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老年病人在发生疾病时有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其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此,我们有以下体会。一.采取“希望式”护理,使老年病人摆脱绝望的心理状态老年病人在面临着身体的老化与疾病的折磨时,常常产生绝望的心理,对治疗疾病失去信心,尤其是那些长期住院的老年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对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6例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睡眠质量,其中65例"睡眠差"(PSQI≥7)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例"睡眠良好"(PSQI<7)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的约占43%,其中心情焦虑和不适应医院环境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心情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影响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降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回顾性分析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论 引起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应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等意外事故的防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自2005~2008起,针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加强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方法 对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 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结论 加强识别老年患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人员抗风险能力,降低护理安全危险因素,提高护理安全预防很关键.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病人面对手术会产生焦虑、紧张、恐惧、不安、抑郁、消极、悲观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容易造成睡眠障碍使手术的耐受下降^[1]。健康睡眠能够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康复机体等^[2],失眠原因一旦消除,睡眠质量也就得到改善,对患者手术治疗有极大帮助。现将术前患者失眠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浅谈在老年病人护理中的心理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 ,老年病和慢性病患者逐年增多 ,由于老年病人同时患有多种、多器官疾病 ,病程长 ,病情变化快 ,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护士只有掌握对病人心理沟通的原则及心理沟通的技巧 ,才能在老年病人护理中更好的配合医生诊疗的完成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 ,并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老年失眠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颇受人们关注.有报道成年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失眠者差,伴有较多心身症状[1-2]引.老年人失眠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人,但国内未见有关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报道,为此我们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了问卷式心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影响睡眠的因素,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探讨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对降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156例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评估睡眠质量,其中65例"睡眠差"(PSQI≥7)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91例"睡眠良好"(PSQI<7)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高血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改善情况和血压变化.结果: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不良的约占43%,其中心情焦虑和不适应医院环境是引起患者睡眠障碍的主要因素.护理干预前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患者(P<0.01).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及血压水平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SQI评分及舒张压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心情焦虑和对医院环境不适应是影响住院期间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了降压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艳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4):458-459
目的 探讨老年烧伤病人的特点,总结其护理,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烧伤68例护理经验,通过各种精心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观察、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本组68例中保守治疗自动痊愈58例,进行植皮手术10例,其中恢复后无功能障碍52例,有功能障碍12例;死亡4例,死于呼吸道感染2例,死于脑水肿1例,死于应激溃疡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良好护理措施,可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滕沁伶  程君  罗晓辉 《西南军医》2010,12(6):1248-1249
为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选取37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和用药护理.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达91%.在临床护理中采用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产生满意的效果,为治疗工作提供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毛桂琴 《西南军医》2011,13(1):189-190
"护理艺术"是指在具有一定的护理知识、技能、经验基础之上的、非规范化的、针对不同患者存在不同问题的特点,有创造性的护理技能。我院为老年病专科医院,90%以上的患者是老年患者,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笔者从老年患者的心态、创新思维源于客观需求、护理艺术的表现形式、优质护理的内涵四个方面与同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病人的病种有心脑血管系统疾患后遗症,老年痴呆,晚期癌症等疾病,其疾病特点有其独特的规律性,尤其应注意的是老年人敏感多疑,情绪不稳定,医护人员对这种现象应该充分重视。现就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作一分析探讨。1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老年病人由于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变化而导致心身疾病,老年病人因病情变化而产生惆怅、忧烦、苦恼、失眠、焦虑等反应属于心身疾病的一种表现。1.1不同的情绪可以使机体各个系统引起相应的变化。研究证实,心理活动是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三个环节密切联系对健康产生影响消极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陈茂艳  唐硕 《西南军医》2011,13(3):549-55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由于生理自然变化原因,老年病人普遍存在骨丢失现象,尤其是绝经以后的妇女,心理、情感、健康状况均欠佳,平衡性、反应速度及准确性大大下降,外力冲击和步态不稳易致股骨骨折骨折后心理、精神情感发生极大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积极主动及时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病人功能的康复,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失眠是一个复杂和难以理解的主诉,通常指患者对睡虑时间和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按临床表现分类:①睡眠潜伏期: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夜间觉醒次数超过两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多噩梦;④总的睡眠时间少于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晨感到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等.按病程分类:①一过性或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②短期或亚急性失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3-6个月;③长期或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个月.慢性失眠非常普遍,50岁~80岁老年人以失眠为主诉的更是日益增多,给身体及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11 -O1 ~2011 - 12在我科接受药物治疗的1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探讨护理应对措施,以减少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将患者的损伤减低到最低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1 -01~2011 - 12出现的18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将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名称、所用药物名称和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及发生不良反应的心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结论:护理对策:(1)提高护理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及监测工作的重视度.(2)加强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护士对用药全过程要严密进行观察.(4)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老年肺心病人,由于年龄、性格的改变,自控能力的减弱,易受到外界环境、他人言行神态的影响,造成生理上的不稳定状态。同时由于职业、性格、嗜好、病情、文化、兴趣、家庭的不同,他们的心理状态也有差异,这种心理上的差异,对疾病的恢复和机体的损害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观察、分析、研究他们的心理变化,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55岁以上的53例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失眠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但疗效往往不确定,且有副反应.2004年6月-2008年3月我们应用生物反馈疗法配合放松训练指导语,治疗飞行人员失眠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39例均为男性飞行人员,年龄25~40岁,平均32岁,病程3个月以上.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1)主诉为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2)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抽样调查全军离休老干部失眠发生率及治疗状况,为军队老干部的保健和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睡眠情况、影响健康因素、疾病状况等.睡眠情况包括平时睡眠习惯,入睡时间,失眠原因,睡眠减少时间与程度,再入睡是否困难,失眠持续时间等.根据问卷结果,了解失眠的发生率、主要诱因及治疗情况.结果:发放问卷5050份,收回 4759份,失眠者2284人,发生率为48.0%.其中睡眠不良1843人,占80.7%(包括短暂失眠1006人,占44.0%;短期失眠837人,占36.6%);失眠症441人,占19.3%;失眠时间大于1年的有212人,占9.3%;原发性失眠2219人,继发性65人.结论:军队离休干部失眠发生率高,药物滥用比较严重,需加强保健,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