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温长路 《气功》2010,(7):I0001-I0001
三伏盛夏,一些地区有娘家人要为已出嫁的姑娘送扇子的习俗。因为“扇”与“善”谐音,送扇子是希望姑娘能“生个善子”。除了体现父母的关怀之外,扇子本身对健康的作用可能是这一风俗得以流行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
赤日似火,灼热难熬。避暑是人们夏令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现介绍几个夏令避暑养生妙招。1.临水祛暑水是生命之源。水色碧绿,清纯流畅,观之悦目,掬之凉快,浴之爽身,饮之解渴,泳之健身。盛夏之时,或到临水之滨消夏,或去溪畔纳凉,或入水中游泳、漂流、浸泡、潜水、冲浪等,都会给人们带来清凉、爽快和舒适。古人就把临水的亭台楼阁、河边桥畔当作消暑的理想去处。  相似文献   

3.
话汤     
话汤高槐内蒙古集宁市乌盟医院012000汤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营养丰富品种繁多,佐餐下饭醒酒消夏已成为人们饮食园地中的必备之品。有人甚至宁可食无馔,不可饭无汤。然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极平常的汤在钟鸣鼎食之家也备受青睐,在《红楼梦》第二十回中:“袭人受了...  相似文献   

4.
夏日炎炎,酷暑逼人。人们纷纷"上山下海",到大自然中寻找一方清凉世界。此时,海滨风行水上,凉意扑面,便成了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去处。"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海鸥。"正道出了海滨纳凉之妙。  相似文献   

5.
一扇见风雅     
正炎炎夏日,扇子是引风用品,避暑利器。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国文人才学与身份的象征。文人要摆文人的风度,这"风"从哪里来,自然靠手中这把扇子了。别看是小小一把扇子,其中却大有乾坤。古代文人的最高形象设计是"羽扇纶巾",以诸葛亮手持鹅毛扇为代表,但据后人考证,那  相似文献   

6.
一壶茶,一把蒲扇,一本书,几许瓜子,三两菱角,外加一青翠竹椅。一块普通得几乎没有价钱的焓红,让逸凡随手促就了一幅闲得没影儿的消夏小景。  相似文献   

7.
扇子,最早称“要”,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据说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起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叫“障扇”。据晋朝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长柄扇,是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  相似文献   

8.
三伏盛夏,一些地区有娘家人要为已出嫁的姑娘送扇子的习俗.因为"扇"与"善"谐音,送扇子是希望姑娘能"生个善子".除了体现父母的关怀之外,扇子本身对健康的作用可能是这一风俗得以流行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炎炎夏日。一杯清茶。一瓶冷饮。加上时令水果,是人们消夏必不可少的饮食内容。人们通常认为。暑热之季喝些冷饮。吃些水果对人体有益无害。而且多多益善。其实不然。对于饮品。任何季节对不同体质的人都多少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因此,学会掌握科学地食用夏季饮品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几种简单易做。符合夏季饮食调养原则的清补饮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医德应常存     
“南皮疡医某,艺颇精,然好阴用毒药,勒索重资。不餍所欲,则必死。盖其术诡秘,他医不能解也。……今其人尚在,亦无敢延之者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滦阳消夏录·第36则)  相似文献   

