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疝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河 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腹壁疝患者 120 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疝补片修补术组、传统疝修补术组两组,各 60 例。 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水平、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和复发情况。 结果:疝补片修补术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疝修补术组,手术用时、排气 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疝修补术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8 h、12 h、1 d、2 d,疝补片修补术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疝补片修补术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 %,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的 33.33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疝补片修补术组患者的血清 TNF–α、IL–6、PCT、CRP 水平均低于传统疝修 补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后,疝补片修补术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传统 疝修补术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传统疝修补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疝补片修补术 组患者的复发率为 3.33 %,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的 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疝补片修补 术治疗腹壁疝的临床效果较传统疝修补术好。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疝和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病,尤其以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较高,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因其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1],目前已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首选方式广为应用.我院2003年8月-2007年7月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63例,补片修补外科切口疝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壁疝单纯缝合修补术复发率较高,目前多采用无张力修补的方法。无张力修补术有肌前,腹膜前和腹腔内等3个不同的修补层次,层次越深,复发率可能越低。尽管目前手术技术不断改进,补片材料越来越高科技化,但术后的一些常见并发症仍在困扰着临床医生。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37例腹壁疝修补术,术后产生并发症16例。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东  张健  周忠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1):1301-1303,1310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及腹腔镜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效果,探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放组(32例),对2组切口疝类型、腹壁缺损大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腹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开放组。结论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它可以从腹腔内在原切口薄弱区添加一个MESH,修复缺损,加强腹壁,避免切开原切口,避免分离腹壁组织,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力学原理,是修补腹壁切口疝的理想术式,特别对于巨大腹壁切口疝优于开放式腹壁切口疝补片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腹外疝是普外科领域里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腹股沟疝和切口疝的发病率居高,而且该病多见于老年人.疝的复发是腹股沟疝手术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无张力疝修补术被誉为20世纪疝修补术的.里程碑".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开展有效地降低了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率.无张力疝修补术自1997年弓l入我国后逐渐被推广应用,我院子1998年11月~2007年6月采用美国巴德补片对腹股沟斜疝、直疝、复发疝、切口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6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使用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疝气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疝气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分析补片的优点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无张力疝修补术的80例疝气患者均已康复出院,术后均无复发。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无复发的治疗效果均已体现。结论: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疝气治疗上达到了疼痛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低复发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治疗中疝环填充与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腹股沟疝患者106例根据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术式不同分为2组,分别行双层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双层补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与自主能力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疝环填充组明显缩短(P均〈0.05),术后并发尿潴留与阴囊水肿的发生率均较疝环填充组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年腹股沟疝中选择双层补片相比疝环填充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后恢复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疝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6例复发性疝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并追踪观察疝复发率。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复发性疝,其中斜疝26例,直疝8例,腹壁切口疝2例,随访1~2年未见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复发性疝的理想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复发疝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人工网片材料无张力修补成人腹股沟疝.方法:使用聚丙烯网塞及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12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其中,119例痊愈无复发,1例出现血肿继发感染,行2次手术.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势,完全可取代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10.
腹股沟疝和切口疝是外科常见病,尤其以老年人腹股沟疝发病率较高,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操作,术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因其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首选方式广为应用。我院2003年8月-2007年7月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63例,补片修补外科切口疝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传统斜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腹股沟斜疝患者 10 0例 ,随机分为 2组各 5 0例 ,Ⅰ组行传统修补术 ,Ⅱ组采用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对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结果 Ⅱ组患者手术时间短 ,术中损伤小 ,术后疼痛轻 ,并发症少 ,恢复快。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较传统修补术效果优越 ,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疝修补术而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方法:选择42~80岁年龄组,用巴德补片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疝25例。结果:25例患者全部治愈,随访6~24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有良好的手术效果,而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对39例腹外疝在疝囊高位结扎后行人工补片无张力修补术术后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50min。感染于术后1个月内发生28例,发生于1个月后11例。其中30例再次手术去除补片,另外9例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治疗,均治愈出院。随访5~30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人工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发生术后感染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去除补片或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聚丙烯锥形网塞和补片对19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行嵌顿松解+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19例腹股沟嵌顿疝全部治愈,无复发病例。结论:采用高科技材料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符合人体腹股沟解剖和生理,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证实此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腹内组织或器官经由手术切口的潜在间隙或薄弱区域突出体表所形成的腹壁包块.60%的切口疝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部分患者是由于发生了肠管嵌顿甚至绞窄才发现为切口疝并急诊手术[1].现在人工合成材料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壁切口疝已为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和患者接受,对于成人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以往的传统手术方法复发率较高.我院2004年2月-2006年7月共对36例患者采用人工合成生物材料无张力修补法治疗腹壁切口疝,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6例患者进行切口切开清创换药,或并切口补片外置无菌橡胶管引流及抗感染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未取出补片,顺利恢复出院,且随访1年无疝复发及切口再感染。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可不取出补片,进行充分清创引流,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可以治愈并可不取出补片,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张志 《内蒙古中医药》2014,(17):125-125
<正>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成人疝是不可愈合的,尤其是老年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腹股沟斜疝修补方法是直接强行缝合腱性组织与韧带修补腹壁缺损,张力大、术后疼痛,恢复时间长,复发率达10%~15%[1]。近年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明显减少,被誉为疝手术的里程碑[2]。2010年1月~2013年8月我院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股沟滑动疝新的手术方式,即无需重建疝囊的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滑动疝。方法回顾分析2009—2010年腹股沟滑动疝手术6例,其中2例巨大腹股沟滑动疝患者均因较长肠管及其相应肠系膜构成疝囊壁的大部,而难以分离,无法按照腹股沟滑动疝的经典手术方式即剥离滑动脏器、继而重建疝囊后再行疝修补;而是无需剥离滑动脏器,直接经内环还纳疝囊及其内容物后,补片无张力修补。结果1例术后因大量疝内容物还纳后腹腔高压,膈肌上抬,以致呼吸功能不全,间歇呼吸机辅助呼吸约2个月;2例术后至今均未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无需重建疝囊的无张力修补腹股沟滑动疝,是一种简易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病人11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种手术方法均获得成功,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手术相比具有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无难以忍受的疼痛,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是老年人腹股沟疝理想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外科住院142例疝气患者,分组给以两种修补术治疗,并随访半年到1年,观察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均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结论:局麻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对人体生理功能干扰小、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老年和(或)伴有其他疾病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