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疲劳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益气消疲汤加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钠片加康复训练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表(FSS)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变化。结果:2组FSS评分、SS-QOL中精力子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疲汤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气虚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精力和改善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自拟健脾益气消瘀汤治疗气虚痰瘀型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中医科气虚痰瘀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术后均依据西医诊疗指南,给予常规化疗,并予以止疼、对症、营养支持等治疗。其中试验组40例患者在西医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益气消瘀汤干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饮食不足、疲劳、餐后腹胀及精神疲劳、恶心、呕吐和排便异常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自拟健脾益气消瘀汤的辅助治疗有助于减轻气虚痰瘀型胃癌术后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FMA、MBI、SS-QO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则加用解语丹化裁内服联合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评价主要中医证候积分,用神经功能检查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而FMA、MBI、SS-QOL评分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解语丹化裁内服、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利于缓解风痰瘀阻证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关荣杓  尚官红  常丹阳  常晓 《新中医》2023,55(19):63-68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醒脑开窍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气虚血瘀证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6例气虚血瘀证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组采用益气化瘀醒脑开窍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MBI评分均升高(P<0.05),且联合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TNF-α、Hcy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5.
严婷  朱利月 《新中医》2018,50(6):68-71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药与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联合八段锦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将70例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并进行术后运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汤联合八段锦干预。2组均观察治疗3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每搏输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价生活质量,并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与气虚血瘀证评分的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愈显率85.71%,高于对照组的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SV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观察组LVEF、SV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2组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加,气虚血瘀证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多于对照组(P0.01),气虚血瘀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SAQ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5个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除外疾病认识程度,观察组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与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汤、八段锦干预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将104例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分为路径组、对照组,对照组41例予西医基础治疗,路径组63例按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基础治疗。2组均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修订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观察,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路径组总有效率95.23%,对照组80.49%,路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MBI评分均升高(P0.01)。路径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路径组治疗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缺血性卒中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通络涤痰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0例脑卒中后S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涤痰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简化巴氏指数量表(BI)评分、SH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MA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VAS、SHS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3%、81.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涤痰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SHS,能够明显缓解患者患肢疼痛,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曹二梅  王颖  孙善斌 《河北中医》2024,(2):292-295+300
目的 观察培元固本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基础康复和常规针刺治疗,针刺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固本培元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评估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临床总有效率82.50%(33/4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4/40),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7.50%(35/40),对照组总有效率57.50%(23/40),针刺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针刺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培元固本针刺治疗可有效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200.05)。结论: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早期干预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电针头穴治疗,共治疗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在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FMA评分和MBI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患者早期电针头穴干预治疗可抑制缺血造成的炎性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随症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高原地区气虚血瘀型脑卒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中医》2016,(4)
目的:观察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共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疗法,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S)评分、博格(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巴塞尔(Barthel)指数、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和4周,2组MES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2个时间点的MES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Barthel指数和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以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偏瘫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恢复期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FMA、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MBI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联合血栓通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肢体康复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力的变化情况,用Fugl-Meyer(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分别评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93.0%)与对照组(74.4%)相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肌力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FMA、MBI、SS-QOL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针灸、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阻络型脑卒中偏瘫患者有确切疗效,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益气通脉汤;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学变化(按照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变化,并对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症状有所改善,治疗组除上述明显改善外,另有面色白、气短乏力、舌脉也有明显改善。此外,两组治疗后CSS、NIHSS、BI和MR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仅CSS、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用益气通脉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种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4.09%、61.36%,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以及气虚血瘀证候改善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对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脑复原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30天后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以及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CAT、MDA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脑复原汤辅治脑梗死气虚血瘀证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针久留针对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久留组)和对照组(普通头针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头针选取病灶同侧(偏瘫肢体对侧)顶颞前斜线上1/5、中2/5、顶颞后斜线上1/5、中2/5,治疗组头针留针7~10h,对照组留针30min,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记录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情况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后1周、2周后FM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周、4周后FMA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1周、2周、3周、4周后MB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留针7~10h在改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头针留针30min,为头针适宜留针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疲劳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予腹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多维疲劳问卷(MFI-20)、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定患者疲劳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MFI-20评分、FMA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MFI-20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3%,对照组为6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可缓解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提高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0.
刘泽银  梁志乐  肖艳 《新中医》2017,49(11):18-20
目的:观察邓老益气化痰方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气虚痰湿证的效果。方法:将94例高血压病气虚痰湿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加服邓老益气化痰方,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压的变化情况,评定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降压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舒张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收缩压差值和舒张压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邓老益气化痰方结合西药治疗气虚痰湿型高血压病患者,对血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能平稳降低血压,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