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治疗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诊断与处理特点。方法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治疗及预后 ,总结合并伤与单纯重型颅脑损伤不同的临床诊断及处理特点。结果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不同于单纯颅脑损伤因颅内压增高所表现的Cushing反应 ,而是表现为低血压 ,呼吸困难、缺氧 ,意识障碍判断困难。治疗应先保证呼吸道畅通 ,纠正休克血压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低血压纠正的同时 ,注意神经体征的变化 ,并行相应的脑外科处理。结论 :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 ,较单纯的颅脑损伤更复杂 ,首先处理因胸外伤所致的低血压 ,畅通呼吸道 ,制止胸廓的反常活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的重要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格拉斯哥评分(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患者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及临床价值。结果 本患者29例,根据Gros预后评分方法,恢复良好14例,中残4例,重残4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4.1%。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治疗中,机械通气迅速纠正低氧血症,使神经细胞损伤得到氧气治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罗自更 《海南医学》2006,17(4):76-7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的相互影响及诊治的初步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16例,依据头、胸部外伤病史、临床表现、GCS评分、伤后呼吸困难、头胸部CT及X线检查、PaO2、FiO2下降达到早期诊治,并对两者病理生理及治疗上相互影响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6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中残3例、重残2例、死亡8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早期诊断,在治疗中要两者兼顾才能提高生存率,减少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迟发性血气胸的相互影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2例病人中,15例中型颅脑损伤治愈12例,中残2例,死亡1例;5例重型颅脑损伤治愈1例,重残2例。死亡2例,特重型颅脑损伤2例均死亡。结论:颅脑外伤易掩盖胸外伤病情,且开颅手术须全麻气管插管,有正压通气过程,易引起迟发性血气胸,血气胸发现早晚与脑外伤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6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救治经验.结果 救治成功43例(68.3%),死亡20例(31.7%).死亡原因: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形成8例;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因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给临床诊治带来更多困难.早期明确诊断,及时解决颅脑及胸腹腔脏器致命性损伤,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有效的血循环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胸外伤合并颅脑伤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治.方法按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SS),对72例ISS≥20分,严重胸部损伤合并颅脑伤患者,采取各种诊治措施,除抗休克、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外,行胸腔闭式引流70例,剖胸探查19例,呼吸机辅助呼吸+PEEP42例.结果本组死亡30例,病死率41.71%,其中1SS值20~60分死亡19例,11例1SS值≥61分者无1例存活.结论严重胸外伤合并颅脑伤均存在休克,呼吸困难,昏迷等危重情况,病死率高.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辅助呼吸+PEEP,尽早使用脱水剂或开颅减压是早期判断病因,进行鉴别诊断最简便确切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早期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6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救治经验 。 结果 救治成功43例(68.2%),死亡20例(31.8%)。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腹腔脏器损伤因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 给临床诊治带来更多困难。早期明确诊断, 及时解决颅脑及胸腹部致命性损伤,加强呼吸道管理,维持有效的血循环量,可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黄柳明  王辑胜 《广西医学》2012,34(3):317-3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检查在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患者的临床及MR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患者中,均有脑干压缩、变形或移位.继发性脑干出血22例,血管受压引发脑干梗死6例,脑干缺氧缺血2例,小脑幕裂孔疝引发的压力性坏死2例.结论 MR检查对重型颅脑外伤继发性脑干损伤显示清晰,能为颅脑外科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76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湖南航天医院2008年8月~2010年2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患者经救治,成功69例,成功率为90.79%,死亡7例,死亡率为9.21%.采用GOS评分:良好36例,中残20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颅脑外伤合并胸腹损伤,损伤机制较复杂,早期快速准确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56例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愈后良好者31例,中度致残者11例,重度致残者4例,植物生存者1例,死亡9例。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早期大剂量应用盐酸纳洛酮,加强呼吸道管理,纠正低氧血症及预防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张猛  许慧中  颜庆华  刘枫  黄海源 《海南医学》2016,(16):2702-2703
