐恢复正常。这种病证称之为“经行不寐”。 引起不寐的病因有种种,诸如思虑劳倦,情志抑郁,素体阴虚,饮食不节,胃气不和,或痰热上扰等等。至于发病机理,则不外乎心神  相似文献   

20.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和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1].历代可见不得(能)卧、目不瞑、夜不瞑、不得(能)眠、不寐等名称.临床常见饮食伤胃、心脾两虚、痰热扰心、阴虚火旺心肾不交、阴阳不和五种病机,因此遣方用药多从消食和胃养心、健脾养心安神、清热化痰镇心安神、滋阴降火安神养心、调阴和阳交通阴阳大法进行治疗.导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发现阳虚导致的失眠患者亦不在少数,"阳虚内寒也是导致失眠的常见原因"[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