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卫办科教发[2006]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快发展卫生职业教育,培养卫生职业人才,促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我部组织制订了《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二○○六年九月六日附件:关于加强卫生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卫生职业教育是培养护理、药学及其他医学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才的教育。卫生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础。为贯…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明确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总结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探索的江苏地方经验,在"职业"和"教育"两大基本元素现代化的基础上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自然融合",在发展具有江苏特色、现代融合——适合的职业教育的方面,扎实推进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面向2035的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就更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并"自觉推进",走向深度融合,这是我们探索出的一条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具有职业教育发展特色的江苏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迅速发展,为我军开展军人终身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针对军事职业教育特点,应当从更新思想、科学论证、加大投入、着眼实效、完善机制五个方面着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方法和技术,大力建设在线军事职业教育微专业.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直接为社会和企业输送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培养的人才质量可以决定企业产品的质量,培养的工匠精神可以为企业工匠精神奠定基础.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把工匠精神作为重点内容,让工匠精神渗透到职业教育各个环节、全部过程,以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入职前就具备强烈的工匠精神意识、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习惯、拥有优秀的工匠精神品质、涵有超然的工匠精神素养.  相似文献   

5.
浅谈集团化办学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拉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安徽省成立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龙头单位的卫生职业教育集团。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可以解决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拉动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再一次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6.
邓斌菊 《中国校医》2010,24(11):875-876
在我国目前的卫生职业教育中,还没有将健康管理作为专业课程纳入教学中,这就使得职业教育滞后于市场需求,职业教育引领人才市场并具备预见性的职业教育原则没有得以充分体现。为此,将健康管理作为卫生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进行尝试性研究和实践势在必行。现将其立论依据和意义作如下阐述。  相似文献   

7.
经过4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我国职业教育得到了空前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历经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史阶段。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教育目的到教育任务,从基本原则到发展动力,从教育改革到教育保障都有论述。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作者梳理今年来习近平系列讲话中对教育及职业教育的最新论述,为正确理解认识现阶段职业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指导,为当前及今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布局,深化产教融合,高水平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力做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一地一策"工作,日前,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信阳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一地一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敏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579-1580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新世纪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处于发展的高峰期."十二五"发展计划也提出未来几年国家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职业教育发展速度的增加,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被认识并提上日程,职业院校也在逐步开展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如何更好的发展校企合作,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基层卫生人才需求分析及河南省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当前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方案及建议。方法: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12所开展卫生职业教育的专科院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专业结构不合理,口径过窄;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实践环节安排不科学,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结论:应该把握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改革契机,通过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改进职业教育教学与实习模式、调整专业结构等途径来推进卫生职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医疗器械上市前临床试用或验证中的缺陷,探讨医疗器械上市后的安全质量管理评价。方法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医疗器械上市前临床试用中的缺陷以及医疗器械安全质量管理的途径。结果医疗器械安全质量通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医疗器械召回和医疗器械追踪得以实现。结论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后的不良事件报告、召回制度和追踪制度,是医疗器械进入市场后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医疗器械的不良事件,提高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识别能力,确保疫情下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方法:收集医院参与抗击疫情期间相关医疗器械使用情况资料,综合分析医疗器械使用中的不良事件。结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中老年患者诊治中,Ⅲ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构成比为62.07%,监护仪的不良事件占Ⅲ类医疗器械的41.37%。结论:加强老年患者使用医疗器械和疫情期间抢救器械的安全性监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65个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使用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65个基层医疗机构中,仅有26个(40.00%)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实施过学习培训;62个(95.38%)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真实、完整、准确;仅有11个(16.92%)医疗机构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具备使用记录且记录完整,满足追溯要求。结论广西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疗器械使用及质量管理方面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监管部门亦应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国PVC医疗器械中DEHP安全性评价的必要性、研究思路、评价方法。方法对美国、日本、欧盟对PVC医疗器械中增塑剂DEHP安全性评价的思路进行回顾、梳理,结合我国目前PVC医疗器械生产现状及监管要求,对我国PVC医疗器械中DEHP的安全性评价思路及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PVC医疗器械产品中的DEHP在临床使用时的释放量可能会超过人体可耐受量值,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带来潜在危害,生产企业有必要对PVC医疗器械产品中DEHP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评估可以主要从对原材料的控制及产品中DEHP的释放量进行测定两方面进行。结论生产企业可首先对DEHP增塑的PVC医疗器械原材料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估,其次对产品中的DEHP释放量模拟临床使用条件进行测定,通过将DEHP释放量值与国际权威机构已评估得出的人体可耐受限量值(TI值)进行比较,评估产品中DEHP可能对人体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佟青  李爽  张蕊  张立新  刘运泳  刘华 《医疗装备》2021,(1):56-57,61
目的了解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重点诊疗器械的配备情况及售后服务满意度,为“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辽宁省创新诊疗装备区域应用示范》项目之国产医疗器械“531”联合售后服务新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6—7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医学工程器械运维技术掌握情况、相关培训情况、售后维修满意度等方面,对临床医护人员、器械操作或维修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器械配置以国产器械为主,配置率为56.42%;国产器械的正常运行率、售后服务质量满意度、厂家技术培训满意度及售后维修服务质量满意度均低于进口器械。结论辽宁省基层医疗机构国产医疗器械售后维修服务需不断创造新模式,且需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器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升售后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开展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医疗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是提高医疗设备效率的有效措施,建立规范化管理与计划、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分类、设备巡查和动态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有利于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医疗器械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均涉及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问题。近年来,因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引发的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怎样防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界定、产生的根源以及防范与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建立医疗设备临床使用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周期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利用医疗设备风险值(RiskLevel,RL)评估,划分出临床医疗设备等级,制定不同的巡检及维护周期。结果:通过评估体系的建立,合理安排了巡检、设备预防性维护,确保了临床设备的安全使用。结论:医疗设备临床使用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的建立,对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国外的先进医疗设备进入国内市场,不断进入的厂商导致了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疗器械售后服务作为保持医疗器械状态完好、安全稳定运转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文通过介绍国内及国外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行业的监管现状,分析我国医疗器械售后服务行业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ISO17664:2004标准《制造商提供的可重复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处理信息》为制造重复使用医疗器械或非灭菌但由用户完成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制造商,提供了指南。制造商应提供处理的信息,以指导用户对以上的医疗器械正确地清洗,消毒,干燥,检验,灭菌,贮存,以达到无菌的效果和避免医疗器械的损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