目的:观察综合救治合并胸部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1例合并胸外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级标准判断疗效,121例患者存活70例,存活率为57.9%,其中良好37例,中残7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9例;死亡51例,死亡率为42.1%。结论合并胸部损伤的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致残率高,抢救及治疗困难,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应尽快检查作出诊断,临床多途径治疗,以尽可能提高生存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莫泉  高忠恩  莫卓 《广东医学》2002,23(6):636-637
目的:了解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早期休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4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早期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中单纯原发脑干挫伤6例,颅脑损伤合并肋骨骨折并血胸8例,肝脾挫裂伤出血21例,肠穿孔或断裂伤出血7例,肾脏挫裂出血2例,骨盆骨折出血9例,股骨骨折出血6例,大面积烧伤3例,同时有肝脾挫裂伤和骨盆骨折出血2例。64例患者中,死亡12例,治愈52例。结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早期休克患者 少数为原发脑干挫伤外,绝大部分患者伴有其他脏器损伤,在诊治方面应重视复合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原则。方法:23例重度颅脑损伤(GCS3~7分)合并胸外伤患者,有连枷胸者6例,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10例,胸腔闭式引流13例。6例有呼吸衰竭者建立人工气道后,予以机械辅助/控制通气,常规使用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结果:治愈好转21例,死亡2例。1例死于重度颅脑损伤,1例死于ARDS。结论:头胸严重伤常见,两者病理生理改变显著且互为因果,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多困难。优先稳定呼吸、循环,及时解决颅脑及胸部致命性损伤,结合积极、合理的机械通气等综合措施,有望降低此类患者死亡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视神经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36例患者的诊断,手术治疗及护理后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无光感26眼中,18眼恢复视力,其中12例是手术治疗后恢复的,6例是手术后经护理后恢复的,恢复率达69.2%。有残存视力的7眼中,视力提高5眼,其中2眼是经护理后恢复的。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者,一旦确诊后,都应尽早积极采用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从而提高重型颅脑视神经损伤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OS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4例,中残9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胸损伤其伤情复杂而严重,伤残率和病死率较高。全面详细的检查、正确的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弄清颅脑损伤和胸部损伤的关系,积极防治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胸外伤伴多发伤245例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45例胸外伤伴多发伤临床诊治结果,合并颅脑外伤62例,腹部损伤63例,骨盆四肢损伤88例,两个以上部位损伤32例。损伤严重程度评分(14.54±5.35)分。结果: 急诊剖胸手术21例,合并损伤手术132例。全组存活222例,病死23例,病死率9.39%。结论: 胸外伤伴多发伤患者各部位伤在病理生理及诊治上相互影响很大,临床在重点治疗胸部损伤的同时,要注重及时处理合并损伤。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7年12月经病史和头颅CT证实,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6例,对颅脑损伤的并发症、预后及其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6例中,在颅脑外伤发生后24h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1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出现心源性猝死并成功心肺复苏6例,从通知急救到复苏成功的中位时间16min.复苏过程中,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平均3.5 mg.急性肾功能衰竭组并发脑干损伤、心脏骤停、休克、呼吸衰竭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急性肾功能衰竭组(P<0.05);血糖较非急性肾功能衰竭者明显增高(P<0.05);血白细胞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合并急性肾功能损伤发病率较高,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神经源性肾脏、呼吸和心脏损害并发的低氧血症有关,且其预后差,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5年救治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60例抢救成功,2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魏风  朱晟  谢华  卢科  姚洁民  陈俭 《微创医学》2005,24(6):896-89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消化道出血机理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8例重型颅脑损伤资料,探讨应激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发病危险因素、诱发因素,提出防治措施及总结预后规律.结果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部位与消化道出血有关,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较未合并消化道出血者死亡率高,早期防治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结论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处理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通过预防、及时诊断和治疗消化道出血有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救治和存活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和掌握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对53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结果 治愈19例(35.9%),致残13例(24.5%),死亡21例(39.6%)。结论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生理、组织结构特点有其独特之处,合并伤、并发症发生率高,救治困难,预后差。在救治过程中最大限度缩短确诊至治疗时间,重视原发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