11.
详细叙述了扇子七的原植物形态,约材性状、组织结构和粉末特征,为该药的鉴别和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夏日话扇     
洪庆 《养生月刊》2013,34(7):658-661
扇子在我国大约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最早发明扇子的人,也许是从大片树叶直接获得灵感,因而扇子的扇柄、扇骨、扇面和阔叶的叶柄、叶脉、叶肉间,有其相似相关之处。记载中最早的扇子,是商时附在马车上遮日避雨的"扇汗"。扇汗是圆顶的,有点类似今天的雨伞,后来又演变成"华盖"。南北朝以后,随着轿子的兴起,又发明了长柄大扇,称为"障扇"。古时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现在一到夏天,大家多用空调、电扇,那些曾轻摇于年少时光的各式扇子,仿佛都已退出历史舞台,成了岁月深处的美好回忆。在那曾扇舞翩翩的习习凉风中,却飘送着悠悠不了情——那浓得化不开的爱永远镌刻在那些扇子上,永远不会随风飘逝!月是故乡明,风从故乡来,当盛夏的清风穿越关于扇子的古老记忆,从故乡的方向迎面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暑湿当令,暑湿邪气若从皮毛而入,可出现发热、口渴、心烦头痛、身重体倦、肢体酸痛、胸闷、纳差等症状。那么如何才能祛湿清暑,安稳度夏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香包、香囊、香丸、香液等消夏之品的配方,这些以中药香药制作的东西,香气四溢,沁人心脾,愉悦身心,又能够祛湿解暑,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5.
<正>有的人讥笑外治法是欺诈之术欺骗世人,不知外治之道就近在人们的耳目之前。人生的营养之物只有饮食属内,其余有益于身体的东西,没有不是身外之物的。夏天的扇子,冬天的皮衣,难道不是外物吗?暑热时躺的竹席,寒冷时围坐的火炉,难道不是外物吗?而且热的时候乘凉,冷的时候取暖,随着四季而变化,因此人体才得以免于疾病。不仅如此,诸阳经都聚集头部,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都上  相似文献   

16.
1、消夏宜喝哪些汤 山楂汤 山楂30g,猪排150g。用慢火煨热,下精盐调味,再撒入芹菜叶少许即成。开胃化积、消食,对心血管也有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扇文化集趣     
李盛仙 《养生月刊》2008,29(7):655-657
古往今来,扇子与人们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由此派生出许多与扇有关的文化,令人耳目一新,意趣无穷.  相似文献   

18.
组工 《养生月刊》2012,(3):276-277
“清风生掌握,爽气满襟怀.”炎热之时,扇儿轻摇,清风舒怀,心旷神怡. 扇子,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自古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扇赋予诗人以灵感,诗人为扇添光彩.扇子五花八门,如南朝江淹写的是纨扇:“纨扇如团月,出自机中素.”宋之问对纨扇也有吟咏:“且握青纨扇,时将日影遮.”唐人张祜的《白竹扇子》吟咏的是竹扇:“藤缕雪光缠柄滑,篾铺银薄露华轻.清风坐向罗衫起,明月看从玉手生.”唐人刘禹锡写的是团扇:“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再见.”宋代陆游对团扇也有吟咏:“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元代郑元佑《赵千里扇面写山次韵》赞的是折扇:“宋诸王孙妙盘礴,万里江山归一握,卷藏袖中舒在我,清风徐来毅衣薄.”折扇,还是中外交流的产物,北宋时苏东坡就曾得到几把高丽的白松扇,并赋诗云:“展之广尺余,合之止两指.”  相似文献   

19.
正在酷暑盛夏的高温烦热之际,若能喝上一杯冰镇啤酒,那真是令人说不出的畅快惬意。啤酒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自身无法合成的),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较高的热能,因此素有"液体面包"之称。适量饮用啤酒,可以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心利尿,是夏季备受人们喜爱的有防暑降温、健胃止渴、补充机体能量作用的消夏饮饮啤酒过量对健康造成的伤害虽然啤酒的酒精含量只有3%~5%,但是如果不  相似文献   

20.
沃野 《养生月刊》2016,(5):472-473
正夏日炎炎,暑气逼人。此时,许多名山却浓荫如盖,山风时拂,成了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夏天到山中避暑纳凉,早在古代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消暑方式。不少文人雅士更是深得山中避暑之妙,唐代高骈《山亭夏日》诗云:"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古树参天,蔷薇吐香,周身清凉,好一幅别开生面的山中消夏风俗画;宋代诗人梅尧臣喜欢在山里的寺庙中避暑,他在《中伏日妙觉寺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