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2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手术来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来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颅脑内的血肿以及颅内坏死组织基本清除,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颅脑压力、病死率以及致残率的目的。因此,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治疗方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救治效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GOS评分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GOS评分为(4.21±0.92)分,对照组为(3.75±1.1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845,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及中度残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残疾、植物状态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具有减压充分、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的同时,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是目前重度颅脑损伤治疗的一种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实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66%,高于对照组的46%;且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低于对照组的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有助于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治疗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41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1例,以上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8。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骨瓣减压,观察组行大骨瓣减压治疗。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骨瓣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颅内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9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前的GCS评分与护理后的病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及致残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脑外科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将6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中7例恢复良好,11例中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研究组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1例1,死亡2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侧裂区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效果理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中残率和长期昏迷则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时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后观察组恢复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明显,能明显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保护神经组织,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水肿、GCS评分、GO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颅内压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脑水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14 d的GCS评分及治疗3个月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 d的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础治疗上采用七叶皂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01 ~2014-06共81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顺位分为两组,单号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院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双号40例患者为对照组,沿用常规末梢血糖快速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指导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波动情况、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结果:治疗7d后两组FPG、2HPG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d低血糖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22.50%;30d病死率为9.76%,对照组为22.50% (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可全面、连续、及时反应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指导临床适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对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治疗3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P<0.01)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与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3例,前者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后者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恢复良好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纳美芬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与治疗组(35例),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纳美芬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9%、74.29%,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4%、40.0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采用纳美芬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有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收常规颅脑手术,实验组患者行亚低温治疗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24例患者痊愈出院,对照组为11例,痊愈率分别为48.0%和22.0%.结论 亚低温治疗能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冬眠低温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冬眠低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眠低温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及生存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桑海军 《北方药学》2021,18(8):53-54
目的:分析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醒脑静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有效性及对清醒人数、觉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30例,接受醒脑静联合甘露醇治疗)和对照组(30例,接受甘露醇治疗).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和效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清醒人数更多,所需觉醒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醒脑静及甘露醇联合治疗方式,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较正常的意识状态,可有效提升其整体治疗效果,缩短觉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7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70例重度颅脑损伤治疗后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临床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重度颅脑损伤3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4例,观察高压氧治疗前后临床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临床(GCS评分)及预后评估(BI评分)均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能够明显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