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FN-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醇包裹IFN-α制备的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尽管α-干扰素(IFN-α)已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但很少病人有长期效应。本文作者研究了与IFN疗效有关的几个因素: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RNA水平、组织学特征、IFN剂量、生物化学标记及年龄等。 选择抗-HCV阳性(ELISA-2)但无肝硬变的活动性CHC病人60例,其中35例(1组),用人淋巴母细胞IFN治疗,5MU,每周3次,疗程24周(总量360MU);另25例(2组)先用5MU,每周3次,治疗12周,然后用2.5MU,每周3次,疗程24周(总剂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干扰素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作者对使用干扰素治疗的10例慢性丙型肝炎(CHC)和11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外周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内人白细胞抗原(HLA-1、HLA-2)和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作了比较研究。根据患者肌注重组α干扰素(rIFN-α)的剂量(3~18MIU,共4周)分为以下4组:(1)CHB(6)组(即每日肌注6MIU IFN)6例;(2)CHB(18)组5例;(3)CHC(3)组3例;(4)CHC(6)组7例。结果表明,在应用IFN治疗前,4组血清ALT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CHC患者经IFN治疗2周后血清ALT平均水平明显下  相似文献   

4.
干扰素(IFN)单用或与抗病毒药物联用是目前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标准方法,但有关其副作用的报道并不少见。作者报道2例CHC患者在应用IFN-α治疗期间出现乳糜泻的各种临床特征,但在停止IFN治疗并给予无麸质饮食后,患者的症状和组织学紊乱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治疗是当今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一个难点。由于α-干扰素(INF-α)在体内半衰期太短,而且不能集中分布在肝脏,因此其疗效不很满意。以聚乙二包裹INF-α制备在长效IFN,可明显提高IFN-α在CHC治疗中的效果,尤其是与利巴韦林联合应用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长效IFN对难治性CHC也能显著提高持续应答率,且不增加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IFN)是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抗增殖和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淋巴因子,在治疗丙型肝炎(HC)的众多药物中它的疗效最佳.但用来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复发率较高.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研究探索了丙肝病毒(HCV)的基因型、HCVRAN水平及其它因素与IFN疗效的关系,将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IFNα-2b)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IFNα-2b抗体)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乙肝病人(HBeAg、HBVDNA均阳性)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IFNα-2b抗体、HBeAg及HBVDNA检测.[结果]55例病人治疗后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36.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为25%(5/20);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57%(20/35),HBVDNA阴转率为54%(19/3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4,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部分病人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IFN)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首选药物。随着医学科研的不断发展,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多数学者认为IFN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治疗CHB能获取较高疗效。 IFN+膦甲酸钠 35例CHB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每次100毫升,静滴,每日2次,连用28天为1个疗程;同时联合IFN(因特芬)每次300万单位,每日1次,肌注,连用1周后改为隔日1次,共治疗180天。结果表明,显效者27例,有效者30例,其总有效率为85.7%。与单用磷甲酸钠或单用IFN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IFN+心肝宝 24例CHB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 (IFNα 2b)治疗后 ,产生干扰素抗体 (IFNα 2b抗体 )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 [方法 ]乙肝病人 (HBeAg、HBVDNA均阳性 )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 3 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进行IFNα 2b抗体、HBeAg及HBVDNA检测。[结果 ] 5 5例病人治疗后 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 2 0例 ,阳性率为3 6 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 ,HBeAg阴转率、HBVDNA阴转率均为 2 5 % (5 / 2 0 ) ;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 5 7% (2 0 / 3 5 ) ,HBVDNA阴转率为 5 4% (19/ 3 5 )。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5 3、4 4,P <0 0 5 )。 [结论 ]干扰素治疗后 ,部分病人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 ,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者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时对抗干扰素抗体(抗-IFN)的产生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抗-IFN出现的动力学,并对它们的临床意义作了评价。 将123例CHC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63例用重组α2a-IFN治疗,其中15例(23.8%)中和抗体(NA)阳性;第二组60例用重组  相似文献   

