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会厌自发性出血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厌自发性出血一例张国明,杨柏珠患者,男,41岁。1994年2月24日上午10时左右,突然口吐鲜血,即来我院就诊,BP18/13kPa。实验室检查:WBC7.1×109/L,N0.70,L0.27;Hb129g/L,BPC153×109/L。BT2分...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9岁。因持续吐血3h于1998年4月22日入院。血色暗红,出血量约100ml。有慢性扁桃体炎病史已10年,无出血性疾病及口咽部外伤史。体检:T37℃,P84次/min,BP105/75mmHg(1kPa=0.133mmHg),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肺(-),肝脾(-),颈部无肿胀及压痛。口腔及口咽部布满血液,咽部对称,双侧腭舌弓、腭咽弓慢性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大,表面不平。右扁桃体分为上下两叶,自两叶之间流出暗红色血液,无明显搏动。血常规:Hb150g/L;WBC…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19岁。因反复咽痛 5年 ,于 2 0 0 1年 6月 4日入院。既往无血液、肝及胃肠道系统疾病史。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 12 6× 10 9/L ,中性 0 77;3d后复查白细胞 0 5× 10 9/L ,中性 0 64 ,血红蛋白 15 6g/L ,血小板 2 5 8× 10 9/L ,凝血酶原时间 12s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2 8s ,凝血酶时间 14s,纤维蛋白原 3 0g/L。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肝、肾功能均正常。专科检查 :双侧扁桃体Ⅲ度肿大 ,表面光滑、充血 ,扁桃体陷窝口未见渗出物 ,颌下淋巴结无肿大。6月 8日局部麻醉下行剥离法双侧扁桃体切除术 ,术中出血约 3 0ml,…  相似文献   

4.
口咽良性肿瘤以纤维瘤和乳头状瘤较多见,扁桃体良性淋巴瘤较罕见,目前未见报道。现将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42岁。因讲话含糊、似口中含物伴吞咽障碍4月,于1994年11月7日来我院就诊并收入院。检查:消瘦,精神尚可,颈前、颈侧、颌下、额下均未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咽粘膜充血,悬雍垂明显左移,右侧扁桃体肿大约5cm×4cm×3.5cm,粘膜完整,表面光滑,无隆起及溃疡,质地较左侧扁桃体稍硬。实验室检查:血 WBC:7.1× 109/L,RBC:7.40×1012/L,HB:203h/L;Sg:0…  相似文献   

5.
扁桃体腺样体手术是儿童期最常施行的手术之一。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及阻塞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是最常见的手术适应证。尽管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很安全,据报道仍有1/16000的死亡率,并且年幼儿有时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出血、疼痛、脱水等)。该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X/CLAV)治疗慢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CATH)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予以评价。患CATH导致呼吸道阻塞症状,且既往史无反复扁桃体腺样体炎发作的167例2~1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AMO…  相似文献   

6.
经鼻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在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适应证。方法开展了24例经鼻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手术。24例垂体腺瘤患者中20例为经鼻蝶窦进路,4例为经鼻中隔蝶窦进路。结果20例经鼻蝶窦进路瘤组织得到了完全切除,手术所需时间较经鼻中隔蝶窦进路显微外科手术明显缩短。4例经鼻中隔蝶窦进路中3例瘤组织完全切除,1例非分泌性腺瘤(Ⅴ期)患者因瘤组织侵犯鞍旁及海绵窦,仅行大部分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头痛、视力障碍和闭经泌乳等症状均有改善。16例次术前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异常(23.0~125.0μg/L,平均64.9±43.7μg/L)的患者,术后血清PRL水平恢复正常。9例次术前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异常(50.0~72.0μg/L,平均62.1±11.4μg/L)的患者,术后血清GH水平低于5.0μg/L。上述患者术后随访2~72个月(平均18±21个月)无复发。术后均未见颅内出血、视神经损伤、脑脊液鼻漏、脑膜炎及垂体功能低下等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垂体腺瘤切除术是一个简便、安全、有价值的外科技术,只要正确地掌握好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局血管扩张剂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预防血管组织瓣转移手术中血管痉挛。报告用鼠模型对罂粟碱(PP)30mg/ml,和1%利多卡因(LP)局部应用,观察血管扩张作用在显微镜下测量血管直径变化,并与生理盐水(SS)作对照研究。了解上述药物应用对血管最大扩张度、持续扩张能力、超过10分钟平均扩张度和达最大扩张的时间。鼠股动脉距分叉处远心端4mm处作试验药物作用的测量点,PP、LD各测7侧,SS6侧,先测该处血管直径一次,再以单盲方式用PP、LD和SS药液2ml,血管沉浸其中1分钟后海绵擦干,在前2分钟…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些扁桃体经常发炎的艾滋病(AIDS)患者,为了减少感染机会,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情况下,可以施行扁桃体摘除术。1997年5月~1998年5月,笔者在赞比亚援外工作期间,给8例AIDS患者施行了扁桃体摘除术,临床观察6个月~1年,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AIDS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15~32岁。黑色人种6例,混合人种2例。扁桃体发炎时间2~5年,发炎次数平均5~12次/年。1例曾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体检:心肺功能正常,无结核、贫血、恶病质、腹泻等艾滋病相关表现。专科检查:扁桃体…  相似文献   

