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实验经络针灸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经络针灸疗法治疗产后尿潴留高望平指导郝金凯(陕西省延安地区实验经络针灸研究所716000)尿潴留属尿液充胀膀胱而不能自解者,其症见小腹胀痛,尿频尿急,小便短少或点滴而出。严重时癃闭不通。中医学称本证为“产后小便不通”、“产后癃闭”。产科经用腹部热...  相似文献   

2.
产后小便不通以产后3天内多见,虽不能解出小便,或仅有点滴小便排出,但以膀优内本有小便储留为其特点,放必伴有小腹胀急疼痛,或溺时滴沥没痛之苦,病人自觉症状较重,甚为痛苦。前贤指出因产伤气,气虚不陌或气滞血涩,或热邪挟瘀,津血损伤等,皆能导致产后小便不通。宜“下病上取”,从膀优、肺、脾、肾、肝、气血津液、瘀、热求治。案一:患者李××,女,25岁。1990年11月产后2天,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夜间咳则小便点滴,气短懒言,汗出乏力,纳差,面色少华,舌质淡苔白润,脉缓弱。诊断:产后小便不通。辨证:肺脾气虚,水道…  相似文献   

3.
电针治疗产后小便不通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小便不通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我院自1981年以来,采用电针疗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40例,获得较好效果。患者均为住院产妇,均属经局部热敷、导尿等方法处理,仍不能自行排尿者,年龄21~34岁,病程1~9天,其中产后1~2天者15例,3~6天者22例,7~9天者3例,按产情计,顺产18例,剖腹产6例,会阴侧切12例,会阴撕裂伤4例。治疗方法主穴:关元、中极。配穴:三阴交、阴陵泉、列缺。随症选穴:气血虚者加足三里,便秘者加支沟,气虚者加气海,气血淤滞者加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辨证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产后小便不通,常规方法治疗无效者,以真武汤为基本方加味,辨证施治。结果:全部治愈。结论:真武汤加味辨证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产后尿潴留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6年来,笔者以警佳术甘汤加味治疗产后尿储留86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股资料86例均为初产妇,产后小便不通2天者为多,最长者不通时间为8天。本服中药前均需小腹物理加压排尿。2治疗方法警桂术甘汤加味:裁等、炒白术各12g,桂枝、炒当归各109,生黄茂15g,炙甘草3g。小腹隐痛、恶露量少者加益母草159,制香附、台乌药各10g;潮热汗出量多者加白芍、橹豆衣各10g;口淡纳差、便溏者加炒山药129,炒党参、红枣各log。每日1剂,连服3天。3治疗结果随访,服2剂小便通解者21例,服3剂小便通解者37例,服3剂小便得通但解出不畅者13例。眼…  相似文献   

6.
灸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87例武汉市第二医院(430014)魏宝玉产后小便不通,小腹胀急疼痛,为产科常见的合并症,笔者于1983年至1990年用灸法治疗本病8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87例为年龄21岁~39岁产妇,产后1天~7...  相似文献   

7.
<正>产后小便不通,即产后发生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1]。多发生于产后3 d内,尤其是产后6~8 h。笔者运用自拟桃蒲四物汤治疗产后小便不通21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产后小便不通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灸配合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0分钟至3小时小便自解。结论:用针灸配合TDP照射的方法治疗产后小便不通30分钟至3小时小便自解,效果较好,无尿道损伤及感染,明显优于导尿法。  相似文献   

9.
产后小便不通,是指产后以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招致不良后果,因水道闭塞,水气上侵脾胃,为胀为呕,或上逆犯肺,发生喘急,或流溢肌肤,而为浮肿,若数日不通,甚或胀闷闭厥而危殆。因此,必须积极进行治疗。作者应用自制方治疗本病,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尿潴留,中医称为癃闭。临床症状小便不畅点滴而下。严重的小便闭塞,点滴不通。是妇女产后常见病、多发症之一。特别在生产过程中,产程长、难产的高龄产妇发病率尤其为高。笔者运用“杨三穴”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37例患  相似文献   

