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免疫脂质体由脂质体连接特异性抗体制成,集脂质体的特性和抗体的导向性于一体,成为新型药物导向载体。本研究采用胃癌单克隆抗体MGb2与脂质体连接,分别包入11种抗肿瘤药物和硼-10化合物,制成九种胃癌特异性免疫脂质体和两种硼化胃癌免疫脂质体,对其一系列理化及免疫学、药理学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不同的人胃癌裸鼠模型和不同的给药途径,研究胃癌免疫脂质体的体内生物学分布和体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我院门诊儿科处方用药的现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9年3 月~2010年3月门诊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当前新药应用越来越少,同时使用的药物基本为成熟的药物,联合用药多,抗生素使用比率大,抗生素使用起点较高,不过药物对儿科临床上所治疗的各类疾病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当前我院临床儿科医师在治疗患儿时,建议多采用药物联用,更新对疾病的诊治观念,提高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免疫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新进展。脂质体与抗体连接即成为免疫脂质体,连接的方法有交联法和插入法。免疫脂质体用于免疫诊断敏感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用于抗肿瘤导向治疗己实验了多种药物。进行了深入研究对脂质体与细胞的作用机理及多价结合的意义。体内抗肿瘤研究尤其是人肿瘤裸鼠移植瘤的治疗己取得不少进展。本文分析了3种特殊类型免疫脂质体的特点,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免疫脂质体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梁福贵  莫灼康 《医学信息》2010,23(15):3016-3017
目的探讨我院门诊儿科处方用药的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2009年3月~2010年3月门诊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儿使用药物情况。结果当前新药应用越来越少,同时使用的药物基本为成熟的药物,联合用药多,抗生素使用比率大,抗生素使用起点较高,不过药物对儿科临床上所治疗的各类疾病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当前我院临床儿科医师在治疗患儿时,建议多采用药物联用,更新对疾病的诊治观念,提高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HCMV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是普遍的,所致的危害也很严重.目前药物防治已被普遍选择,尽管它能限制HCMV感染的发展,但其副作用使临床把希望寄托于免疫预防和治疗.HCMV的感染后果主要决定于宿主的免疫状况,其中特异性CTL起着关键作用.大量资料已证明,HCVM特异性CTL可用于预防和治疗HCMV的激活与疾病.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证明:它对多种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对某些疾病有特异性治疗作用,大大促进了患者的康复.深受临床医师及患者的欢迎.但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事件,已屡有报道.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轮状病毒脂质体DNA疫苗体内免疫应答研究,寻找轮状病毒DNA疫苗理想的免疫佐剂.方法:脂质体包被的轮状病毒基因疫苗pcDNA1/VP7及裸DNA经肌肉注射及鼻粘膜两种途径免疫BALB/c小鼠,利用ELISA方法对其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进行测定.结果:经裸DNA及脂质体包被的质粒DNA免疫小鼠后,滴鼻组和肌注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脂质体包被的质粒DNA经肌注接种后血清特异性IgA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其余各实验组均未能诱导血清特异性IgA水平的升高.结论:脂质体在DNA接种中不仅作为质粒DNA疫苗的载体,而且起到免疫佐剂的作用.经该脂质体包被的质粒DNA免疫小鼠后,肌注组血清Ig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该脂质体包被的DNA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可能对机体产生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随机选取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出现各种症状的患者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通常认为,疫苗接种是疾病预防的手段,即在未病时使用,而一旦患病,疫苗接种就无任何意义,只能用药物治疗。随着人类对免疫应答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利用抗原激发患者针对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治疗性疫苗的概念因此出现,对它的研究也日渐增多,现在已经成为免疫治疗学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拟探讨治疗性疫苗抗体效应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脂质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质体是一种人工制备的磷脂类生化物质,属携有双层包膜的脂质小囊。它作为药物的人工膜和赋形剂,可将治疗药剂准确地命中病变部位、组织和细胞。脂质体包裹药物可用于肿瘤、免疫等方面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肿瘤放射治疗的免疫监视(10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反应的异常可以成为许多疾病发生的基础和背景,由于机体对恶性肿瘤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临床习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免疫学诊断,而忽视了治疗过程中的免疫监视。我院对104例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的免疫监视。我院对104例肿瘤放射治疗病员进行了动态观察,认为免疫反应不仅能帮助分析治疗效果,而且对推断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且目前治疗的方式多侧重于症状的控制而不是治愈,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健康问题和经济负担。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某些蠕虫及其衍生产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其作为一种近天然的免疫调节剂,作用相较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广谱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更加温和。