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治疗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这一理论已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机械通气治疗中。作者对63例有显著高碳酸血症的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出现肺性脑病前后分别测pH、PaO2、PaCO2,并与临床症状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COPD非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鑫  盛桂君  王亮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11):1021-1024
目的对比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导致轻中度高碳酸血症与重度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对比入选COPD急性加重导致轻中度高碳酸血症(PaCO2〈80mmHg,1mmHg=0.133kPa)组患者和重度高碳酸血症(PaCO2〉80mmHg)组患者NPPV2h后pH值和PaCO2的变化、24h后pH值恢复正常的人数、总的NPPV治疗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轻中度高碳酸血症组44人,重度高碳酸血症组42人。轻中度高碳酸血症组和重度高碳酸血症组相对比,NPPV2h后pH值(分别为0.04±0.01和0.06±0.03,P=0.63)和PaCO2[分别为(14.3±7.4)mmHg和(18.1±11.2)mmHg,P=0.34]的改善程度相似。对比两组患者NPPV24h后pH值恢复正常比率(分别为65.9%和59.5%,P=0.65)、NPPV应用时间[分别为(103±8.1)h和(106±6.6)h,P=0.74]、住院天数[分别为(13±2.7)d和(15±4.1)d,P=0.53]及NPPV失败率(分别为13.6%和19.0%,P=0.56)也无差异。结论 NPPV治疗对COPD急性加重导致重度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变化、住院天数、气管插管率和痛死率。并同以往未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38例相似病例进行比较。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组治疗后2h,24h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改善,住院天数缩短,气管插管率、痛死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碳酸血症急性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iPAP呼吸机治疗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将37例高碳酸低氧血症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5 d后在血pH、PaCO2及PaO2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不仅可以增加通气量,而且可以减轻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调节功能,可作为高碳酸低氧血症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单纯性严重高碳酸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前和治疗后2、6h的pH值和PaCO2值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2、6h的PaCO2值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的辅助通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高碳酸血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插管,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在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46例需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以传统通气方式治疗;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治疗组)调节吸气峰压、呼气末压力、平均气道压等通气条件,维持血气PaCO2在45~55mmHg。比较两组通气条件、通气过程中血气值、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在通气过程中,氧舍指数(PaO2/FiO2)、pH值7LPaO2差异无显著性(P〉0.05),PaCO2差异有显著性(P〈0.01),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组上机时间显著减少(P〈0.05),气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可降低病死率。结论: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法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较传统通气方式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缩短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 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次PaCO2>6.40 kPa(80 mmHg)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氧疗基础上,应用NIPPV治疗。通过自身对照,观察患者NIPPV治疗前、治疗5~72 h和治疗结束后血气指标变化和病情改善程度。结果48例次患者中,46例次IPPV治疗5~72 h后,首次血气指标中PCO2和pH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O2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例次无创通气失败,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38例次氧疗结束后的血气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NIPPV治疗能有效改善COPD合并重度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但对氧合的改善早期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呼吸机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2例Ⅱ型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及pH值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患者治疗3 d后PaO2及SaO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pH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能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及临床症状,纠正患者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飞  刘志光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65-1968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9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患者8≤GCS评分〈15在急性发作期入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与机械通气后2h、d。、d2、ds的PH值、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离子(HCO3-)、氧合指数指标的变化情况。根据无创通气治疗前GCS评分分为两组,A组为(10≤GCS评分〈15),B组为(8分≤GCS评分〈10分),对两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无创呼吸治疗39例AECOPD意识障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7±10)d,住ICU的时间为(9土5)d,APACHE-Ⅱ评分平均(15.4±2.2)分。上呼吸机2h后GCS评分较机械通气前升高且有显著差异(P〈0.01),动脉血气指标的PaCO2值明显低于机械通气前(P〈0.01),治疗后pH高于机械通气前(P〈0.05)。对NIPPV治疗前GCS评分A组(10≤GCS评分〈15)同B组(8≤GCS评分〈10)相比,在APACHE-Ⅱ评分(P〈0.05)、pH值(P〈0.01)、PaCO: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IPPV对于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高碳酸血症意识障碍有效,临床上能减少AECOPD及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插管率及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辅助治疗Ⅱ型呼吸衰竭两种方法的比较与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 (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与鼻导管氧气吸入对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 4 7例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采用无创面罩呼吸机及双水平气导正压呼吸机(BiPAP呼吸机 )辅助通气 2 4例 (即为观察组 ) ,采用鼻导管氧气吸入 2 3例 (即为对照组 )。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过程中观察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BiPAP呼吸机 ) ,对照组采用 (常规治疗加鼻导管吸氧 )。对在治疗 5~ 7天后动脉血气的改变 ,是否发生气管插管、死亡等 ,分别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 2 4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均有明显上升 ,PaCO2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导致气管插管 1例 ,死亡 0例。