9.
刘聿明患者男,70岁。因反复咽痛伴咽异物感2月入院,查体见双侧咽前弓局限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大,左侧扁桃体上极有约1cm×1cm大的肿物,呈暗紫色,质韧,不易出血,表面尚光滑。有血小板减少史1年。血象:BT2min,CT3min,WBC2.65×109/L,PC74×1109/L。凝血系列检查:PTl5s,对照12s,比值1.25,PA 62%;TT20s,对照17s;AFTT 33.5s,对照31s。虑及术中、术后有出血倾向,前ld输同型(AB)新鲜全血400ml,在局麻下剥离切除左侧扁桃体及肿物,手术顺利,创面渗血稍多,术后10h唾液内已无血丝,24h后前后弓黏膜水肿显著,白膜生长不全,色稍暗,术后5d水肿逐渐消退。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10d,出院时进软食,张口活动正常。病理报告示扁桃体慢性炎症并囊肿形成。   讨论患者系血小板减少,并白细胞计数减少,凝血系列检查异常,有出血倾向,术前1d输同型新鲜全血,增强了患者的凝血能力及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岁。因吞咽困难伴发热2天于1998年11月3日上午11时入院。2天前患儿午餐时突感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急至当地卫生所诊治,给予抗炎、输液等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无头痛、呕吐。入院后查体:体温36℃,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精神稍差,表情安静,对答良好。咽喉粘膜无充血、水肿,双扁桃体1度,软腭抬举良好,悬雍垂无偏斜,双侧梨状窝多量唾液潴留。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2.19×1013/L,嗜中性粒细胞0.92,淋巴细胞0.08。入院诊作者单位:610081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耳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点电凝消融法治疗扁桃体肥大为主所致儿童鼾症的疗效。方法44例扁桃体肥大为主所致鼾症患儿,21例接受扁桃体多点电凝消融手术治疗(A组),另23例实施传统扁桃体剥离术做为对照(B组)。所有患儿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比较分析2组的疗效及术式优缺点。结果 A组显效76%,有效24%,未见扁桃体残留;手术时间(15±2)分钟;出血量(3.0±0.5)ml。B组显效87%,有效13%;手术时间(28±2)分钟;出血量(35±4)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创面白膜脱落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疼痛等不适反应B组明显重于A组(P0.01),且B组并发术后出血可能较大。结论多点电凝消融治疗扁桃体肥大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不适反应轻,疗效显著等优点,并能保留扁桃体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我科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率为8.7%(229/2632).为寻找简易有效的止血方法,于1993年3月至1995年3月用ZT粘涂胶处理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178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方法取净扁桃体南内凝血块,查明出血部位,先用干棉球压迫啻时止皿;后用干燥的小吸管吸ZT胶直接滴在创面上,这用明胶海绵涂薄,5~7秒钟即形成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聚合体与组织粘合。用量为Icm21滴(约0.0259)。二、临床观察随机分下列3组,观察48小时中再出血例数.1.第一组为扁桃体切除术126例,其中63例创面涂ZT胶,无一例出血(0/63,0%);另63例接传统法局…  相似文献   

