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挤压过程中,挤压温度、螺杆转速、进料速度、原料水分含量对淀粉的糊化、降解及对挤出物的溶解指数和膨化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甘薯淀粉在不同水分、糊化终止温度、降温速率和保持温度下的回生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水分质量分数70%时,糊化终止温度为90℃以上,渗漏的直链淀粉分子不仅相互聚集形成较大的有序结晶区域,还与体系中的脂质分子结合形成复合物,在后期冷却过程中形成螺旋结晶,回生程度达到最大.甘薯淀粉糊在0~-4 ℃储藏时,冰晶的形成过程将阻碍支链淀粉外链的相互并拢和直链淀粉分子链的重排;4 ℃左右,结晶生长速度虽较慢,但最终回生程度最大;慢速降温冷却也有利于增大回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以[Mn(H2P2O7)3]3-为引发剂,对不同来源淀粉与丙烯腈的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淀粉预处理方式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用颗粒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接枝效果受到淀粉颗粒大小的影响;用糊化后的淀粉进行接枝共聚反应时,最终制得产物的吸水率较高,并部分地依赖淀粉中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含量.淀粉的预处理如糊化、氧化、酸解对接枝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两个方面研究了多孔淀粉的形成过程,其中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糖化酶和α-淀粉酶协同作用原淀粉颗粒的宏观效果;水解不同时间后残留物的直链淀粉含量、吸热焓的变化说明了复合酶水解的优先次序,二者从不同角度说明了酶水解原淀粉得到多孔淀粉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5.
采用流变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考察了甘薯淀粉在不同保持时间下的回生过程,发现甘薯淀粉糊化后,在4℃下,支链淀粉结晶、直链淀粉-脂肪复合结晶物和纯直链淀粉结晶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动力学模型可用Avrami方程表达.短期回生以直链淀粉结晶为主体,长期回生以支链淀粉结晶为主体,并伴随着直链淀粉链结晶的进一步完善和稳定.  相似文献   

6.
通过DSC分析,研究了不同含水量的大豆,尿酶及美拉德反应情况,发现水分高的大豆易变性,尿酶失活快于美拉德反应的产生,说明了有效赖氨酸在高水分时保持率较高的机理。控制大豆热处理工艺,使得尿酶活力降至0.4mg/(gmin)以下,而大豆中有效赖氨酸的保持率为80%.通过热处理工艺中温度、时间、水分等参数的分析,得出尿酶活力与有效赖氨酸、氮溶指数之间呈正相关(但非线性相关);有效赖氨酸与尿酶活力与胰蛋白酶活力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焙炒是一种全新的使原料淀粉糊化的方法.它用热风替代水蒸气,在高温,短时间的条件下处理原料米,具有无废水污染,容易保存等优点,为食用酒酿制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技术.通过对焙炒大米的3个指标:糊化率、脂肪含量和氨基氮进行测定,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NN对上述性能指标和操作参数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得到可以描述焙炒过程操作条件和性能指标之间关系的模型.在所得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GA对大米的焙炒条件实施优化,对未参与ANN建模的数据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发现,结合使用ANN和GA,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对应于期望指标的操作条件,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非糊化的高交联木薯淀粉,并测定了反应的取代度和布拉班德粘度曲线,研究了在沸水中受热后非糊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及粒度分布等特性.提出高交联非糊化木薯淀粉存在着不同于原淀粉颗粒的在沸水中只发生轻度有限溶胀的非糊化颗粒态  相似文献   

9.
为了定向筛选α-糖苷酶抑制剂,建立了抑制α-淀粉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活试验为基础的筛选模型.采用此模型筛选从土壤和植物中分离的放线菌,其中菌株E-3519的发酵液对α-淀粉酶和蔗糖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菌株E-3519无气丝,基丝生长好,偶见孢囊,孢囊孢子游动迟缓;能水解淀粉,硝酸盐还原实验阳性,产生硫化氢,能使牛奶冻化;能利用大多数碳源;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等无拮抗作用;可产生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E-3519主要生化特征及形态学特征与ATCC14539相似,命名为Actinoplanes utahensis var.。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Brabender淀粉粘度仪,详细研究了糯型与非糯型大米样品在特殊情况下的糊化特性,并证明有明显差别。在糊化特性曲线上发现糯米型最高粘滞峰值低于籼米型。这两种类型大米的最高粘滞峰值与它们的酶含量成负相关,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过量水的条件下,用DSC测定了小麦淀粉、小麦面粉、大豆粕、鱼粉,以及用这些组分配合而成的对虾饲料等试样加热时的吸热曲线,并以此辩认了这些原料中所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吸热峰值。在不同的水分含量条件下,测定了这些峰值的变化,其结果被引用于解释常用制粒条件(水分17%,温度93℃)下所得颗粒饲料的糊化度仅为35%左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β-环糊精生产的高转化率.通过对不同淀粉的比较,得出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经济适用性;通过对不同前处理方法得到的淀粉生产β-环糊精转化率的比较,得出影响转化率的几个因素,分别是淀粉颗粒大小、淀粉的晶体结构的破坏程度和小分子糖的抑制作用;并得出将糊化淀粉作为底物最有利于环化反应的进行,但由于高粘度却无法工业化生产;通过研究,确定了一种新型的前处理方法,即将质量分数7%玉米淀粉浆在85℃下保温1 h,水浴摇床中65℃200 r/min转化24 h,获得了29.86%的高转化率,克服了大规模生产中糊化淀粉粘度过高无法搅拌均匀和酶解处理后的淀粉中小分子糖抑制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挤压工艺制备的方便米和传统工艺生产的商用方便米食用品质对比结果表明.挤压工艺制备的方便米颜色浅白,透明度较低,糊化度高,表观密度较小,复水率稍高;传统工艺生产的商用方便米颜色较白,呈半透明,糊化度低,表观密度较大,复水率稍低.对复水后方便米饭的质构分析和感官评价表明,挤压工艺生产的方便米食用品质,除色泽外,均优于传统工艺生产的商用方便米,其品质接近杂交籼米新鲜米饭.通过强化大豆蛋白、VB1、VA,挤压工艺制备的方便米的营养效价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Brabender粘度计及化学分析技术等测试手段 ,探讨了马铃薯淀粉颗粒在机械球磨微细粉碎后理化性质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 ,微细化改变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性质 ,使其糊化变易 .随球磨时间的延长 ,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不断降低 ;当球磨 5 0h后 ,常温基本能糊化 ,同时糊粘度大大降低 ,热粘度和冷粘度稳定性提高 .微细化还导致马铃薯淀粉与水的结合能力增强 ,溶解度、膨胀度和吸湿性提高 .  相似文献   