但不同的蠕虫及其衍生产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机制与效果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总结了蠕虫及其衍生产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和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进展,以提供新的临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将Co Q_(10)作为细胞代谢和细胞呼吸激活剂,试用于休克、缺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实验和临床治疗,据报告有较好疗效。但外源性Co Q_(10)能否进入线粒体发挥电子传递作用,尚有争议,故Co Q_(10)的治疗机理仍不清楚。将脂晚体(Liposome,具有磷脂双层分予结构的人工生物膜)作为药物载体,运送药物到达特定的组织和细胞,是非常有前途的冶疗措施,目前已应用于肿瘤,先天性酶缺乏、病毒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临床实践,但迄今未见循环休克领域里应用脂质体的报造。本工作应用脂质体携带Co Q_(10)治疗大鼠内毒毒休克,以探讨Co Q_(10)的作用机理及休克领域使用脂质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T、B淋巴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当免疫系统调控出现紊乱时则会导致自身免疫等疾病的发生,已证实Kv1.3通道在T、B淋巴细胞亚型中表达数量的变化与此类疾病的发生一定的联系。特异性的Kv1.3通道阻滞剂是以Kv1.3通道为靶点并与Kv1.3通道结合,调节在淋巴细胞增殖中的细胞因子及相关的信号通路来遏制自身免疫疾病的发展。与传统的治疗此类疾病的方法相比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如较强特异性,较少的副作用等。这些发现对于深入研究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机制、早期诊断及新型药物的发现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治疗HCMV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是普遍的,所致的危害也很严重。目前药物防治已被普遍选择,尽管它能限制HCMV感染的发展。但其副作用使临床把希望寄托于免疫预防和治疗。HCMV的感染后果主要决定于宿主的免疫状况。其中特异性CTL起着关键作用。大量资料已证明,HCVM特异性CTL可用珩预防和治疗HCMV的激活与疾病,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SARS病毒转录组数据进行临床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免疫损伤组学机制,预测针对性治疗药物,并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公共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的SARS病毒转录组数据并筛选差异基因,应用富集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探讨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机制,并应用表观精准治疗平台预测潜在治疗药物。结果: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机制复杂,包括通过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Th17信号通路诱导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升高,以及通过IL-6、NF-κB、TNF等分子生成自身抗体介导自身免疫应答等。川穹、益赛普等药物可能对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具有治疗作用。结论:SARS病毒能够引起大量免疫相关分子及信号通路的异常,川穹、益赛普等药物可能对SARS病毒感染相关免疫损伤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可为COVID-19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实施心力衰竭疾病的个性化治疗,本研究提出融合电子化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指南的治疗模型方案:以电子化临床指南为基础,对心衰状况进行多目标评估并制定个性化治疗策略.建模过程筛选特异性参数并聚类分组,分别为:心结构、运动耐量、体液潴留、心功能、神经活性和电生理等一级指标值,根据指标所指示的六方面状况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并采用线性加权法获得患者心衰综合指标.对75例临床病例的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心力衰竭疾病治疗模型能全面评估心衰状况,并依据患者具体病症做出建议治疗方案,建议方案中单一用药的平均正确率达到91%,该模型是一种有效的个性化治疗决策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18.
抗体作为治疗制剂已有上百年历史,主要有抗血清和单克隆抗体,抗血清对多表位抗原的中和能力较强,但是,抗血清安全性低、供应量有限、批次间差异大、有效抗体成分低,而且不能进行基因改造;单抗药物的特异性强、重复性好、能够进行基因操作、安全性高,不过,在由多表位抗原或者是突变较快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治疗中,单抗的疗效相对较差;重组多克隆抗体几乎拥有抗血清和单抗的所有优点,在多种疾病比如感染和癌症的治疗中将体现其巨大的优势和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这一类新型抗体治疗制剂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医学信息》2006,19(6):1090-1091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妨碍患者谈话,呼吸,饮食和睡眠。穴位注射疗法是将中西注射药液注入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病症的不同,选用相应的穴位和药液,发挥针刺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效能。临床治疗呃逆一般通过药物疗法或针灸疗法,但是将药物注射腧穴具有独特疗效。我院中医科2002年4月-2005年4月应用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2例疗效满意。现就其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SSDDS)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它能够感知人体病理、生理的变化(pH值、温度)或者体外施加的信号(超声、磁信号),然后根据信号变化调节自身的理化性质,进而调控释放其所携带的药物。SSDDS可由水凝胶、脂质体及磁性纳米微球等制备而成。与非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相比,它具有反馈调节,可控性更强,靶向治疗作用更显著等优点。将对近年来刺激反应性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