13.
双极电凝止血在全麻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极电凝止血在全麻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孙士铭,邵湘云扁桃体切除术中扁桃体床的有效止血,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关键。结扎和电凝止血是两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我们於1990~1993年间应用双极电凝处理25例扁桃体手术出血患儿,止血效果可靠,明显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  相似文献   

14.
扁桃体术后并发应激性胃溃疡出血一例罗志强患者,女,22岁。因反复发作咽痛4年,于1993年5月3日以慢性扁桃体炎入院。既往无出血性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史。检查:T36.4℃,BP16/10kPa,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血常规、出血和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L-甲状腺素对豚鼠庆大霉素耳毒性的预防作用,并对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ABR测试,耳蜗铺片毛细胞计数,血液和外淋巴庆大霉素药代动力学分析等方法,对肌注庆大霉素(120mg.kg^-1/.日^-1)组、肌注相同剂量庆大霉素并同时口服L-甲状腺素(50μg.kg^-1.日^-1)的合并用药组,以及相应对照组的豚鼠在用药一周和用药二周时的内耳形态,功能进行观察。结果用药二周后,合并用药组ABR  相似文献   

16.
儿童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身麻醉下行扁桃体切除术安全可靠,但术中出血相对较多,时间较长。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采用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199例,发现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短。为全面系统地了解这种术式的特点,我们对36例患儿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peritonsillar abscess,PTA)手术切除扁桃体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326例PTA患者,其中脓肿期手术组1 67例,择期手术组159例,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脓肿期手术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10±2.3)ml、术后出血发生率3.0%、平均手术时间(10±1.2)分钟、平均住院日(8±1.1)天;择期手术组术中单侧平均出血量(21±2.1)ml、术后出血发生率6.9%、平均手术时间(20±1.5)分钟、平均住院日(16±1.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感染、扁桃体残留和治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患者在一般情况好、排除手术禁忌、脓肿切开排脓3~4天内,手术切除扁桃体较择期手术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鼻硬性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各类复杂困难手术,出血多,止血困难。选52例Ⅱ~Ⅳ期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全麻下用硝普钠(0.5~5μg/kg/分钟)进行控制性降压,以减少术中出血。对降压组各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降压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减少45%,手术时间缩短42%,效果显著,无并发症。降压后心率(HR)增快,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降低。表明有相对血容量不足的倾向,应注意充分扩容。  相似文献   

19.
扁桃体摘除术后并发应激性胃溃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2岁。慢性咽痛反复发作3年,一个月前始因咽痛,吞咽困难,周身不适,体温39℃,曾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复发。门诊以急性扁桃体炎,右侧扁桃体周炎收住院。既往体弱,消瘦,无胃病史。体检:体温36.7℃,呼吸20/分,脉搏79/分,血压14/IOkPa,心、肺、肝,四肢未发现异常。咽赤,双侧扁桃体!“肿大,充血,尤以右侧明显,跨舌弓饱满。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人6X10‘几,红细胞3.37X10“几,血红蛋白109召见,血小板153x10’/L,出血时间2分,凝血时间2分。于1997年8月28日上午,l%地卡因喷咽3…  相似文献   

20.
正常清醒豚鼠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正常清醒豚鼠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特性。方法 采用CELESTA 503型耳声发射分析仪对26只正常清醒豚鼠(35耳)进行DP图及DP输入/输出曲线(DP-I/O)的测试,随机选择11只正常清醒豚鼠(20耳)进行DPOAE的重复测试,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DP图中,当初始音强度L1/L2为 70/65 dB SPL时,正常清醒豚鼠的 DPOAE幅值随测试频率f0从0.75-8kHz的增加而逐渐升高(27.90±1.96-50.65±0.71)。在 DP-I/O中,当f0分别为4、6、8 kHz时,正常清醒豚鼠的DPOAE幅值随L1/L2从70/65以5dB-挡降至15/10 dB SPL而呈线性下降(P<0.01),在L1/L2为55/50或60/55 dB SPL处出现饱和或低谷,同一I/O曲线上L1/L2分别从70/65及55/50 dB SPL递减至阈值的I/O斜率(分别记为KT及KL)均接近于1,且KL大于KT(P<0.01)。重复测试的DPOAE幅值差异小(< 1dB SPL)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清醒豚鼠DPOAE测试充分表现了其捡出率高、反应幅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