15.
不同脂肪乳剂对肝移植大鼠脂代谢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含不同脂肪乳剂(fatemulsion,FE)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对肝移植大鼠脂代谢及氮平衡影响。方法建立肝移植大鼠模型,随机分为葡萄糖组(GLU组,不使用FE)、结构脂肪乳剂组(STG组)、长链脂肪乳剂组(LCT组)、中长链脂肪乳剂组(MCT/LCT组)4组,于术后6h开始给予单糖或单糖与不同类型FE联合供能的PN,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SO组)。于PN后1、4、7d收集标本,检测氮平衡、血脂、肝组织脂类的变化。结果与3种脂肪乳剂组相比,GLU组7d内TG和LDL-C逐渐升高,HDL-C持续降低,7d时呈负氮平衡,7d动物死亡率为50%。7d内3种脂肪乳剂组血清TG、TC、LDL-C恢复正常水平,与SO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水平持续升高,7d内均达到正氮平衡;3种脂肪乳剂组均无PN所致死亡。4d时STG组先于LCT、MCT/LCT两组转为正氮平衡,7d内STG组氮平衡显著高于LCT、MCT/LCT两组,MCT/LCT组氮平衡高于LCT组。结论单糖PN显著影响受体脂代谢,导致大鼠死亡率增高;单糖不宜作为PN的惟一能源;而含FE的PN不会导致肝脏的脂肪沉积,对受体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相反,能改善肝移植受体的氮平衡,有利于动物的长期存活,可用于肝移植后的营养支持。STG的作用优于MCT/LCT和LCT。  相似文献   

16.
百合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表明 ,糊化淀粉经α 淀粉酶和普鲁兰酶水解除去后 ,剩余多糖经SepharoseCL 6B与SephedexG 10 0凝胶过滤色谱分离 ,得到比浓粘度为 81.2 92cm3/ g的水溶性非淀粉多糖 ,其相对分子质量较小 (2 0 0 18.6 ) .研究中还发现一些多糖与蛋白质以结合形式糖蛋白存在 .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建立一种以干细胞移植为主治疗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利用Percoll分离骨髓细胞培养获得MsCs;用5-氮杂胞苷(0.1、1、5、10、50和100μmol/L)定向诱导24h,分别在诱导培养的第14d和21d,检测细胞中的α-横纹肌肌动蛋白表达。将培养的MSCs,移植于急性梗死心肌组织内,4周后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超声检测室壁运动和心功能改变。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5-氮杂胞苷诱导,培养21d后,5和10μmol/L 5-氮杂胞苷诱导后的MSCs有一部分细胞表达α-横纹肌肌动蛋白,并一些细胞自发性跳动;细胞移植4周后,在缺血心肌有一部分MSCs与宿主心肌细胞形成连接并分化为具有典型的肌小节和表达α-横纹肌肌动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结论MsCs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燕麦和玉米粉为主要原料,以脆性和保脆性为主要指标,通过均匀设计得到挤压工艺中对品质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及其取值范围。再通过响应面分析对谷物早餐的挤压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的挤压工艺为:螺杆螺旋速度为334r/min;Ⅰ区温度为40℃;Ⅱ区温度为150℃;Ⅲ区温度为123.50℃;水分质量分数22.60%;蛋白质质量分数7.3%;脂肪质量分数8%。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甲壳素衍生物调控瘢痕疙瘩中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通路表达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0月笔者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76例瘢痕疙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是否使用甲壳素衍生物分为甲壳素组(n=41)和对照组(n=35)。手术后,收集瘢痕疙瘩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表达率;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blot检测TSG-6、p-PI3K、p-AKT、鼠双微基因2(MDM2)、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裂解型caspase-3(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甲壳素组瘢痕疙瘩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率、p-PI3K、p-AKT、MDM2、Bcl-2的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凋亡率、TSG-6及Cleaved?caspase-3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羟乙基淀粉溶液对猪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做为器官灌洗液对猪小肠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建立同种异体猪原位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0.9%生理盐水(n=6)和3%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n=6)灌洗,移植小肠(截取供体约500cm小肠)保存于4℃0.9%生理盐水2h。分别于移植前30mim和再灌注后30min采取肠液和血清,检测ALT、CK、LDH的变化;测定再灌注后肠液分泌量;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6的含量。同时取移植小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再灌注30min后,实验组肠液分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液中CK水平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肠液中CK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再灌注30min后血清TNF—d、IL-6、IL-1的含量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再灌注30min后肠液和血清ALT、LDH的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清中CK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肠黏膜的组织损伤程度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3%羟乙基淀粉氯化钠溶液可能通过抑制TNF—d、IL-6、IL-1水平,阻止毛细血管渗漏,减轻细胞水肿,防止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再灌注后肠液分泌量及肠液CK水平可用来判定肠组织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