对照组 2 3例患者中 ,动脉血气分析PaO2 ,SaO2 ,PaCO2 无明显改变 ,导致气管插管 9例 ,死亡 4例。两组对比差别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在Ⅱ型呼吸衰竭辐助治疗中无创面罩呼吸机能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增加通气 ,避免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降低患者死亡率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高原地区COPDⅡ型呼衰并二氧化碳储留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COPD伴呼衰患者均为PaCO2〉100mmHg,系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NIPPV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1,2,4,7天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NIPPV治疗后动脉血气变化。结果:NIPPV治疗后患者二氧化碳储留改善明显(P〈0.001),治疗2小时PaCO2即明显下降(P〈0.001),PaO2逐渐上升,第三天达高峰;PH升高与PaCO2下降同步。结论:NIPPV不仅降低高原地区COPDⅡ型呼衰患者PaCO2,改善低氧血症及极高碳酸血症,可作COPDⅡ型呼衰并极度二氧化碳储留患者的一线治疗手段,避免和减少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D-二聚体(D-D)水平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该院2009∽2012年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根据其呼吸衰竭的程度分为Ⅰ型呼吸衰竭组和Ⅱ型呼吸衰竭组,每组各54例;选择同期5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PaCO2和D-D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3组纤维蛋白原(Fib)、动脉血氧分压(PaO2)、PaCO2和D-D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呼吸衰竭2组患者PaO2水平均小于60mm Hg,其余各项Ⅰ型呼吸衰竭组患者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2)Ⅰ型呼吸衰竭患者PaCO2与D-D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ib无相关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D-D水平与PaCO2、Fib均呈正相关,其中与Fib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D-D含量随着PaCO2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时,其表现出更加严重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抗感染、平喘、祛痰、抗凝及兴奋呼吸中枢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NIPPV治疗。对所有患者治疗前、治疗2h、治疗24h及治疗结束时进行血气分析(pH、PaO2、PaCO2),并观察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情况。结果本组经NIPPV治疗后,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得以纠正,人机配合良好。病情均在4h-2d内得到缓解,精神状态好转,神志清楚,咳痰、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患者的pH值升高,PaO2升高,PaCO2下降,随着无创通气时间的延长,血气指标明显改善。63例患者治疗中出现咽干11例,轻度胃肠胀气6例,面部受压充血4例,调整通气参数后好转。结论NIPPV呼吸机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静脉输氧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应用静脉输氧仪辅助静输氧治疗组,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HR)及心功能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和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应用静脉输氧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静脉输氧治疗COPD合并呼衰可绕过肺的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提高pH,PaO2,降低PaCO2,改善机体低氧及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面(鼻)罩双水平压力调节(BIPAP)通气联合肺脑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碳酸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COPD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BIPAP组、肺脑合剂组,每组20例。在采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治疗组应用BIPAP通气每天6h,加肺脑合剂(由可拉明3.75g,安茶碱0.25g,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BIPAP组应用BIPAP通气每天6h;肺脑合剂组应用肺脑合剂静脉滴注每天1次;7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P0.01),BIPAP组CO2潴留状况改善(P0.05),肺脑合剂组CO2潴留状况改善不明显(P0.05)。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联合治疗组85.0%、BIPAP组60.0%、肺脑合剂组35.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BIPAP组(P0.05)和肺脑合剂组(P0.01)。结论面(鼻)罩BIPAP通气联合肺脑合剂治疗COPD高碳酸血症疗效明显优于各自单独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肌酶来源和影响因素。方法:检测COPD患者心肌酶和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与血气行相关分析。结果:LDH、AST、α—HBDH急性期升高,缓解期降至正常,与动脉血pH值和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CK、CK—MB和cTnI无显著升高。结论:COPD患者心肌酶升高,是多脏器损伤的综合表现,而非心肌损伤;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心肌酶来源和影响因素。方法:检测COPD患者心肌酶和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与血气行相关分析。结果:LDH、AST、α—HBDH急性期升高,缓解期降至正常,与动脉血pH值和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CK、CK—MB和cTnI无显著升高。结论:COPD患者心肌酶升高,是多脏器损伤的综合表现,而非心肌损伤;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给予抗感染、祛痰、解痉平喘、氧疗、对症治疗的同时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结果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8.2d,治疗后2h缺氧有显著改善,治疗后2h及24h PaO2上升明显,PaCO2下降明显,治疗后2h及24h HR、RR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SpO2治疗后2h及24h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H值治疗后2h及24h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醋酸钙和碳酸镧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高磷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醋酸钙治疗的醋酸钙组33例、采用碳酸镧治疗的碳酸镧组33例、醋酸钙联合碳酸镧治疗的联合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血P和PTH均显著降低,醋酸钙组和联合组血Ca升高,碳酸镧组血Ca降低,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碳酸镧组和联合组血P和PTH均显著低于醋酸钙组,联合组血P和PTH均显著低于碳酸镧组,血Ca高于碳酸镧组(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碳酸镧组和醋酸钙组(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醋酸钙和碳酸镧均能有效降低尿毒症血液透析高磷血症患者血P水平,且碳酸镧能降低血Ca水平,有效降低血管钙化的风险;将醋酸钙和碳酸镧联合应用可更好地降低血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但其增加血管钙化的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和PaCO2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每组2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和治疗24、48、72h后的Pa02和PaC02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和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均可显著提高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降低PaCO2(P〈0.05)。且与BiPAP通气间歇治疗组比较.BiPAP通气持续治疗组降低PaC02作用更显著。BiPAP通气能显著降低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失败率(P〈0.05)。结论:及时应用BiPAP辅助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降低其气管插管率和治疗失败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