11.
作者采用间歇给药方式,观察重组α-2a干扰素(IFN 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疗效,并与连续给药疗法的疗效作了比较。 接受观察的病人135例,年龄14~65岁,血清ALT水平持续升高(至少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6个月以上,有慢性肝炎的组织学证据,血清抗-HCV阳性。将病人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接受两种方案治疗:甲组连续用药,IFN α-2a 6MU,肌注,每周3次,连续用药9个月。乙组间歇用药,剂量用法同前,用药3个月后(第一疗程),停药6个月,再以相同的剂量和方法用药3个月(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43例HCV RNA阳性的患者随机分别接受α干扰素(IFN-α)或β干扰素(IFN-β)6MU治疗。选出其中16例患者来评价IFN对HCV RNA的影响。这16例抗-HCV均阳性。在治疗前、治疗期间(第1、2和4周)和治疗后(每2个月1次,共6个月)采集血清标本。另选择16例抗-HCV和HCV RNA均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作为对照。用逆转录法和套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结果表明,开始16例患者血清HCVRNA均阳性,经IFN治疗后第1周,有11例HCV RNA转阴,2例2周后转阴。在治疗期间,13例HCV RNA转阴的患者,其血清ALT水平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5  相似文献   

13.
慢性丙型肝炎(CHC)因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往往成为一种进行性肝脏疾病。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长期大剂量(约15MU)应用重组α干扰素2C(rIFN-α2C)对CHC的疗效和重组Υ干扰素(rIFN-Υ)对CHC的潜在效果。作者把5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1组(10例)按7.5MU/m~2体表面  相似文献   

14.
作者开展这项试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病毒唑与α-干扰素(α-IFN)联合治疗耐α-IFN的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效果。 共20例社区获得性CHC病人接受这项试验。所有病人曾接受天然人白细胞α-IFN治疗(3MU,3次/周,6个月)。在本试验观察前至少12个月均已停用α-IFN治疗。该研究的病例选择标准为:(1)持续ALT和AST升高至少6个月;(2)最近一个  相似文献   

15.
干扰素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干扰素(IFN)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必要性、疗效及副作用,着重介绍IFN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作用。IFN可稳定或逆转肝硬化的病理进程,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和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率,提高肝移植后的生存率;但对IFN的副作用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内源性干扰素(IFN)的生成,是一种早期抗病毒的防御机理,但在人类病毒性肝炎中所起的作用尚不清楚。早期文献认为急性病毒性肝炎(AVH)病人,不产生可检测的循环 IFN,所以在 AVH 病程中,IFN 即使起作用也是很小的。近年来由于应用了新的检测方法,有些报告指出 AVH 某些亚型可测出循环 IFN,并根据鼠肝炎模型的初步观察,证实 IFN 在实验性鼠肝炎中的重要作用。报告还指出 AVH 的近期预后,可能主要取决于 IFN 的生成,而暴发性肝炎病人则检测不到血清干扰素的活性。在给予外源性干扰素后,能使一些病人痊愈,因此推测在暴发性肝炎时干扰素系统有很大的缺陷。为了证实 IFN 的重要性,作者对59例急性病  相似文献   

17.
α-干扰素(IFNα)治疗可使40%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血清ALT活性降至正常,但停药后,有效者中至少半数复发。虽然有研究表明IFNα治疗后血清ALT降至正常者的血清HCV RNA可能阴转,但生化证据完全或持续有效者是否伴有持续性HCV消失尚不明了。 本研究中15例慢性HCV感染者随机接受IFNα治疗。根据对IFNα的生化疗效分为3组;(1)无效组(5例),治疗期间与  相似文献   

18.
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疗效常优于乙型肝炎,其有关研究发展也较快。本文就干扰素(IFN)治疗急性期及慢性期丙型肝炎的适应症、治疗方法、疗效判断及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a-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5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IFN)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35例,联合组给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IFN组和ADV组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和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IFN组和ADV组,ADV组HBV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高于IFN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是临床上适合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IFN)在病毒性肝炎过程中的作用一直有争论。六十年代后期,医学家想从肝炎病人血清中检出IFN的几次尝试失败后,便怀疑肝炎病毒是否能引起IFN变化。后来关于IFN的研究便集中在对慢性肝炎过程的作用,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时,由于周围血液中的白细胞与HBV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