11.
产后小便不通系指产后以排尿困难,少腹胀痛,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笔者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采用加味五苓汤配合艾叶外敷治疗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44例。治...  相似文献   

12.
蕲艾灸治疗产后排尿异常5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排尿异常是指产妇新产后发生的排尿障碍,如小便不通,尿意频数或淋沥,甚或小便失禁者之统称,为妇产科常见病症之一。笔者运用蕲艾灸治疗该病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4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初产妇31例,经产妇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2岁;病程最短12小时,最长7天。产后小便难解18例,小便不通8例,小便频数、每日10次以上12例,小便不能自控5例,产后小便淋沥8例,尿中带血3例。中医辨证气虚型21例,肾虚型15例,湿热型16例,膀胱损伤型2例。其中有5例病人经中西药治疗无效。2灸治方法2.1取穴主穴:膀胱俞、中极。配穴:气虚型加气海…  相似文献   

13.
金栋 《河北中医》1991,13(5):36-37
1 产后小便不通李某,女,25岁。1987年5月16日诊。产妇6天前娩出一女婴,因产程过长,致产后32小时小便不通,经用新斯的明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后,未缓解,遂行导尿术,导出尿液900毫升。至产后3天小便仍不通,小腹胀急苦不堪言,曾两次行导尿术并保留尿管。为防止合并尿道感染,撤除尿管改投中药调治。现症:小便不通,神疲乏力,乳汁清稀,纳可,大便调,恶露不多,舌淡苔薄腻,脉沉弱。拟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味:生黄芪30g,炒白术1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10g,当归12g,党参15g。肉桂3g,车前子(包)15g,木通10g,滑石10g,甘草10g,茯苓10g,猪苓10g,泽泻  相似文献   

14.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褥期小便点滴而下或闭塞不通,伴小腹胀痛,或溺时涩痛为主症者。是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病证之一。本人以芒针刺秩边穴治疗产后尿潴留,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均为服中西药和新斯的  相似文献   

15.
针推治疗产后、术后小便不通62例临床观察150001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二院妇科李亚平我们自1987~1992年间采用针刺中极、三阴交穴配合推拿利尿穴治疗产后、术后小便不通6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2例,20~30岁22人,8...  相似文献   

16.
产后尿潴留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林娣 《光明中医》2010,25(5):891-891
<正>产后尿潴留属中医"癃闭"范畴,指妇女产后出现的排尿困难,甚至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的疾患。其中以小便不畅、点滴而下,病势较缓者为癃;小便闭塞、点滴  相似文献   

17.
产后小便不通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敏 《江苏中医药》2009,41(9):69-70
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称“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1]。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亦可发生于产褥期.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尿潴留”,以初产妇、难产、产程长及手术助产者多见,是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生的主要病机为膀胱气化失司.而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原因,与产后多虚及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和肾司二便功能失常等有关。若肺脾气虚、肾阳不足或瘀血阻滞.均可致膀胱气化失常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尿潴留是指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亦称"产后小便不通"。本病在产后6~8小时至3日内多见,也可发生在产褥期,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产后小便不通,是指产后排尿困难,小腹胀急、疼痛,甚至小便不通,为产科常见的合并症.笔者于1990年1至11月,拟益气利尿汤治疗产后小便不通30例,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30例,年龄21~30岁者23例,30~36岁者7例;病程3~5天者2(?)例,6~8天者8例;顺产者13例,剖腹产者5例,会阴侧者切12例。  相似文献   

20.
加味五苓散治疗产后尿潴留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味五苓散出自《万氏妇人科》.具有通阳化瘀利尿之功。原为治疗一产后小便不通或短小……又有恶露不来,败血停滞,闭塞水读.小便不通.其症小腹胀满刺痛,乍寒乍热,烦闷不安。”笔者近10年用于治疗50例产后尿端留,获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依据《新编妇产科秘方大全》和明·万全著《万氏妇人科人诊断要点,产后6~8小时不能排尿’下腹部胀满感,有排尿欲望,但无法自行顺利排尿,伴恶露量少,色暗血块、小腹胀满刺痛.舌质有瘀点。1.2一般资料病例选自1982~1995年妇产科病房会诊50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34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