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4年11月间5例SAP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发生出血时间、出血量,治疗方法采用经导管动脉(出血处)栓塞术(TAE)止血,再行脾切除术治疗。结果出血多发生在SAP发病后6~8周,出血量平均1800mL。治疗采用TAE加脾动脉栓塞,均获暂时止血效果,2例复发出血病例再次栓塞,1例成功,1例死亡。存活的4例均行脾切除术后治愈。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并发消化道出血是SAP后期少见并发症,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诊断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的首选方法;对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病人,TAE加脾动脉栓塞为首选治疗方法;胰源性门静脉高压最有效的治疗是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术的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年间545例梗黄术后并发症状况和防治消化道出血的经验。结果:545例术后并发消化道少量出血占29.5%(161/545),大出血5.3%(29/545),死亡1.7%(9/545)。1989年以前并发少量出血占36%(102/284),大量出血占6.7%(19/284)、死亡2.5%(7/284)。1990年后采取了有力的防治措施,明显减少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2.6%(59/216)、3.8%(10/261)、0.8%(2/261)。结论:梗黄术后并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应激性消化道粘膜病变。良好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充足供氧,术后加强抗感染和抑制胃酸等措施可以减少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下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包括十二指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及肛门病变,对小肠出血以血管发育异常为常见。我院1995年至2005年收治的132例小肠肿瘤52%有出血症状,腺癌占一半,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次之,其次为淋巴肉瘤。结肠出血除各种不同的炎症以外,以结肠息肉为最常见的出血原因13%,结肠癌8.7%,而对年龄60岁以上病人我院132例,占39.4%。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有创伤后发生的应激性溃疡所致,其发生率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6%。我科自1996年3月~2003年1月共收治32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有34例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率10.6%,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视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友 《腹部外科》2003,16(4):196-197
随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发病及其进展机制认识的深化 ,针对性的临床治疗策略亦随之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例如在发病早期即全身性炎性反应期注意多脏器功能的保护 ,包括呼吸机正压反比通气 (PPRV )、间歇短时血滤 (ISHF)、持续血液透析(CRRT)等 ,使SAP早期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防治水平提高 ,死亡率下降。相对而言 ,SAP的后期并发症诸如感染、出血、消化道漏 (瘘 )的致死率则无明显降低。统计表明 ,SAP后期继发腹腔和腹膜后感染的发生率为 15 %~ 4 0 % ,并发出血者为 10 % ,并发消化道瘘亦很常见 ,其中并发腹腔内大出血的…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并发穿孔,出血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结肠癌并发穿孔、出血的外科治疗安徽省肿瘤医院外科(233004)鲁智结肠癌伴发穿孔、出血较为常见,其临床处理有两种情况需同时考虑:癌并发穿孔、癌并发出血。1结肠癌并发结肠穿孔1.1临床表现结肠癌并发结肠穿孔的发生率约为5%,亦有报道3%~6.9%,1...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根据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根据失血量与速度将消化道出血分为慢性隐性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急性出血。急性大量出血死亡率约占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约占30%~50%。但良性结肠息肉引起的急性大失血临床少见,诊治上有其特殊性。本科收治1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黑斑息肉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黑斑息肉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总结具有典型表型的16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结果:在典型的165名病人中,均具有口唇、颊黏膜黑/褐色素沉着和肠错构瘤。临床以腹痛、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病史中因肠梗阻接受急诊手术者97例(58.7%)。发生恶性肿瘤者33例(20%),常见的恶性肿瘤依次为结肠癌14例,胃癌5例,小肠癌和宫颈癌各3例,卵巢癌和骨肉瘤各2例,胰腺癌、乳腺癌、胆管癌、肺癌各1例,病理类型以低分化黏液腺癌多见,平均确诊年龄32岁。结论:口唇黏膜色素斑沉着和肠错构瘤性息肉是本病的主要表型特点,消化道出血、腹痛、肠梗阻为其主要表现。黑斑息肉病人是恶性肿瘤的易感人群,癌发生较早,分化较差。常见的恶性肿瘤依次为大肠癌、胃癌、小肠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应积极处理肠息肉和筛查肿瘤。  相似文献   

9.
核素显像诊断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附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62例疑为消化道出血病例采用核素消化道出血显像法检查。结果显示本法诊断消化道出血的阳性率为74%,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2%。其中对表现为血便或黑便的活动性出血患者的阳性率可达83%,而仅表现为大便隐血试验性的患者阳性率仅为30%。  相似文献   

10.
消化道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道出血在急诊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是需立即处理的急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约50.3%因黑便、33.1%因呕血就诊,初诊时80%的病例出血原因不明,处理非常棘手,且死亡率高达5.4%。近年来在对其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介入医学作为一种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定位精确,不受解剖部位和消化道蠕动的影响,且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好。众多研究表明,介入方法治疗消化道出血总有效率达80%~95%,且疗效肯定,复发率为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